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藍仙鶲
棕腹藍仙鶲,雄鳥前額基部、眼先、頭側黑色。頭頂至後頸、腰、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輝鈷藍色;中央一對尾羽輝藍色,其餘尾羽黑色,外翈綴輝藍色。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棕腹藍仙鶲
- 界:動物界
- 目:雀形目
- 科:鶲科
- 屬:仙鶲屬
形態特徵
體重♂30-34g;體長♂181-190mm;嘴峰♂13mm,♀10-llmm,翅♂94-102mm,♀93-94mm;尾♂74-95mm,♀70-95mm;跗蹠♂18-20mm,♀18-19mm(西南亞種)。雄鳥前額基部、眼先、頭側黑色。頭頂至後頸、腰、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輝鈷藍色;中央一對尾羽輝藍色,其餘尾羽黑色,外翈綴輝藍色。背、肩、頸側和翅上其餘覆羽深藍色,飛羽黑褐色,外翈輝藍色。頦、喉深藍色或黑色而具藍色光澤,胸、腹等其餘下體橙棕色或棕栗色,尤以胸部較深,胸以下稍淡,胸部棕栗色與喉部黑色連線線不平直,胸部棕色向喉部突出,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棕色或栗色。雌鳥前額、眼先、頭側棕色具褐色斑點和橫斑,頭頂、枕、後頸、頸側灰褐色,到背、肩變為橄欖黃褐色。腰、尾上覆羽以及兩翅和尾表面棕褐色或栗褐色。頦和上喉與前額、頭側相似,亦為棕色具褐色斑點或橫斑,下喉有一大的淡皮黃色斑,其餘下體污灰色或灰色,胸沾皮黃色較暗,腹較淡,腋羽、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淡皮黃色。虹膜栗褐色或深褐色,嘴黑色,腳褐色或黑褐色。
叫聲:鳴聲簡單而緩慢,圓潤的哨音間雜著刺耳音。叫聲為清晰哨音yiyou-yiyou。
分布區域
國內分布:國內分布於四川中部峨眉山、西南部甘洛,雲南西北部、西部、南部西雙版納和東南部蒙自,西藏東南部察隅、拉隆、東北部昌都地區和台灣等地。國外分布:國外分布於印度阿薩姆、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和越南。不常見的山區留鳥, 夏季于海拔2000~2700米的常綠林及混交林,冬季遷至較低處。亞種oatesi見於西藏南部及東南部、雲南和四川南部;指名亞種見於台灣。迷鳥至香港。
生活習性
夏季多棲息于海拔1200-2300m 的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偶爾也到針葉林、次生林以及人工林中活動,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地帶的常綠闊葉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地帶,也常出入於居民點附近的果園、菜園和地邊小樹叢或灌木叢中。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既在樹頂枝上,也在林下或林緣灌木上活動和覓食。性安靜而大膽,不甚怕人,非繁殖期少鳴叫,常長時間地守候在開闊的、毫無隱蔽的樹枝頭或電線桿上,伺機捕捉空中的昆蟲,也能沿著粗的樹側枝奔跑。繁殖期間長時間的站在枝頭鳴叫,鳴聲悅耳動聽。
野外鑑別
小型鳥類,體長18-19cm。雄鳥頭頂至枕、腰、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概輝鑽色。背、肩、翅覆羽深藍色。中央一對尾羽暗藍色,其餘尾羽和飛羽黑色,羽緣暗藍色。頦、喉和頸側深藍黑色,其餘下體栗棕色,喉部黑色和胸部栗棕連結處不平直,胸部棕色向喉部突進呈尖狀。雌鳥前額、頭側、頦和上喉棕色具褐色橫斑和斑點,頭頂至枕和頸側灰褐色。背肩橄欖黃褐色,其餘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栗褐色。下喉有一大的皮黃色斑,其餘下體污灰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棕腹大仙鶲和棕腹仙鶲與本種都非常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棕腹大仙鶲和棕腹仙鶲雌雄鳥頸側都有一輝藍色斑,雄鳥喉、胸兩色連線線平直,胸部棕色不明顯向喉部突進呈尖狀。雌鳥胸以下不為灰色,明顯與之不同,野外不難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