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肥須亞麻蠅(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隸屬於麻蠅科、麻蠅亞科、亞麻蠅屬,是中國夏秋季節廣布型的優勢蠅種,可攜帶多種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傳播多種消化道疾病。肥須亞麻蠅分布廣泛,國外主要分布於朝鮮、日本、蒙古、原蘇聯、歐洲、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大洋洲和南、北美洲部分地區;國內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浙江、湖北、四川和西藏等地。
形態特徵
肥須亞麻蠅體軀肥胖,體長10-17mm,屬大型蠅類。蟲體呈灰黑色,具灰白色粉被並布滿鬃毛。胸背部有3條黑色縱紋,腹部具棋盤狀銀白色斑塊。前胸側板中央凹陷,後背中鬃5~6個。
觸角第3節為第2節長的2~2.5倍。頰高為眼高的0.28~0.40倍,後頭在眼後鬃後方無黑毛,頰部幾乎全被白毛。下顎須黑或灰黑色,在雌蟲中特別粗壯,末端呈棍棒狀肥大。
雄蟲第7、8合腹節紅色有發達的緣鬃列,第9背板紅色;雌蟲尾器紅色,第6背板完整,但在正中具1條褶痕,具不很強大的緣鬃列和密而細的復行的緣毛,第7腹部具1對長大的黑鬃,子宮骨片呈矮的鼓凳形;中股器達於股節基部。雌雄成蟲生殖器呈紅色,後者肛尾葉寬,後端斜截狀,此為重要形態鑑別特徵。
幼蟲蟲體乳白色,分3齡,其中末齡幼蟲體長20~22mm。蛹屬圍蛹,呈紅褐色至棕褐色。
生活習性
肥須亞麻蠅屬夏季蠅種,生活史完全變態,幼蟲產於腐肉和屍體自然孔曰等處,是生長於腐敗動物質和糞便上的一類屍生型昆蟲。肥須亞麻蠅1年可繁殖7~8代,世代重疊。活動季節的高峰在6月,次峰在8月,在不同地區高峰期和次峰期稍有不同。
肥須亞麻蠅的活動很大程度上受氣溫及降雨量的影響。中國杭州地區越冬蛹3月下旬~4月上旬最早羽化,越冬代成蟲4月下旬~5月上旬產卵,10月後繁殖能力漸弱至消失,第1代平均歷期25.8天,第8代蛹部分當年羽化,部分滯育越冬。平均溫度31.1℃,相對濕度67.7,飼餵飽和蔗糖溶液的條件下,雄成蟲平均存活8.3d,雌成蟲平均存活11.1天。
福建首次發現
2013年10月,福建檢驗檢疫局保健中心醫學媒介鑑定人員在武夷山捕獲的一批蠅類標本中發現肥須亞麻蠅,為福建口岸新記錄蠅種。
雙翅目
雙翅目包括蚊、蠅、虻等昆蟲,約有8.5萬種,是昆蟲綱中居於鞘翅目、鱗翅目和膜翅目之後的第四大目。除了在南極洲之外,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許多種類是傳播疾病給人或其他動植物的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