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鐵皮病

此病原綠藻以絲狀體和孢子囊在寄主的病葉和落葉上越冬。 果園土壤瘦瘠,蔭蔽潮濕,通風透光差的發病普遍,長勢衰弱的植株和樹冠下部的老葉受害嚴重。 (2)經常清除和燒毀病葉、落葉,以減少侵染源。

症狀

該病在果實白熟期開始出現症狀,初期在棗果中部至肩部出現水浸狀黃褐色不規則病斑,病斑不斷擴大,並向果肉縱深處發展,病部果肉變為黃褐色,味變苦。果實發病後易脫落,失去食用價值。該病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發病迅速,常表現為突發性和暴發性,特別是在果實白熟期至成熟期之間遇雨或大霧後的3-5天內,病情突然加重,病果率迅速增加。

病原

此病原綠藻以絲狀體和孢子囊在寄主的病葉和落葉上越冬。翌年春季在越冬部位產生孢子囊和遊動孢子,借雨水傳播,以芽管由氣孔侵入,吸收寄主營養而形成絲狀營養體。絲狀營養體在葉片角質層和表皮之間繁殖,後穿過角質層在葉片表面由一中心點作輻射狀蔓延。病斑再產孢子囊和遊動孢子輾轉傳播、為害。果園土壤瘦瘠,蔭蔽潮濕,通風透光差的發病普遍,長勢衰弱的植株和樹冠下部的老葉受害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改進果園通風透光。防澇防旱,鋤草翻土,增施有機肥料,多施磷鉀肥,以增強果樹長勢,提高抗病力。
(2)經常清除和燒毀病葉、落葉,以減少侵染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