目錄·其一
·其二
·兩個楊汝梅區分
其一
(1899年8月22日——1985年9月8日)男,漢族,河北省磁縣人。1920年畢業於鐵路管理學校高等科(北京交通大學前身),1921年夏前往美國留學,是學校派往美國得第一批留學生。在美國就讀於密西根大學,主修經濟學並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26年攻讀哲學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26年底回國後任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講授《會計學》。1927年夏調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任教務長兼《會計學》教授。後歷任光華、齊魯、滬江等大學教授。1949年去香港,1950年在新亞書院先後任系主任、商學院院長及會計長等職。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後曾任大學商學院院長及系主任等職。後即轉往浸會學院任教並擔任商學院院長等職。
楊汝梅教授是我國4位著名會計專家之一,對會計理論的造詣精湛,為我國會計事業作出巨大貢獻。早在1926年就著有《商譽與無行資產論》一書,為美國財經學界所稱許,引起當時財經各界的重視,該書直至1978年還作為《現代會計發展》叢書重印發行。楊汝梅教授任教50年,桃李遍及國內外。
大概在20世紀初,楊氏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後赴美留學,在密西根大學攻讀,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曾任鹽務總局稽核、“四聯總處”(指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四家銀行的聯合總管理處)處長等職。楊汝梅用英語所著的《商譽及無形資產》(GoodwillandIntangibleAssets)一書,成為他的成名之作,蜚聲於歐美會計學界。楊氏還是我國最早列入世界名人錄的會計學者。該書問世後,受到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潘序倫先生的重視,後由施仁夫先生譯成中文,於1926年列入當時潘序倫主編的《立信會計叢書》出版,並定名為《無形資產論》。從此,無形資產的會計理論以及它的會計處理方法,開始在我國廣為傳播。會計學中關於商譽和無形資產的研究和實務處理,是一個很有理論與實踐意義的重要課題。楊汝梅先生的著述和研究,不但在時間上是相當早的,而且對於健全我國工商企業的管理與會計科學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作用。
其二
楊汝梅,字予戒,湖北人。清朝末年,年輕的楊汝梅東渡日本留學八年,此間他學習的專業為財政學、商業學等。他深深感嘆我國會計核算帳簿科學性較差,如不進行改革,很難杜絕貪污行為的發生。於是,楊汝梅先生又致力於會計學的研究,撰寫了許多有關會計學的文章,同時也積累了會計學的豐富經驗。他的同學葉開瓊讚揚說:現在“我國研究會計帳薄學說的人,沒有早於楊汝梅的,也沒有比楊汝梅更精通於此學說。”(見楊汝梅《新式官廳簿記及會計·贈序),商務印書館1929年第五版)。從葉開瓊的評價中,可見楊汝梅先生對於會計帳簿學的造詣非同一般。
1912年(民國元年)10月23日,北京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了審計處,楊汝梅受聘為審計處第三股審主任審計員。
與謝霖同時倡導新式簿記。出版有《銀行會計》(中華書局),精通銀行會計和財政學。其銀行會計模式和謝霖相同,主張用收付。建國後,討論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制度時,他和徐永柞會計師都是堅持用收付的(其實是借貸法的CashJournalMethod的擴大運用),與以安紹芸為代表主張用借貸的相對立。1950年章乃器先後發表《套用自己的簿記原理記賬》和《再論套用自己的簿記原理記賬》,倡議改掉借貸用收付,曾引起當時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注意。楊汝梅還重新操刀在《新會計》月刊發表文章加以推崇。但曾經作為收付簿記權威的徐永祚卻默不做聲,不加附和。
兩個楊汝梅區分
留日的老楊汝梅,署名湖北楊汝梅,後期又改在姓名下附列章節附注“予戒”兩個小字。
留美的楊汝梅則章節附注“眾先”。最後,乾脆更名為楊眾先。
開放分類:
逝者、會計學家
參考資料:
http://jyw.znufe.edu.cn/kjs/rwcq/zgxdkjmj/200608/P020060829616262297978.pdf
http://jyw.znufe.edu.cn/kjs/rwcq/zgxdkjmj/200608/P020060829616262468706.pdf
http://jyw.znufe.edu.cn/kjs/shxy/ywqs/200608/P020060829651460333074.pdf
http://jyw.znufe.edu.cn/kjs/shxy/ywqs/200608/P0200608296560445300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