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河鄉

楊家河鄉,隸屬於陝西省鎮巴縣,位居鎮巴縣城北部,下轄6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楊家河鄉

基本概況

楊家河鄉景楊家河鄉位居鎮巴縣城北部,距縣城30公里,東接平安鄉、南臨陳家灘鄉、西連青水鄉、北依西鄉縣 司上鄉。總面積144.4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23個村民小組,1538戶5621人。全鄉退耕還林總面積9138畝,現有耕地面積6662.5畝,其中:水田1150畝、旱地5512.5畝,人均占有糧食400公斤以上。楊家河鄉交通比較方便,通信暢通,210國道穿境而過,80%的村、75%的村民小組通公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程控電話覆蓋全鄉6個行政村98%的農戶,電視入戶率達95%。境內資源豐富,地上的竹林茂盛,溝壑縱橫、峰巒疊嶂、植被良好,共有林地面積161253畝,地下探明的有煤、錳、硫鐵礦等資源尚待開發,以板栗、核桃、銀杏為主的乾果業,以豬、牛、羊為主的養殖業和以大黃、杜仲、厚薄為主的藥材業是全鄉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加上農閒富餘人員的外出務工創收,2008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790元.[5]

行政區劃

楊家河村系楊家河鄉政府所在地,由原刺豬溝、松坪、楊家河三個村合併而成。全村總面積24平方公里, 轄4個村民小組,283 戶1078人,有耕地面積1134畝,水田300畝,人均產糧410公斤,人均純收入1800元。 口泉河村位於楊家河鄉北部,全村總面積19.5平方公里,轄3個村民小組,229戶821人,現有耕地1370畝,其中水田297畝。2008年底人均純收入達到1790元。 三灣村由原三灣、遠水兩村合併而成,是我鄉與西鄉縣交界的一個村,總面積15.5平方公里,現有耕地1627畝,其中水田141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224戶、816人。 2008年底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元。 賀家山村位於楊家河鄉南部,總面積 平方公里,全村共有340戶1260人,有耕地1111畝,水田390畝人均占有糧食416.2公斤。2008年底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元。 王家河村位於楊家河鄉的西部,由原來的康家莊、王家河兩個村合併而成。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264戶962人 ,有可耕地798.5畝,水田8畝,以種養業和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2008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1790元。 構元村位於楊家河鄉的西部,由原來的構園、民力兩個村合併而成。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198戶675人,有可耕地622畝,水田14畝,以種養業和外出務工為主導產業,2008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1790元。[3]

組織機構

行政機構

1.黨政辦公室:承擔黨委、人大、政府以及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團組織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黨團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人事、宣傳、武裝、統計、安全和信訪工作;抓好國防教育、兵役、民兵、統戰等工作;組織協調各項中心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承擔工業、農業、林業、水利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經濟結構調整、扶貧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防汛抗旱救災、動植物防疫等工作,承擔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等農村經營管理職責,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工作 3.社會管理辦公室:承擔人口和計畫生育、村鎮規劃建設、民政優撫、民族宗教、殘聯、勞動和社會保障、科教文衛體等工作。負責計畫生育法律法規及各項政策的宣傳、諮詢、培訓和落實,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工作 4.財政所:承擔鄉鎮政府預決算編制,預算內外資金收支及由鄉鎮實施的專項資金管理,各項農民補貼核定、扶貧開發資金、農村社會保障資金及村級集體資金的專戶存儲核撥和監督管理,鄉村債權債務清理、基金會和國債性資金回收清欠管理,耕地占用稅、契稅徵收,鄉鎮會計核算,國有資產管理等職責

內設事業單位

1.農業綜合服務站:承擔農林水等產業新技術、新品種的示範、推廣,以及病蟲害及疫情的檢測、預報、防治和處理;農作物和森林資源管理、護林防火、植樹造林;小型水庫、堰塘、泵站及農村人畜引水等基礎水利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監測及綜合防治的技術指導,基層防汛、抗旱、排澇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公益性服務職責,承擔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和農業機械管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管理 2.社會保障服務站: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社會保障資金和民政資金髮放、農村合作醫療、村財鄉代管、下崗失業人員、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等職責 3.文化綜合服務站:承擔鄉村圖書閱讀、廣播影視、宣傳教育、文藝演出、科技推廣、科普培訓、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公益性文化職責[4]

經濟發展

截止2003年該鄉下轄6個行政村民委員會23個村民小組1534戶,5994人。其中貧困戶1173戶4774人,6個世行項目村,全鄉耕地面積11400畝,其中:水田面積805畝,退耕還林9138畝,實有耕地面積2538畝,林地面積181477.8畝,其中:有林地面積141579.25畝,人均耕地面積0.40畝,水田面積0.12畝,經濟林園建設面積人均1.46畝,農業主要以玉米、洋芋、水稻、豆類,林特資源有板栗、核桃、木耳、香菇、生漆、茶葉、果樹、藥材等。2003年農民純收入1260元,糧食生產達到2559000斤,交通達到70%,電話率達到80%,通電率達到100%,60%的農戶都安裝小型電視接收機都能看到8——12個台。[1] 全鄉總體經濟發展思路“穩農輸勞務、主抓果藥牧、非公興集鎮、四通上水平”,即:穩定5000畝糧食播種面積;實現人均占有糧食1000公斤;戶均達到輸出勞務1人以上;實現人均收入10000元;穩步發展以板粟、核桃、銀杏為主的乾果10000畝;藥材1000畝;人均一頭豬、一隻羊,戶均一頭牛,年出售5頭商品畜;大力發展各類養殖大戶和規模養殖場,提供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吸納住戶,加快新老集鎮建設步伐,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儘快形成多元結構的集貿市場。進一步加大水、電、路、訊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提高四通水平。[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