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自然散文大師級作家、名著《瓦爾登湖》作者之人生隨筆 2.走進大師,走進經典,豐富平凡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3.懶人的大師經典速讀書
作者簡介
梭羅,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自然隨筆的創始者。畢業於哈佛大學,其思想深受“美國思想之父”愛默生影響,提倡回歸本心,親近自然。
1845年,梭羅在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體驗簡樸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1854),在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是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
另有政論《論公民的不服從義務》(1849)、《沒有原則的生活》(1863),遊記《麻薩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馬克河畔一周》、《緬因森林》、《遠行》等。
圖書目錄
人生的另一種思考
論獨處
論孤獨
論自然
論簡單生活
論自由生活
論沒有原則的生活
論閱讀
論教育
論耕作
論砍伐
論獵殺
論破壞自然
論“戰爭”
論投機
論商業文明
論現代文明
論輿論
論權利
論政治
論公正
論死亡
論生命
論靈與肉
論天人合一
論精神追求
序言
人生的另一種思考
——譯序
1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美國隨筆作家”的E.B.懷特,在紀念梭羅的《瓦爾登湖》發表一百周年之際,寫下了一篇見解獨到的散文《夜之細聲》,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實際上,讚美這本書有時倒讓人難堪,因為大多數人都懵懂地認定,作者是那種未開化的人。”這話背後的意思,大概是指讀書的一種起鬨現象。都在說哪本書好,大家就跟風去讀哪本書。至於為什麼好、怎么好、好到什麼程度,則很少有人再去深究。作為《瓦爾登湖》的譯者,我倒是對懷特話中“懵懂”這個詞兒更有感觸。當初譯完《瓦爾登湖》,我確有“懵懂”的感覺。不是《瓦爾登湖》里的什麼章節不懂,也不是不明白全書在講什麼,而是對梭羅為什麼寫這樣一本書有些“懵懂”。美國一些學者評說梭羅,認為他所以名留文壇,一是因為他在森林裡修造了一所小木屋,遠離塵囂住了兩年多;二是因為他寫出了《瓦爾登湖》這本書。用這樣的評論界定梭羅,我以為,和我一樣,屬於對梭羅懵懂的人。因此看來,即便是梭羅身後的同胞,甚至專家學者,對梭羅這個人以及他的所作所為,大多數人的理解還是很有局限性的。
“我獨處時特別精神。如果我一周有一天有人陪伴,除非是我能叫出名字的一兩個人,我發覺這個星期的價值對我來說大打折扣。它把我的日子搞亂了,往往要我再花一個星期才能調整過來。”這是梭羅寫在日記里的話,而梭羅的日記是他二十歲以後開始寫的,而且有些日記還做過修改,是很成熟很自覺的寫作。他寫日記一直寫到他去世;他去世後經過整理出版,日記多達十四卷七千多頁,算得上他一生的記錄,主要記錄他的思想軌跡。梭羅喜歡獨處,這在他的文字里有多處流露。梭羅從哈佛大學畢業後沒有就業,回了家鄉,做些零活,在朋友家住過,也幫助家裡的鉛筆廠幹活兒,後來大部分時間裡就在和大自然打交道了。從熱鬧的地方,一步步向僻靜的去處隱去,很能說明梭羅喜歡獨處的性格。也正是這樣的人生軌跡,引發了世人的發問:一個大學畢業生,而且是一個美麗頂級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怎么非做一個不務正業的大閒人呢?