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人楩(1903~1973)
正文
中國歷史學家。字蘿蔓。湖南省醴陵縣人。192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1927年任江西省政府秘書和北伐軍第二路軍秘書。北伐受挫後,先後在長沙長郡中學、上海暨南大學附中任教。1934年入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主要攻讀法國革命史,1937年獲文學士學位。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先後任四川大學、西北聯合大學、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1946年起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直到1973年9月15日逝世。楊人楩畢生從事世界史教學、翻譯和研究工作。早在大學肄業期間,便對歐洲近現代史產生了濃厚興趣,翻譯了S.茨韋格著的《羅曼·羅蘭》一書。在中學任教時,譯有П.А.克魯泡特金著的《法國大革命史》。在大學任教期間,除講授世界通史外,還經常講授法國革命史等專題課程。1959年以後,為填補中國在世界史研究領域的空白,毅然放棄法國史的研究和寫作計畫,轉向非洲史的教學和研究,作了不少開拓性的工作,培養了一批非洲史研究生。除上述譯著外,他還譯有J.S.霍倫德著的《世界文化史要略》、L.R.哥德沙爾克著的《法國革命時代史》和A.馬迪厄著的《法國革命史》。著有《聖茹斯特》、《非洲通史簡編》等。他治學嚴謹,關心世界史研究的發展,50年代中期曾倡議成立世界歷史研究所、組織世界史學會、創辦世界史雜誌、編譯世界史資料,其後主持了《世界史資料叢刊初編》的編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