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基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楊基級(Yankee class)核潛艇是蘇聯第二代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北約代號,此級核潛艇包括了667A級(楊基I級)、667AУ級(楊基I級改進型)、667AM級(楊基II級)。

基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該級潛艇自1968年服役,統一划歸在代號為“627計畫”的研究計畫中,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 總設計師為C·H·科瓦列夫(當時名為第18中央設計局)。該級中24艘由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造,劃歸北方艦隊,還有10艘為共青城建造,劃歸太平洋艦隊。該級的北約代號為楊基(Yankee,在英文俚語中意指“美國佬”)是因為該級外形頗像美國潛艇喬治·華盛頓級。現在部分楊基級潛艇退役。
楊基級是蘇聯第一級能與美國的戰略潛艇飛彈裝載量媲美的級別。由於消音裝置技術的提升使得楊基級H級更為安靜,但仍比當時北約的潛艇噪聲要大。古巴飛彈危機時,蘇聯由於核動力潛艇的不穩定和技術不過關造成只能調集常規潛艇前往支援。而這深深刺激了當時的蘇聯政府。在楊基級尚未服役之前,蘇俄的H級和G級所有潛艇所攜帶的彈道飛彈全部才27枚,其中一些還必須在水面上發射。而僅僅1962年,美國所有戰略潛艇所帶彈道飛彈總共達到約300枚。以上種種情況使得楊基級的研究建造提到了當時潛艇研究建造序列的第一位上。1962年楊基級正式開始研究,首艦K-137艇於1964年11月在北德文斯克開始建造,1967年11月交艇,次年正式服役,所有楊基級潛艇中只有這一艘是在耐壓艇體上沒有安裝消聲瓦的。共青城建造的第一艘楊基級K-339艇是於1968年2月開工,1969年12月交艇。楊基I級最後一艇於1974年12月25日交艇,全部34艘潛艇僅用了10年就建造完畢。在北德文斯克建造的K-408和K-415艇後來轉到了太平洋艦隊,轉場航行時一直未露出水面。1971年3月]]B·H·切爾納文海軍少將(後升為海軍上將並接替戈爾什科夫成為海軍司令)領導K-408艇前往美國海岸附近巡航,此後大量次的楊基級潛艇進入了美國附近的百慕達海區,並且至少三艘楊基級潛艇與美國潛艇發生了大大小小的相撞事故。
主要戰術技術要素
水面排水量:7850噸
水下排水量:10100噸
艇長:128米
最大寬度:11·7米
吃水: 7·9米
工作下潛深度:320米
極限下潛深度:400米
核動力裝置 OK-700型壓水反應堆 功率180兆瓦
齒輪傳動式汽輪主機組 雙軸 雙槳 2X20000馬力、2台自主式輪機發電機,2X3000千瓦 輔助動力,柴油發電機 2X460千瓦
水上最大航速:16·5節
水下最大航速:27節
自給力:60天
人員編制:114人
武器裝備:16枚 SS-N-6 潛射彈道飛彈 飛彈射程 2400公里 單彈頭 戰鬥部威力100萬噸TNT當量,圓機率誤差1·3公里 除彈道飛彈外 Y-1型還裝備4具533毫米和2具400毫米的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533毫米和400毫米的魚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