躲開人類創造的那么多舒服條件,自己不覺得受罪嗎?遠離熱鬧的人世間,不覺得孤寂難耐嗎?……不可否認,梭羅兒時隨父母遊覽過瓦爾登湖後,產生了“瓦爾登湖”情結。但是,他成年後到瓦爾登湖畔修造一所小木屋,住了兩年多,則是他決意以實際行動向世人表明,人類只有簡單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用懷特的話說:“《瓦爾登湖》敘說了一個人如何給兩股相反的強大動力撕扯——一股是享受世界的願望(不因一隻蚊子翅膀扇動就脫軌),一股是讓世界恢復正常的衝動。”梭羅的“正常的衝動”就是他的自耕自足、釣魚、採摘漿果、與動物和睦相處、與鄰居和睦來往、探索森林、聆聽聲音、讀書與思考。是的,思考對他來說很重要,是他一輩子最忙碌最擅長的事情,是他的更高級的人生階段。然而,“讓世界恢復正常的衝動”,憑梭羅的一己之力,無異於蚍蜉撼大樹,遭到的是無情的打擊。他居住在林間期間,這種打擊說來就來了。他因為六年多拒絕繳納人頭稅,在他去鞋匠的小鋪修鞋時,被抓進了鎮子的監獄,坐了一夜大牢。雖然他的好鄰居替他繳納了人頭稅,把他保釋出來,但是他並不領情,經過認真而深入的思考,寫出了不朽的《論公民的不服從》。
2
公民對誰不服從?政府與國家!何等大的膽量?何等高的指向?不過,用不著擔心,梭羅從來不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刺兒頭”,更不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他只是在探討,在思索,而後根據所想所思深入地縝密地寫出來。他指出,政府首先是一個多數人接受統治的政治組織,如果少數人不接受這個政治組織的統治,他必須有足夠的理由,才能證明他的不接受是公正的行為。對此,梭羅的思考是:“歸根到底,權利一旦為人民所有,多數人接受而且長期一直接受統治,實際原因不是因為他們極有可能站在公正的一邊,也不是因為這樣做好像對少數人是最為公正的,而是因為他們在力量上占據了最強大的一方。”這樣的立論真是石破天驚,一語中的,因為占據多數的一方,很少有人會從少數人或者個體角度和立場考慮問題;也因為多數人認同的秩序,一般說來就更安定,更加和諧,少數人或者個人的申辯、抗爭和不服從往往會認為是大逆不道,給已有的秩序添亂。無論是李世民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還是近代馬克思的“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打破舊世界,都僅僅是在強調一個多數人的力量,絲毫沒有考慮“權利一旦落到人民手中”,即多數人的手中,少數人的權利應該受到何種尊重。所以,梭羅說:“一個多數人全方位統治的政府,不可能建立在公正之上,哪怕人們理解了公正的內涵。”近代史上一百多年的實踐,證明梭羅所說是正確的:“政府本身只是人民選擇來執行他們的意志的方式,而人民還來不及通過它行使意志,就被輕而易舉地濫用了、誤用了。”朝代和政府的更迭,幾乎都會打了“人民”的名譽,但是到頭來卻總是“各個政府都要演示如何成功地對人擺布”。歷史證明,受到擺布的多數人,便幾乎難有道德可言了。分明是一種錯誤的口號,只因為合唱般地呼喊,就會一時得逞;分明是一個流行起來的錯誤,因為扯虎皮拉大旗,卻要求最廉潔的道德支持。比如,愛國主義隨時都會成為政治家的庇護所,而但凡有人提出一點責備,貌似崇高的人便會站出來,要求更崇高的道德支持。於是,“一千個人中,有九百九十九個道德贊助人,只有一個有道德的人”,而世人絲毫不覺這是咄咄怪事。“在秩序和國民政府的名義下,我們大家最後迫不得已地服從並支持我們自己的卑鄙行為。”“道德一經敗壞,好像就可以不要道德了。”
