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塵因

楊塵因

楊塵因(?—1961),號雪門、煙生,安徽省全椒城仙鶴街人,生於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前後,前清舉人楊攀龍之子,小說《新華春夢記》的作者。

基本信息

簡介

楊塵因自幼聰慧,年14進學,時值孫中山先生倡導舊民主主義革命,遂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並在日本加入了同盟會

武昌起義後,受《申報》報館經理史量才之聘,擔任該報副刊編輯,因而結識了在滬做寓公的原北洋政府外交次長唐有壬。唐向楊塵因提供了有關袁世凱稱帝活動的電文及新華宮內的一些內幕,楊便用章回體小說寫成了《新華春夢記》,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春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當時正值南北對峙,袁世凱之子袁克定為了避免袁氏醜聞外泄,遂派人到上海向各書店收購此書,並出5000塊銀元托人向楊塵因收買著作權,楊塵因乃遷居租界,避而不見。

由於該書被袁氏大量收買,因之社會上只有少量流行。《新華春夢記》為灰藍色封面,書名下方署有“楊塵因著,張冥飛校評”字樣。

《新華春夢記》是一部描寫袁世凱復辟帝制始末的歷史小說,多以史實為據,以辛辣、詼諧的手法揭露了袁世凱強姦民意、賣國求榮的行徑,以及籌安會的醜行。作家還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蔡鍔討袁之義舉,以及蔡的愛情生活(1985年3月10日,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對該書進行再版,改名《新華春夢》,作適當刪節、改動,刪節本為64.9萬字)。由於《新華春夢記》揭露了袁世凱在新華宮內的醜惡生活,因之影響很大。吳稚暉在敘言中說:“楊子的《新華春夢記》史實甚詳,可惜以稗史傳。”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提到過該書,蔡東藩著述的《民國演義》引用了《新華春夢記》的大量史料。

民國二十六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楊塵因回全椒避難。12月,任縣臨時參議會秘書。

民國二十八年,應聘任教於“省立三臨中”、霍丘師範。

抗戰勝利後任嘉山中學教師,均教授國文。

建國初,楊塵因應舊友周信芳、歐陽予倩之邀,出任華東戲曲研究院編劇。該院撤銷後,改任上海戲曲學校顧問,在編研處從事資料整理工作。由於他閱歷廣泛,知識淵博,校內同行都把他當成“活字典”,有不懂的問題就請教他。這一時期,他參加了上海作家協會,並與蘇雪安、伍月華等人合寫過劇本。

楊塵因生前與梅蘭芳周信芳蘇曼殊柳亞子歐陽予倩等文學、藝術大師友善。他能編能唱,善評京劇,據說曾為梅蘭芳、歐陽予倩等人編寫過劇本。楊塵因與蘇曼殊的交往很深,當時,蘇曼殊和楊塵因在上海頗有名氣,人稱蘇為“文豪”,楊為“鐵嘴”,可見楊塵因是能言善辯的。

楊塵因生得魁梧,他懂武術、善氣功,曾著有《江湖廿四俠》在申報副刊上連載。楊塵因因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不滿,性格上又受吳敬梓的影響很大,因之狂放不羈、不修邊幅、揮金如土,家無隔夜糧也從不知愁。他嗜煙如命,除睡眠外從不離口。他抽菸不分優劣,有時將香菸擰成菸絲,放在火盆上燒聞,謂之“過癮”,因之自號“煙生”。他還常穿西裝忘了打領帶,穿襪子一隻黑的一隻白的,但他對學生和藹可親,常與學生論今談古,講京劇,說奇俠故事,因之,學生們都願意接近他。

楊塵因於1961年病逝於上海,《羊城晚報·花地》專欄曾載有紀念他的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