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型:體重♂17-22g,♀20-24g;體長♂145-168mm,♀140-160mm;嘴峰♂10-13mm,♀10-13mm;翅♂80-85mm,♀79-87mm;尾♂65-77mm,♀64-74mm;跗蹠♂20-23mm,♀20-23mm(指名亞種)。 形態:雄鳥前額、眼先和頭側黑色,頭頂至後頸、腰、尾上覆羽以及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均輝鈷藍色或紺青藍色,頸側有一更為鮮亮的淡鈷藍色斑。背、肩翅上大覆羽深紫藍色看起來有點近似黑色,飛羽黑褐色或黑色,羽緣亦為深紫藍色。中央一對尾羽鈷藍色,其餘尾羽黑色,外翈羽緣鈷藍色。頦、喉黑色具深藍色光澤,胸、腹等其餘下體橙棕色或橙栗色,喉部黑色和胸部橙棕相接平直。雌鳥上體橄欖褐色或橄欖棕褐色,頭頂後部和枕藍灰褐色,額淡棕色,眼先和眼周、頰、耳羽棕黃色具細的淡色羽軸紋。腰和尾上覆羽栗棕色,尾羽棕褐色或紅褐色,兩翅褐色或黑褐色,羽緣棕褐色或深棕色;頸兩側各具一輝藍色斑。頦、喉和上胸淡皮黃色或棕褐色,下胸、腹和兩脅橄欖褐色,上胸中部有一白色塊斑,下腹和尾下覆羽棕白色,腹中央近白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腳角褐色或黑色。叫聲:生硬似歌鴝的tic聲,細薄的see聲及輕柔的chacha聲。鳴聲可能為似喘息的zi-i-i-f-cha-chuk聲。
分布區域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陝西南部秦嶺,四川北部茂汶、中部成都、峨眉、都江堰、寶興、西南部西昌、木里、會東、石棉、峨邊、甘洛,貴州西北部威寧、中部貴陽、西南部羅甸,西藏南部聶拉木、錯那、拉薩、甘馬藏布河谷、東南部昌都地區,雲南西北部貢山、麗江、維西、西部騰衝、龍陵、瀘水、漾濞、潞西、怒江、永平、鳳慶、永德、西南部淪源、西盟、南部西雙版納、綠春、東南部蒙自、中部昆明、新平、景東、東北部永善和湖北西北部;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寮國和泰國等地。生活習性
主要以甲蟲、螞蟻、蛾、蚊、納、蜂、蟋蟀等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
繁殖季節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2500m的闊葉林、竹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林緣灌叢中,尤其喜歡濕潤而茂密的溫帶森林。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地帶,活動在山邊和林緣灌叢與小樹叢內,有時也到果園、耕地邊和宅旁附近的小樹林和灌叢中活動和覓食。
多在林下灌叢和下層樹冠層中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較安靜,常靜靜地停息在灌木或幼樹枝上,當發現地上有昆蟲時,則突然飛到地上捕食,有時也飛到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
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陡岸岩坡洞穴中或石隙間,也在天然樹洞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構成,內墊細的鬚根。每窩產卵通常4枚,卵淡黃色或皮黃色、被有粉紅褐色或淡紅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常在鈍端形成一個環狀。卵的大小為16-19mm×12.9-14.2mm。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偶爾參與孵卵活動。雛鳥晚成性,孵化期12-13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2]鑑別
小型鳥類,體長12-16cm。雄鳥頭頂、腰和尾上覆羽輝鈷藍色,背暗藍色,頸側有一輝鈷藍色斑。下體頦、喉黑色齊整,與胸、腹等橙棕色交匯處成直線。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尾上覆羽沾棕,兩翅和尾暗褐色,羽緣棕褐色。下體淡橄欖棕色,頸側有一鑽藍色塊斑,上胸中部有一白斑。棕腹大仙鶲和棕腹藍仙鶲和本種都非常相似,野外不易鑑別。但棕腹大仙鶲體型較大,翅長多在90mm以上,上下體羽均較本種暗淡而少光澤;棕腹藍仙鶲頸側無鈷藍色塊斑,雄鳥喉部黑色與胸部橙棕色交接不平直,不呈一條直線,胸部橙棕色向喉部黑色突進呈尖形。注意觀察,野外亦不難識別。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
1. | 棕腹仙鶲西南亞種 | Niltava sundara denotata | Bangs&J.C.Phillips,1914 |
2. | 棕腹仙鶲指名亞種 | Niltava sundara sundara | Hodgson,1837 |
種群現狀
棕腹仙鶲種群數量稀少,不常見。該鳥是一種美麗的小鳥,又主要以昆蟲為食,在森林保護中意義很大,應注意保護。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