改朝換代的基礎是因為舊秩序的腐敗、墮落、失控與混亂,因而安定的局面是眾心所歸;和平時代有利於發展,而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國富民強。致富,永遠是人類的一個生活目標。因此,富人“總是主動投靠讓他發家致富的制度”,而發財致富的副作用卻是“錢財越多,道德越少”。梭羅不是一個仇富的人。他尊重社會財富,讚揚商業活力,謳歌科技力量。但是,一個人富了怎么活?他主張“一個人發財了,為他的文化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是想方設法實現那些他貧窮時懷有的志向。”而實際情況卻是“共謀無須良心,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有良心之人的共謀,是一種與良心的共謀。法律永遠不能讓人產生絲毫良心;而且,藉助人們對法律尊重的手段,即使那些用意很好的人,也只能每天成為不公正的代理人。”
梭羅對各級政府執政水準的要求很高,對多數人的正義感和自覺性要求也很高。他認為:“我們應該首先是人,然後才是臣民。”政府憑藉國家機器,把他關進牢房,但是“我天生不畏暴力,我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呼吸。”“我無聲地向國家宣戰,按照我的方式……儘量利用它,沾它的光。”因為“除非國家開始承認個人是一種更高級的、獨立的力量,就不會有真正自由和開明的國家,國家應該從個人的力量獲得它自己的力量和權威,並且相應地對待他。”因此他結論說:“為政少的政府才是好政府。”無疑,這裡的“為政少”是指橫加干涉的“政”,而不是指順勢引導的“政”。
正是這些看似文弱的主張和行為,深深影響了不抵抗主義的甘地、不主張暴力的托爾斯泰。
“從絕對君主到有限的君主,從有限的君主到民主,這種進步是一種向尊重個人邁進的進步。”梭羅如是說。
3
讓梭羅一生難以釋懷的問題,仍然是世人對他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不理解。梭羅作為知識分子,與世人接觸最多的,應該是他應邀到一些文學團體做講座。這是他生活來源的一部分。當他坐在眾人面前時,他無疑會感覺到眾人眼裡的疑問:這樣一個滿腹經綸的人,為什麼就不到社會上謀職,施展宏圖大略,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得更好呢?即便他曾經的良師益友愛默生都對梭羅有這樣的看法,認為他胸懷不夠遠大。但是,梭羅不是一個全然蔑視世俗觀念的人,他把自己的思考都寫在日記里,經過整理,在幾次文學團體做講座時,把自己的思考進行闡述和解釋。在他去世前一年,他把他的講稿整理成文章,取名《沒有原則的生活》,在《大西洋》雜誌上發表。顯然,雖然是他的思考,是他對世人疑問的回應,但是他知道他的回答會讓朋友、鄰居和熟人感到不高興,因此在他疾病纏身時才發表,而且發表後一年他便撒手人寰,想來令人心酸。文章中的許多話,乍聽確實刺耳,但是細心琢磨,字字句句都包含了他的真知灼見。以下不妨摘錄幾條:
勞動者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謀生,謀得“一份好工作”,而是把某種工作幹得完美。
顯然,極少有人受僱是兩全其美的,是情投意合的,只消一點錢或者一點名聲,往往就能買斷他們眼前的追求。
社會沒有能力引誘智者的賄賂。你可以募集足夠的錢挖通一座大山,但是沒有辦法籌集足夠的錢僱傭一個一心一意做自己事情的人。
無能之輩總是把他們的無能提供給出價最高的人,總是期望安置在高位。你往往會看到,無能之輩很少有不得逞的時候。
一個人在掙麵包的過程中,開始時候餓要比失去純潔好。
僅僅為了繼承財富來到這個世界,那還不如不出生,還不如胎死腹中的好。
當我們的生活不再深入內心和個人時,談話只能退化成街談巷議。
“生而自由”卻“活而不自由”,這又叫什麼自由呢?
