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義:
①指大洋洲澳大利亞土著居民(Australianaborigines)。有16萬多人(1978)。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膚色棕黑,鼻翼寬扁,眉脊明顯,頜部突出,發形捲曲,或呈波狀。新南威爾斯州西部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據碳素測定距今2.6萬年,出土石器尚早1萬多年),說明早在4萬年前這裡已有原始人類居住。 從土著居民的體質特徵來看,與南印度達羅毗荼人種類型和維達類型均有相似之處。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亞,後來途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逐漸遷至澳大利亞。1788年英國殖民者侵入前,土著居民約有30萬人,分為阿蘭達、卡米拉羅伊、庫爾奈等500多個部落,講500多種語言,無文字。1788年英國開始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土著居民逐步被趕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或被圈入保留地,並大量遭到屠殺或死於傳染病,到1944年人口銳減至7萬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步輿論強烈要求改善土著居民的悲慘處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進,土著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1967年經全國公民投票,改變了憲法中歧視土著居民的條款。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務部,承認土著居民對部分土地的所有權,並準備逐步歸還其土地。土著居民只有少數同化於白人社會,部分在牧場或其他企業從事勞動,其餘仍在部落轄區內過遊獵生活。有的仍用石、貝、骨、木等製作工具。 飛去來器(Boomerang)為其獨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堅硬曲木製成,熟練獵手擲出,能準確擊中飛禽或小獸;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處。男子主要以狩獵為業,捕獵袋鼠、鴕鳥、負鼠等。居住海濱的,還捕食魚類。土著居民還知按期收割野生黍類。衣服簡單,有的圍以袋鼠皮,有的僅在身上塗飾各種顏色。住所通常用樹枝搭成窩棚,上面覆蓋樹皮或塗泥。已有木筏、樹皮船和獨木舟。土地為集體財產,工具屬個人,獵獲物大家分享。部落一般劃分為兩個半邊,即兩個氏族。氏族內禁止婚配。有的氏族還劃分為2個或4個“婚姻組”,進一步限制近親通婚。成丁禮(見成年式)普遍存在。男子進入社會必須經歷一系列嚴酷的鍛鍊和考驗,並學習、繼承部落的傳統知識、道德標準和習俗信仰。盛行圖騰崇拜,每個氏族都以某一動物或植物為圖騰,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種特殊的親屬關係,並作為該氏族的標誌。作為本氏族圖騰的動物不能殺害或食用。音樂的典型形式是敲打著節拍歌唱,通常是為舞蹈伴奏。舞蹈一般是集體性的,內容多模仿狩獵活動。木刻畫、崖壁畫和樹皮畫均塗以不同顏色,畫面多為幾何圖形及袋鼠等動植物的形態。
② 指英裔澳大利亞人(Anglo-Australians,舊譯盎格魯-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1170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的82%。屬歐羅巴人種,通用英語文,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多數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主要由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86%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較高。經濟以牧業、農業為主,盛產羊毛、肉類、奶製品和小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礦業有顯著發展,鋁土、鐵、鉛、鈾等產量居世界前列,鋼鐵、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工業發展迅速。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故鄉。1788年首批遷入澳大利亞的歐洲人只有1000多,至1820年達2萬多人。其中主要是流放犯,後來,由於飼養美利奴羊成功和發現金礦,引來大批志願移民,至1850年達18.5萬,大大超過當時流放犯(14.5萬)的人數。這時,由於人民民眾的鬥爭,迫使殖民當局於1850年、1868年在東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各殖民地徹底廢除流放制度。1901年,當6個殖民地結合為聯邦宣布獨立時,人口已達38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53%)、愛爾蘭人(23%)和蘇格蘭人(13%)為主,他們相互結合,並不斷同化和吸收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於20世紀初形成為統一的現代民族。但原屬不同來源的人們,仍不同程度地保持著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特點。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歐洲新來移民未被同化,他們自稱為英格蘭人(80萬)、蘇格蘭人(22萬)、愛爾蘭人(7萬)、威爾斯人(2.5萬)、義大利人(30萬)、希臘人(17萬)、斯拉夫人(13萬)等。
另有18萬多英裔澳大利亞人分布在紐西蘭、英國、美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③ 澳大利亞聯邦居民的總稱。
有3義:
