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條蕨屬拉丁名:Oleandra Cav.
界:植物界
門: 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亞門: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綱:薄囊蕨綱Leptosporangiopsida
目:水龍骨目 Polypodiales
科:條蕨科 OLEANDRACEAE
植物特徵
附生或土生,小型或中型,匍匐或半攀援。根狀莖長而分枝,橫走或少為直立的半灌木狀,堅硬而挺健,有網狀中柱,下面生出堅硬的細長氣生根,遍體密被覆瓦狀的紅棕色厚鱗片;鱗片長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而易脫落,基部圓鈍,以腹部盾狀著生,貼伏或頂端多少鬆開,邊緣常有長睫毛。葉足螺鏇排列於根狀莖上,遠生或密集,往往高達數厘米,與葉柄連線處有關節;葉通常為一形,單葉,疏生,有時簇生,有柄,以關節著生於葉足;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全緣或有時為波狀,葉緣有軟骨質狹邊。葉脈明顯,主脈凸起,側脈分離,單一或二叉,平展或略斜展,密而平行。葉草質、紙質或革質,乾後黃褐色,無毛或通常有棕色節狀細毛和疏生小鱗片。孢子囊群圓形,背生,位於小脈的近基部,成單行排列於主脈的兩側,有時緊靠主脈,有時稍離主脈;囊群蓋大,腎形或圓腎形,以缺刻著生,紅棕色,膜質或紙質,宿存;孢子囊為水龍骨型,長柄由3列細胞組成,環帶由12或14個增厚細胞組成。孢子細小,兩側對稱,橢圓形,周壁表面具顆粒狀紋飾或大小和疏密不同的刺狀紋飾,外壁表面光滑。染色體x=41。模式分布
模式: Oleandra neriiformis Cav.,原產呂宋。約45種,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山地,美洲有14種,非洲有5種,其餘均產亞洲及南太平洋島嶼。我國有8種,產西南、華南及台灣。
檢索表
# | 跳轉號 | 原檢索號 | 描述 | 中文名 | 拉丁名 |
1 | 4 | 1 | 葉3-片簇生成小叢。 | | |
2 | 3 | 2 | 葉片披針形,草質,乾後褐綠色,下面近無毛;葉柄連葉足長約1厘米,葉足長僅1-2毫米。 | 光葉條蕨 | Oleandra musifolia (Bl.) C. Presl |
3 | 2 | 2 | 葉片線狀披針形,近革質,下面側脈疏被短毛;葉柄連葉足長約2.5厘米,葉足長7-15毫米。 | 海南條蕨 | Oleandra hainanensis Ching |
4 | 1 | 1 | 葉二列疏生或近生。 | | |
5 | 6 | 3 | 葉厚紙質,邊緣呈波狀起伏。 | | |
6 | 5 | 3 | 葉薄草質至紙質,邊緣不呈波狀起伏。 | | |
7 | 8 | 4 | 葉足短,經常隱藏於根狀莖的鱗片內不易見。 | 高山條蕨 | Oleandra wallichii (Hook.) C. Presl |
8 | 7 | 4 | 葉足長,常高出根狀莖的鱗片1厘米以上。 | | |
9 | 10 | 5 | 根狀莖上的鱗片蓬鬆;葉片向基部為闊圓形,邊緣有睫毛密生;孢子囊群靠近主脈。 | 圓基條蕨 | Oleandra intermedia Ching |
10 | 9 | 5 | 根狀莖上的鱗片彼此緊伏或略鬆開;葉片向基部漸狹成楔形,邊緣無睫毛或疏生睫毛。 | | |
11 | 12 | 6 | 孢子囊群靠近主脈;葉為草質,邊緣無睫毛。 | 華南條蕨 | Oleandra cumingii J. Sm. |
12 | 11 | 6 | 孢子囊群距主脈較遠;葉邊疏生睫毛。 | | |
13 | 14 | 7 | 葉草質,上下兩面疏被柔毛。 | 廣州條蕨 | Oleandra cantonensis Ching |
14 | 13 | 7 | 葉紙質,下面有密毛,上面光滑。 | 雲南條蕨 | Oleandra yunnanensis Ching |
文獻來源
中國植物志 第6(1)卷1.條蕨屬Oleandra Cav.
Cav. in Ann. Hist. Nat. 1: 115. 1799 et Descr. Plant. 252. 1802; S. H. Wu et Ching,Fern Fam. and Gen. of China 470.1991. Neuronia Don,Prndr. Fl. Nepal. 6.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