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棣棠](/img/a/949/nBnauM3XzcDN1gTOwcTNzcDM4ITMxgzM2ATOwADMwAzMxAzL3U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拉丁名:Kerria japonica
別名: 黃榆葉梅、黃度梅
科屬:薔薇科棣棠屬
產地
產中國河南、陝西、甘肅、湖南、四川、雲南等省;日本也有分布。
習性
![棣棠](/img/8/6dd/nBnauM3X4AzM3ITO4kzNzYTMxITM5ETO1YTMwADMwAzMxAzL5c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性喜溫暖和濕潤的氣候條件,較耐陰,不耐嚴寒,北京地區栽植在無防護的風口地段,常因冷凍風乾造成枯梢,如栽植在背風向陽的小庭院,則越冬很安全。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不耐乾旱。
大面積生產可用播種法繁殖,重瓣品種則需用分株法或扦插育苗。扦插可於4月上旬用硬枝作插穗,或在7月至8月雨季采青枝扦插,做好插床,上罩薄膜,張簾遮陰保濕保溫,40天左右生根發芽,即可分栽。
形態特徵
株高1米至1.6米,冠幅可達2米左右。小枝綠色,光滑有棱無毛,單葉互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長,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重鋸齒。表面光綠色,無毛,背面蒼白色,密生短柔毛。花單生於側枝頂端,金黃色,5瓣,直徑約3厘米至4厘米.
花期4月至5月。瘦果黑褐色扁球形,萼片宿存,8月至9月種子成熟。
栽培育苗
![棣棠](/img/8/b67/nBnauM3X4gTNyQDNyEDOzYTMxITM5ETO1YTMwADMwAzMxAzLxg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主要用分株法,也扦插及播種繁殖。花後宜將殘花及枯枝剪除,若發現枝條死亡,由上逐漸向下延伸時應及時剪除,否則蔓延至根部會導致全株死亡。為促使第二年發枝多、長勢旺,可在冬春季對全株僅留7厘米左右長,以上全部剪除.並在根基周圍施基肥。
棣棠青枝秀麗,綠葉蔥翠,花朵金黃光燦適宜美化庭院。栽培管理簡便,最好栽植在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濕潤地段。栽苗時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以後每年入冬時在根際兩邊開溝施一次堆肥。旱季適時澆水,保持土壤及環境濕潤,雨季注意排水防澇。入冬澆足防凍水,北京最好在基部擁土防寒。由於棣棠枝條繁密,應每2年至3年在休眠期將3年至4年生老枝剔除,促發均勻的新枝。花謝後及時剪除殘留花枝,入冬後或早春萌發前疏剪傷殘枝、纖弱枝和病蟲枝,以保持株姿勻稱美觀,葉茂花繁。
套用
夏初,片片金黃色花瓣在柔軟的枝條上搖曳,煞是喜人。棣棠果為瘦果,黑褐色,生於盤狀花托上,萼片宿存。
夏季賞花,冬季觀賞翠枝,在園林中可叢植於籬邊、牆際、水畔、坡地、林緣和草坪邊緣,或作為花籬,與假山配置也很適宜。
棣棠的花可入藥,有消腫、止咳、止痛、助消化等功效。
變種、變型及品種
(1)金邊棣棠(Var.aureo-uariegata.Rehd):葉緣為黃色。
(2)銀邊棣棠(var.picta Sieb.):葉緣為白色。
(3)重瓣棣棠(var.pleniflora WITTE):花金黃色,重瓣,圓球形,有香氣,觀賞價值高。
尚有其他的變種,但較少見。
薔薇科
薔薇科 |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中經濟價值較高的1個大科。 |
繡線菊亞科 | 繡線菊屬;鮮卑花屬;假升麻屬(棣棠升麻屬);珍珠梅屬;風箱果屬;繡線梅屬;野珠蘭屬(米空木屬);白鵑梅屬 |
蘋果亞科 | 牛筋條屬;栒子屬;大棘屬;山楂屬;小石積屬;紅果樹屬;石楠屬;枇杷屬;石斑木屬;花楸屬;榲桲屬;木瓜屬;梨屬;蘋果屬;唐棣屬 |
薔薇亞科 | 薔薇屬;綿刺屬;龍芽草屬;馬蹄黃屬;羽衣草屬;地榆屬;棣棠屬;雞麻屬;蚊子草屬(合葉子屬); 懸鉤子屬(樹梅屬);仙女木屬(多瓣木屬);路邊青屬(水楊梅屬);無尾果屬;林石草屬;草莓屬;蛇莓屬;委陵菜屬(金露梅屬);山莓草屬(五蕊莓屬);地薔薇屬;太行花屬 |
李亞科 | 扁核木屬;臀果木屬;臭櫻屬(假稠李屬);李屬;桃屬;杏屬;櫻桃屬;稠李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