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棲霞觀
邢台棲霞觀位於張果老山,又名仙翁山,在邢台市西部15公里處。據山上的唐代古碑記載,此山原名五峰山,廣宗道
在翠柏如黛的掩映下,有座古廟,隱顯在山坳松林之中。遊人在此遊覽,詩情畫意油然而生。登著崎嶇的山路,走上棲霞觀,南天門至達頂峰,實有曲徑通幽之感。頂上有一塊開闊地,建有一座小廟,橫匾上題曰:“至高無上”。清風吹來令人心曠神怡,棲霞觀即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廟。觀後有古洞,洞前有一奇異的水池,稱為“聖水池”也叫水簾洞。水從洞上滴入,不涸不溢終年叮噹作響,水色晶瑩,清澈見底。此外還有石驢、八仙洞、通天橋、白鹿洞等古蹟十餘處。
蒙古科布多棲霞觀
元代道教宮觀名。在今蒙古科布多附近。科布多,又名吉爾格朗圖,蒙古西部城市,經濟文化中心,科布多省首府。建於元太祖十五年(1220)。丘長春榜其額“棲霞”,以茲紀念其故鄉棲霞。按丘處機今山東省棲霞市人。《長春真人西遊記》:“師曰:‘……宜減車從,輕騎以進。'”用其言,留門弟子宋道安輩九人,選地為觀。人不召而至,壯者效其力,匠者效其技,富者施其財。聖堂方丈,東廚西廡,左右雲房,不一月落成,榜曰棲霞觀。”大理棲霞觀
道教宮觀。在雲南大理太和縣(今大理縣)。創建於明初。劉淵然弟子芮道材得敕真人號,即於其所居之地立此觀。乃當時大理府道紀司所在地。張果老故里棲霞觀
張果老故里棲霞觀(山西省長治市張祖村),又因當年文化大革命時,破除封建迷信活動,被強制拆除。現張祖村子裡仍存有棲霞觀的遺址,年老的長輩仍可敘述出當年棲霞觀的雄偉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