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樹蜥

棕背樹蜥

棕背樹蜥(學名:Calotes emma)為鬣蜥科樹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別名: 馬鬃蛇、四腳蛇、乾壁猴、箭宗馬。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等地,多棲息於熱帶密林中或林下開闊地。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80至1950米。

基本信息

動物信息

棕背樹蜥棕背樹蜥
中文名:棕背樹蜥

中文俗名:馬鬃蛇、四腳蛇、乾壁猴、箭宗馬

拉丁文名:Calotes emma

英文名:Forest crested lizard;Brown tree-monitor

物種分類:爬行綱、蜥蜴目、鬣蜥科、樹蜥屬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Gray,1845Iucn2003:LC.IUCN2003:Not listed

國內分布:分布於雲南廣西。雲南省內分布於滇西和滇南部分地區。

國外分布:見於阿富汗印度阿薩姆緬甸泰國普吉島馬來半島

型態特徵

棕背樹蜥頭部兩側由吻端至耳後方各有一塊大型深色斑塊,其背上的鬣毛相較攀蜥屬來的明顯,背部並有數條深色鞍型花紋,繁殖期時雄性喉囊會轉變為深色。身體兩側有一條白色帶狀條紋延伸至後腿部,體長約35~40公分。頭長約為頭寬的1.5-1.8倍,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倍以上。頭頂鱗大小似一致,吻棱與眼睫相連成刀狀;鼓膜裸露,小於眼頸;眶後有棘;頸背鬛發達,向後漸矮;背鱗大小一致;腹面淺棕色。

習性

本種棲息於環境潮濕的熱帶雨林內,所以飼養時箱子環境必須保持在75%的高潮濕環境,溫度約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為150X80X120cm,以小型昆蟲為主食。多在草叢、灌叢中活動。
繁殖方式:卵生。
食性:以小型昆蟲為主食。
護理:飼養時箱子環境必須保持在75%的高潮濕環境溫度約保持在25~30°C,箱子最佳大小為150X80X120cm。

動物分布

棕背樹蜥在中國分布於雲南和廣西;雲南省內分布於滇西和滇南部分地區,國外於緬甸、印度阿薩姆、泰國普吉島、越南與高棉等地。

食物

棕背樹蜥以昆蟲及部分齧齒類為食,偶食家禽,其牙尖銳,具3個牙尖。草食性者(如鬣蜥)的牙冠寬,呈葉狀,具鋸齒狀切緣。以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為食者(如凱門蜥屬〔Dracaena〕)於齶後部有鈍圓的牙用以碾碎。其下齶各牙內側有縱溝或褶用以引出毒液。棕背樹蜥的牙生於上齶骨、前齶骨及牙骨的邊緣,少數種生於齶上。胚胎期前齶骨上有「卵牙」,從吻部向前突出,用於鑽破卵殼,孵出後即退化。牙著生的方式多為側生式,部分種為頂生式,避役的兩眼可獨立運動。棕背樹蜥有鹽腺用以排出礦物質鹽。肩帶存在。

運動

棕背樹蜥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變跑動方向,Cnemidophorus屬時速達24公里(15哩)。有幾科棕背樹蜥身體延長,四肢縮短,乃至無肢體。壁虎、鬣蜥屬(Uta)及Acanthodactylus屬的趾上多緣飾以增加其表面積並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膚構成的蹼分為內外兩組,在後肢外側3趾、內側2趾各成一組,前肢反之,適於抓握樹枝。某些地棲鬣蜥及agamids能以兩條後肢奔跑,奔跑時尾伸向後上方以保持平衡。飛蜥(飛蜥屬)體側有皮膜,可滑翔。棕背樹蜥雄體具成對的交接器官──半陰莖。王蜥能跑過短距離的水面。

生活環境

棕背樹蜥棕背樹蜥
棕背樹蜥生境各異,生活於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棕背樹蜥部分水棲,食淡水生物。對棕背樹蜥最為重要的環境因素為溫度,許多種有其「最適溫度」,會曬太陽以升高體溫,使之高於氣溫。生活於寒冷地區的種冬眠。晝長對棕背樹蜥亦有影響。大部分棕背樹蜥為卵生,卵產於所挖穴中,樹木、岩石的裂縫中,或落葉層下。有些棕背樹蜥(尤其是生活於高海拔、高緯度地區者)為卵胎生或胎生。多無護卵習性。

