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梯斑黑食蚜蠅
拉丁學名:MelanostomascalareFabricius
綱:昆蟲綱
目:雙翅目
科:食蚜蠅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蚜蟲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態特徵
雌蟲:體長8-10毫米,其大小與長扁食蚜蠅相似,黑色,具閃光。額與顏被灰色粉層,稍具光澤。觸角棕黃色,或第三節背側略帶褐色。足大部棕黃色。雄腹部較狹,第二節背板中部有黃斑1對,小形,第三、第四節背板前半部各有長方形黃斑1對。雌腹部圓錐形,以第四背板前端,1/3處最寬,第三、第四背板上的黃斑呈三角形,黃斑外緣凹入明顯,如梯形,第五背板前緣有一對橫置的黃斑。卵:卵長0.78-0.82毫米,寬0.25-0.27毫米,長橢圓形,白色,表面密被白色橢圓形縱紋。
幼蟲:體淡綠色,體壁光亮而柔軟,與長扁食蚜蠅很相似,但梯斑食蚜蠅幼蟲的呼吸管向後伸出的長度不達於尾節後緣,而長扁食蚜蠅幼蟲的呼吸管則達尾節後緣,與之平行。
蛹:蛹殼長6毫米左右,水瓢形,尾端狹長。化蛹初期蛹殼為淡綠色,後變為黃綠色。
生物學特性
成蟲早春在有蚜蟲的寄主植物上產卵繁殖。5月上旬遷入棉田,4月間卵期4天,幼蟲期11-12天,蛹期12-13天,由卵到成蟲歷期27-29天。5-6月卵期3天,幼蟲期6-7天,由卵到成蟲歷期15-17天。7-8月卵期2天,幼蟲期5-6天,蛹期5-6天,由卵到成蟲歷期12-14天。幼蟲食蚜量與長扁食蚜蠅幼蟲很相似。
地理分布
湖北、四川、浙江、福建、雲南、西藏。日本、前蘇聯、蒙古、阿富汗、非洲、紐幾內亞;新疆、青海、陝西、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武威、蘭州、白銀、定西、臨夏、甘南、平涼、慶陽、隴南及祁連山山區。
雙翅目
雙翅目包括蚊、蠅、虻等昆蟲,約有8.5萬種,是昆蟲綱中居於鞘翅目、鱗翅目和膜翅目之後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極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許多種類是傳播疾病給人或其他動植物的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