①指大洋洲澳大利亞土著居民(Australianaborigines)。有16萬多人(1978)。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膚色棕黑,鼻翼寬扁,眉脊明顯,頜部突出,發形捲曲,或呈波狀。新南威爾斯州西部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據碳素測定距今2.6萬年,出土石器尚早1萬多年),說明早在4萬年前這裡已有原始人類居住。 從土著居民的體質特徵來看,與南印度達羅毗荼人種類型和維達類型均有相似之處。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亞,後來途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逐漸遷至澳大利亞。1788年英國殖民者侵入前,土著居民約有30萬人,分為阿蘭達、卡米拉羅伊、庫爾奈等500多個部落,講500多種語言,無文字。1788年英國開始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土著居民逐步被趕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或被圈入保留地,並大量遭到屠殺或死於傳染病,到1944年人口銳減至7萬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步輿論強烈要求改善土著居民的悲慘處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進,土著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1967年經全國公民投票,改變了憲法中歧視土著居民的條款。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務部,承認土著居民對部分土地的所有權,並準備逐步歸還其土地。土著居民只有少數同化於白人社會,部分在牧場或其他企業從事勞動,其餘仍在部落轄區內過遊獵生活。有的仍用石、貝、骨、木等製作工具。 飛去來器(Boomerang)為其獨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堅硬曲木製成,熟練獵手擲出,能準確擊中飛禽或小獸;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處。男子主要以狩獵為業,捕獵袋鼠、鴕鳥、負鼠等。居住海濱的,還捕食魚類。土著居民還知按期收割野生黍類。衣服簡單,有的圍以袋鼠皮,有的僅在身上塗飾各種顏色。住所通常用樹枝搭成窩棚,上面覆蓋樹皮或塗泥。已有木筏、樹皮船和獨木舟。土地為集體財產,工具屬個人,獵獲物大家分享。部落一般劃分為兩個半邊,即兩個氏族。氏族內禁止婚配。有的氏族還劃分為2個或4個“婚姻組”,進一步限制近親通婚。成丁禮(見成年式)普遍存在。男子進入社會必須經歷一系列嚴酷的鍛鍊和考驗,並學習、繼承部落的傳統知識、道德標準和習俗信仰。盛行圖騰崇拜,每個氏族都以某一動物或植物為圖騰,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種特殊的親屬關係,並作為該氏族的標誌。作為本氏族圖騰的動物不能殺害或食用。音樂的典型形式是敲打著節拍歌唱,通常是為舞蹈伴奏。舞蹈一般是集體性的,內容多模仿狩獵活動。木刻畫、崖壁畫和樹皮畫均塗以不同顏色,畫面多為幾何圖形及袋鼠等動植物的形態。
② 指英裔澳大利亞人(Anglo-Australians,舊譯盎格魯-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1170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的82%。屬歐羅巴人種,通用英語文,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多數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主要由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86%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較高。經濟以牧業、農業為主,盛產羊毛、肉類、奶製品和小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礦業有顯著發展,鋁土、鐵、鉛、鈾等產量居世界前列,鋼鐵、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工業發展迅速。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故鄉。1788年首批遷入澳大利亞的歐洲人只有1000多,至1820年達2萬多人。其中主要是流放犯,後來,由於飼養美利奴羊成功和發現金礦,引來大批志願移民,至1850年達18.5萬,大大超過當時流放犯(14.5萬)的人數。這時,由於人民民眾的鬥爭,迫使殖民當局於1850年、1868年在東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各殖民地徹底廢除流放制度。1901年,當6個殖民地結合為聯邦宣布獨立時,人口已達38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53%)、愛爾蘭人(23%)和蘇格蘭人(13%)為主,他們相互結合,並不斷同化和吸收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於20世紀初形成為統一的現代民族。但原屬不同來源的人們,仍不同程度地保持著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特點。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歐洲新來移民未被同化,他們自稱為英格蘭人(80萬)、蘇格蘭人(22萬)、愛爾蘭人(7萬)、威爾斯人(2.5萬)、義大利人(30萬)、希臘人(17萬)、斯拉夫人(13萬)等。
另有18萬多英裔澳大利亞人分布在紐西蘭、英國、美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③ 澳大利亞聯邦居民的總稱。
有3義:
①指大洋洲澳大利亞土著居民(Australianaborigines)。有16萬多人(1978)。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膚色棕黑,鼻翼寬扁,眉脊明顯,頜部突出,發形捲曲,或呈波狀。新南威爾斯州西部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據碳素測定距今2.6萬年,出土石器尚早1萬多年),說明早在4萬年前這裡已有原始人類居住。 從土著居民的體質特徵來看,與南印度達羅毗荼人種類型和維達類型均有相似之處。其祖先最早可能住在南亞,後來途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逐漸遷至澳大利亞。1788年英國殖民者侵入前,土著居民約有30萬人,分為阿蘭達、卡米拉羅伊、庫爾奈等500多個部落,講500多種語言,無文字。