我們贍養軍隊,我們贍養傻瓜和各種各樣凌駕於我們之上的牲口。
所謂的政治,相對說來是某種極其表面、極其不人道的東西。
政治好像社會的砂囊,裡面全是沙礫和碎石。
……
在各種利益面前,我們很難有梭羅這樣冷靜、深刻、辯證的思考,因此在更巨大、更短淺、更投機的利益面前,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表現得更加瘋狂。在《沒有原則的生活》和日記中,他兩次猛烈地抨擊了在美國現代歷史上轟動一時的“淘金熱”:“山谷里的淘金者如同舊金山酒吧里的同胞一樣,差不多就是一個賭徒。你抖落塵土還是搖晃骰子,這有什麼區別嗎?倘若你贏了,那么社會就輸了。掘金者是誠實的勞動者的敵人,不管得到什麼樣的支票和薪水。告訴我你掘金多么辛苦沒有用。魔鬼還忙得團團轉呢。犯法的人使用的法子,在很多方面都很辛苦。最粗淺的觀察者到金礦上看了看,說掘金具有抽彩票的性質;這樣獲取的金子與誠實的辛苦勞作掙到的工資,不是同一種東西。”顯然,梭羅反對的不是淘金活動的本身,而是人類的起鬨行為和投機心理,因而得出結論,說“人類將會弔死在一棵大樹上”。社會發展到二十一世紀,梭羅的結論正在一步步得到證實:在商業利潤推動下,人類個性逐步喪失,世人正在更加起勁地加入起鬨行列,投機心理越來越重,今天,人們終於發現:人類雖然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卻會在一股大氣(地球的空氣)里憋死。不可否認,資本主義追求最大利潤的機制,最大限度地開發出了人類的動力,大大推進了人類前進的步伐,與此同時,它把人類推向了一個無法轉身的窄道上。梭羅的不同聲音之所以重要,是他始終在給人類提供另一種思考。
4
再看《瓦爾登湖》,它的價值愈加明顯。梭羅於一八四五年三月在瓦爾登湖畔自己動手修建小木屋,六月份入住,一八四七年九月離去,住了兩年零三個月。他對兩年多的湖畔生活,言簡意賅地總結為:“簡單,簡單,還是簡單。”他的小木屋裡最奢侈之物是三把椅子:“我在我的房子裡備有三把椅子;一把獨處時坐,兩把朋友來時坐,三把交往時坐”。這是他一生的生活理念,他在小木屋的生活是用行動告訴世人,生活可以簡單到如此程度,仍然可以算作幸福的好生活。多數人追求的物質享受,以為物質占有越多,幸福指數越高,實際上是物質奴役了他們自己,自己成了物質的奴隸。梭羅的時代,科技和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種種生活便利和舒適,卻也帶來了繁複和失望。如今的社會,人們享受到了更多的舒適和便利,卻也面臨了更多的繁複和失望,甚至絕望。住多大的房子才算大?占用多少冰櫃、洗衣機、空調、電腦、手機、相機才算夠?開多大馬力的汽車才夠刺激?富足社會把人的欲望吊起了多高?商業廣告把人的貪慾刺激到了什麼程度?……只要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瓦爾登湖》,你就能找到一個參數。
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文明社會裡恐怕再難有人會去森林裡的湖畔造一所小木屋,生活兩三年,甚至三兩個月。梭羅的生活模式是不可複製的。但是,這不能說,梭羅的生活模式沒有參考意義。人類社會發展永遠不會平衡,人類的性格永遠不會一致。為什麼我們不能把生活過得更具個性化呢?一味攀比和明爭暗鬥的生活有什麼好的?住大房子真的就幸福大,住小房子就幸福小嗎?誰都知道不是這么回事兒,可誰也不願意唱一唱反調,更不願意收斂一點自己的占有欲。梭羅不僅敢唱反調,還敢於樹立一個安於寧靜生活的榜樣,至少能讓我們直一直腰,喘一口氣,站在他這面鏡子前找一找自己。
蘇福忠
名人推薦
《梭羅論人生》是“名家論人生”系列第五輯。從自然、生活、政論、超驗這四個梭羅思想的重要方面,對其精神境界和人生哲學進行闡述與歸納,力求還原一個全新和全面的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自然主義作家、哲學家,“美國現代精神之父”愛默生的弟子,其被世人所熟知緣由那本記錄他離群索居時所見、所聞和所思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
然而,《瓦爾登湖》為梭羅帶來了文學名譽的同時,也造成了讀者對他的單一化認識,以為他是個不問世事,執迷於大自然世界的隱士,以至於很多讀者只知道他的《瓦爾登湖》,卻對他的一些政論如《論公民的不服從》《沒有原則的生活》,以及其他遊記如《遠行》《緬因森林》《河上一周》等知之甚少。
縱觀梭羅的全部作品,“回歸自然”是他思想的精髓,但只是中間一環;在此之前有他對19世紀美國現代文明和商業發展的思考,在此之後有他對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只有將這三部分串聯起來,才能完整勾勒其思想譜系,領悟梭羅思想的深刻與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