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梳頜翼龍
![梳頜翼龍](/img/7/2ef/nBnauM3X4MzMwYTOycTMxQDN0MTM3EDOwUTMwADMwAjMxAzL3E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發現與命名歷史
![纖弱梳頜翼龍的化石](/img/5/719/nBnauM3X2MDM2cTOycTMxQDN0MTM3EDOwUTMwADMwAjMxAzL3E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在1981年,Paul de Buisonjé命名了新種,孔脊梳頜翼龍(C. porocristata),與其他種的主要差異在於口鼻部上側的頭冠。目前該種的頭冠被認為是種性徵、或個體成長的變化,而非物種間差異,因此該種目前普遍不被認為是獨立種。
在1972年,
![纖弱梳頜翼龍的幼年個體](/img/2/540/nBnauM3X4ATNykjMzcTMxQDN0MTM3EDOwUTMwADMwAjMxAzL3E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體徵
梳頜翼龍的最著名特徵,
![梳頜翼龍的頭顱骨](/img/6/a28/nBnauM3XzYzN2EzMzcTMxQDN0MTM3EDOwUTMwADMwAjMxAzL3E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梳頜翼龍的成年個體,具有骨質頭冠;幼年個體則沒有發現頭冠。體型最小的種,纖弱梳頜翼龍,翼展約25厘米。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翼龍類、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梳頜翼龍可能是夜行性動物,生活方式可能類似現代夜行性海鳥;而掘頜龍、翼手龍屬可能屬於晝行性動物,兩者與梳頜翼龍生存於相同地區。梳頜翼龍可能是為了避免與以上物種爭奪相同食物來源,而錯開活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