棕背樹蜥晝間活動,壁虎多在薄暮至破曉之間活動,並能發出大聲(而大部分棕背樹蜥不能發聲)。棕背樹蜥的捕食方式為靜候或搜尋。許多棕背樹蜥能將尾部自割,斷下的尾能迅速扭動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棕背樹蜥得以逃脫。許多棕背樹蜥有領域行為(包括領域表演)或求偶表演。許多種有股孔,可能用來分泌化學物質以吸引異性。棕背樹蜥對於人的經濟意義不大。某些鬣蜥可食,有些可製革。壁虎棲於居室,可捕害蟲,但可能傳播沙門氏菌。棕背樹蜥是生物學的重要研究材料,又常飼為玩賞動物。

與蛇的區別是:

棕背樹蜥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棕背樹蜥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內必有前肢帶(肩帶)的殘餘。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餘的種類,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餘。棕背樹蜥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瞼癒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蛇眼永遠是睜開的。

棕背樹蜥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於鞘內,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藉以蒐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

棕背樹蜥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跡。

棕背樹蜥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於(或僅略短於)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1/2到1/4(即尾長占全長的1/3~1/5)。

生態習性

繁殖與壽命

棕背樹蜥類具交接器,行體內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進行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精子可在雌體內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後可連續數年產出受精卵。在一部分棕背樹蜥中只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棕背樹蜥的染色體往往是異倍體。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於全體成員都參與產生後代,有利於迅速擴大種群,占據生存領域。

棕背樹蜥系卵生(oviparous)、一般於夏季產卵於溫暖潮濕而隱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枚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係。壁虎科的卵略近圓形,卵殼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棕背樹蜥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有的棕背樹蜥卵在母體輸卵管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卵胎生,其餘各科棕背樹蜥多為卵生。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南蜥屬中多線南蜥(Mabuya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特產動物鱷蜥(shinisaurus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於少數胎生(Viviparous)棕背樹蜥之一。

活動與攝食

棕背樹蜥是變溫動物,在溫帶及寒帶生活的棕背樹蜥於冬季進入休眠狀態,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在熱帶活的棕背樹蜥,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對象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棕背樹蜥的活動範圍很局限。棕背樹蜥往往只在幾株樹之間活動。據研究過的幾種地面活動的棕背樹蜥,如多線南蜥等,活動範圍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種類還表現出年齡的差異。剛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動,成年後才轉移到較遠的林中活動。

棕背樹蜥吃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壁虎類(Gekkonids)夜晚活動,以鱗翅目等昆蟲為食物。也有一部分棕背樹蜥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由於大多數種類捕吃大量昆蟲,棕背樹蜥在控制害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為棕背樹蜥是有毒動物,這是不對的。全世界6000種棕背樹蜥中,已知只有兩種有毒毒蜥,隸屬於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與再生

棕背樹蜥棕背樹蜥
棕背樹蜥在遭遇敵害或受到嚴重干擾時,常常把尾巴斷掉,斷尾不停跳動吸引敵害的注意,它自己卻逃之夭夭。

這種現象叫做自截,可認為是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性適應。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斷尾的地方並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發生於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特殊橫隔構造在尾椎骨骨化過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強烈收縮而斷開。軟骨橫隔的細胞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所以尾斷開後又可自該處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連續的骨棱,鱗片的排列及構造也與原尾巴不同。有時候,尾巴並未完全斷掉,於是,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產生另一隻甚至兩隻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我國壁虎科、蛇蜥科、棕背樹蜥科及石龍子科的棕背樹蜥,都有自截與再生能力

變色與發聲

棕背樹蜥的變色能力很強,特別是避役類(Chamaeleons)以其善於變色獲得“變色龍”的美名。我國的樹蜥與龍蜥多數也有變色能力,其中變色樹蜥(Calotsversicolor)在陽光照射的乾燥地方通身顏色變淺而頭頸部發紅,當轉入陰濕地方後,紅色逐漸消失,通身顏色逐漸變暗。棕背樹蜥的變色是一種非隨意的生理行為變化。它與光照的強弱、溫度的改變、動物本身的興奮程度以及個體的健康狀況等有關。

保護措施

已經收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需要加強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