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虛

鹽亭縣三元鄉場外約3里,高山突兀,雄峰蒼健,傲視四方、扼守天險。山頂有明朝時當地百姓為防禦兵災匪患而建的寨堡,名壟子寨。寨長約300米,寬約200米,寨頂的道觀就是當年楊太虛主持修行的場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楊太虛,道號泉石散人,生於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清末秀才、四川鹽亭縣人。為蜀中聞名道仙。其幼年家貧,淡泊寧靜;因考試不第,遂入道教修行。曾雲遊青城、峨眉、華山、普陀山等道佛名山道場,尋道訪友,終成正果。

人物傳說

相傳楊太虛得道於眉山千年古觀——蟆頤觀。蟆頤觀建於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蟆頤觀整體風格造型美觀,獨具一格,自唐代以來即是四川的三大道觀之一,是四川無數道觀中的前三甲,是歷史上有名的道教清修聖地。蟆頤觀山環水抱,觀內樓台亭閣,曲欄橫檻,幽雅清靜,晨鐘暮鼓間以竹韻松濤,塵聲盡消,令人心曠神怡、悠然神往,是道家遊覽勝地。歷史上曾經被三蘇、陸游、馮夢龍、范成大等文人爭相歌詠,為眉山勝境,一度與峨眉山比肩。蟆頤觀位於眉山市東坡區崇禮鎮東、玻璃江畔蟆頤山上,蟆頤山因山似蛤蟆之頤而得名。

蟆頤山上的蟆頤觀,正名 “ 重瞳觀 ” 。重瞳古觀修建於唐代初年,據說是四目仙翁之真府道場,觀中供奉有四目仙翁神像,故名。明末毀於兵火,清代康熙年間知州趙惠芽、金一鳳曾先後重修。

楊太虛得道後,回鄉住持會仙觀、壟子寨,因名播四川,被禮請住持道教名山金華山。.

四川省射洪縣的名勝金華山,景色絢麗;五虛閣金桂園內,一株明代的金桂樹枝繁葉茂,山上山下飄浮著醉人的芳香;幾百年來,這棵金桂在8月桂花盛開時,芳香四溢,山腳下都飄浮著它的暗香。早在清代時,此金桂已成為山上一景,令人讚賞不絕。這裡矗立一塊大石碑,上刻 “ 蔚藍勝境 ” ,下有一首奇妙迴文詩,概括了金華山四季美景,特別提到了這株金桂樹:

原詩:

龍頭倒臥見高峰,洞古鋪雲綠樹籠。

封郭滿天撐老柏,卷波煙水迎喬松。

濃情尚吐飄香桂,覺夢驚聲聽曉鍾。

深夜徹泉流韻雅,茸紅剪處妙羅胸。

回文:

胸羅妙處剪紅茸,雅韻流泉徹夜深。

鍾曉聽聲驚夢覺,桂香飄吐尚情濃。

松喬迎水煙波卷,柏老撐天滿郭封。

籠樹綠雲鋪古洞,峰高見臥倒頭龍。

石碑即清代名人泉石散人楊太虛所書,全詩正讀反念皆成佳句,此種迴文詩歷代罕見,為文壇一絕!字形乃龍蛇體,如龍蛇飛舞,是象形龍蛇花草諸物而成,實為奇篆,又是一絕!迴文詩與龍蛇體書法相映成趣,堪稱 “ 二絕 ”。壟子寨作為楊太虛的隱修之地,亦保存有此詩文的青石刻碑。

楊太虛道學淵博、文采不凡,他潛心道論,著有《韜晦錄》傳世;且躬身祖國傳統醫學,著有中醫專著《一壺天》 ,書中收錄眾多難得一見的古丹方、密驗方和楊太虛的生平經驗方及一些醫論,懸壺濟世,為世人所敬仰,尊為楊太虛真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