1788年英國開始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土著居民逐步被趕到中部沙漠和半沙漠地區,或被圈入保留地,並大量遭到屠殺或死於傳染病,到1944年人口銳減至7萬多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步輿論強烈要求改善土著居民的悲慘處境,迫使政府作了某些改進,土著居民的人口有所回升。1967年經全國公民投票,改變了憲法中歧視土著居民的條款。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務部,承認土著居民對部分土地的所有權,並準備逐步歸還其土地。土著居民只有少數同化於白人社會,部分在牧場或其他企業從事勞動,其餘仍在部落轄區內過遊獵生活。有的仍用石、貝、骨、木等製作工具。 飛去來器(Boomerang)為其獨特武器,系用新月形堅硬曲木製成,熟練獵手擲出,能準確擊中飛禽或小獸;如不中的,仍可返回原處。男子主要以狩獵為業,捕獵袋鼠、鴕鳥、負鼠等。居住海濱的,還捕食魚類。土著居民還知按期收割野生黍類。衣服簡單,有的圍以袋鼠皮,有的僅在身上塗飾各種顏色。住所通常用樹枝搭成窩棚,上面覆蓋樹皮或塗泥。已有木筏、樹皮船和獨木舟。土地為集體財產,工具屬個人,獵獲物大家分享。部落一般劃分為兩個半邊,即兩個氏族。氏族內禁止婚配。有的氏族還劃分為2個或4個“婚姻組”,進一步限制近親通婚。成丁禮(見成年式)普遍存在。男子進入社會必須經歷一系列嚴酷的鍛鍊和考驗,並學習、繼承部落的傳統知識、道德標準和習俗信仰。盛行圖騰崇拜,每個氏族都以某一動物或植物為圖騰,相信自己同它具有某種特殊的親屬關係,並作為該氏族的標誌。作為本氏族圖騰的動物不能殺害或食用。音樂的典型形式是敲打著節拍歌唱,通常是為舞蹈伴奏。舞蹈一般是集體性的,內容多模仿狩獵活動。木刻畫、崖壁畫和樹皮畫均塗以不同顏色,畫面多為幾何圖形及袋鼠等動植物的形態。
② 指英裔澳大利亞人(Anglo-Australians,舊譯盎格魯-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人口占多數的民族。約1170萬人(1978),占全國人口的82%。屬歐羅巴人種,通用英語文,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多數信基督教,部分信天主教。主要由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86%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較高。經濟以牧業、農業為主,盛產羊毛、肉類、奶製品和小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礦業有顯著發展,鋁土、鐵、鉛、鈾等產量居世界前列,鋼鐵、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工業發展迅速。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故鄉。1788年首批遷入澳大利亞的歐洲人只有1000多,至1820年達2萬多人。其中主要是流放犯,後來,由於飼養美利奴羊成功和發現金礦,引來大批志願移民,至1850年達18.5萬,大大超過當時流放犯(14.5萬)的人數。這時,由於人民民眾的鬥爭,迫使殖民當局於1850年、1868年在東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各殖民地徹底廢除流放制度。1901年,當6個殖民地結合為聯邦宣布獨立時,人口已達38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53%)、愛爾蘭人(23%)和蘇格蘭人(13%)為主,他們相互結合,並不斷同化和吸收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於20世紀初形成為統一的現代民族。但原屬不同來源的人們,仍不同程度地保持著各自的文化和生活特點。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歐洲新來移民未被同化,他們自稱為英格蘭人(80萬)、蘇格蘭人(22萬)、愛爾蘭人(7萬)、威爾斯人(2.5萬)、義大利人(30萬)、希臘人(17萬)、斯拉夫人(13萬)等。
另有18萬多英裔澳大利亞人分布在紐西蘭、英國、美國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③ 澳大利亞聯邦居民的總稱。
相關詞條
-
綠種人
綠種人指非洲的一個過著原始生活的綠色人種。據探險隊員報告,他們不僅全身像植物一般綠,就連他們的血液也是綠色的。這種人種僅有3000人,幾乎快絕種了,至今...
膚色介紹 分析 -
董棕
董棕(CaryotaurensLinn),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董棕樹的嫩莖也可食用,比茭白的味道還更好,可謂野菜中的美味山珍,因此,在森林中常遭到...
簡介 本科概述 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主要用途 -
棕墊
棕墊,即採用天然棕樹的棕衣製成的“棕床墊”,或“棕地席墊”等。製作床墊過程中一般會用到大量的黏合劑或膠水,而這類附加材料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甲醛。 主要原料...
產品介紹 原料分類 產品特性 分辨好壞 使用注意 -
太平洋棕
太平洋棕,棕櫚科,太平洋棕屬,常綠喬木,植株高大,莖幹通直,適熱帶與南亞熱帶地區露地種植,列植於行道兩側、孤植於庭院之中或從植於湖邊、池旁均可生長良好,...
植物簡介 同科相似物種 種植技術 科屬簡介 相關信息 -
棕背樹蜥
棕背樹蜥(學名:Calotes emma)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別名: 馬鬃蛇、四腳蛇、乾壁猴、箭宗馬。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
動物信息 型態特徵 習性 動物分布 食物 -
棕龍
棕龍(BrownDragon),龍類生物(土系亞種),(又稱「沙漠巨龍」)是殘忍而無翼的巨龍,他們多半潛伏在沙漠中的沙層底下。
-
棕尾鵟
棕尾鵟(學名:Buteo rufinus):是鷹科鵟屬的中大型猛禽,體長50-65厘米,體重1280克。成鳥頭、頸棕褐色,上體褐色;第2-5枚初級飛羽外...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
特級棕果油
特級棕果油,是用世界領先技術生產的小包裝棕櫚頂級液油。它是從棕櫚油中提取的最精華的部分,在常溫下呈液態,色澤金黃,清亮透明。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由原來的51...
產品簡介 特級棕果油“十大特點” 加工工藝 營養成分 中式烹飪與特級棕果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