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剎歷史
黟縣始興於唐,建置久遠,自古大士垂化,煙霞托跡,歷史上 曾襟抱數十座佛教寺院。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建梓路寺。其後數朝多次續建翻修,曾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佛事興隆,為當地規模宏偉的禪門古剎,據載宋代杭州靈隱寺就依此而建。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僧紹復募緣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歸併廣安寺,後復建。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前殿傾塌。由於經年曆歲、戰亂頻仍,加之文革期間陸續損毀,舊址雜草叢生,空門寥落,唯余大量史志詩文、楹聯匾額等。
2003年8月,經安徽省、黃山市及黟縣宗教部門批覆,黟縣縣委、縣政府成立恢復重建梓路寺工作領導小組,北京中坤投資集團無償出資8000萬人民幣重建梓路寺。經多方籌劃,基本完成征地、拆遷、籌建工作。2005年8月20日隆重舉行奠基開工儀式。2008年10月,宗教局禮請 明奘法師為首任方丈,2009年年初開光、升座。
住持方丈
方丈簡介
明奘法師 ,祖籍河北承德隆化,1967年生,曾就讀於 廣州中山大學。1999年冬 接法於恩師 淨慧大師,成為中國臨濟宗 第四十五代法脈傳承人。曾任河北省佛學院教務長、柏林禪寺知客、堂主,遼寧大連觀海寺住持,新加坡《佛陀教育》雜誌主編,廬山禪茶會導師,清淨行系列禪修活動總發起人等職。
秉承並發揚“生活禪”的理念,組織策劃的系列活動成功搭建了與高知青年交流對話的平台;其中參與策劃、主持並連續擔任十餘屆生活禪夏令營執行長的"河北趙縣柏林禪寺生活禪夏令營"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與好評。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馬來西亞大學等各大高校的講座中,以其純淨透徹、智慧直接、貼近生活的風格深受青年學生們的喜愛。
佛學貢獻
2001年組織發起"清淨行系列禪修活動",並連續舉辦多期"廬山禪茶會",於教界和文化界反響甚佳。講解的經典主要有 :《普賢行願品》、《金剛經》、《遺教三經》、《永嘉證道歌》、《達摩祖師二人四行論》、《心經》、《六祖壇經》、《圓覺經》、《維摩詰經》、《大乘起信論》、《楞嚴經》等。其中多部經典講記已經結集出版,為不可多得的佛法走入社會的文化普及著作。
佛教活動
明奘法師開創參與並親自主持的系列佛教夏令營有:
2004年參與開創並組織湖北黃梅四祖寺第一屆禪文化夏令營,以後逐年開辦;
2005年組織開創並主持了山西五台山第一屆清涼之旅夏令營,以後逐年開辦;
2005年推動組織實施江蘇無錫靈山大佛靈山之旅每年一屆夏令營;後續辦“春風走過江南春令營”;
2006年開創組織實施重慶心靈之旅夏令營,以後逐年開辦;
2006年秋季開始,在雲南玉溪開創“心靈驛站”禪修營;一年內舉辦超過十二期禪修營。學員普及全國各地;
2003年在重慶溫泉寺參與策劃組織並主持舉辦第一期禪修營。
2001年起,組織發起清淨行系列禪修活動。系列活動之一“廬山禪茶會”已經在廬山成功地舉辦七屆,並於2005年走向國際——馬來西亞禪茶會於2005年成功舉辦了三期。
對外友好交流活動方面:
2000年春率團赴日本進行中日互派佛教修行體驗,為中韓日三國黃金紐帶互派互訪活動中國派出的第一次;
2000年赴法國梅村國際禪坐中心交流訪問;
2003年赴泰國解脫自在園,山地阿索禪修中心進行禪修交流;
2004年開始,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泗水,馬來西亞吉隆坡、關丹、馬六甲、檳城,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多家道場講經弘法,組織禪修活動。
2006年參與中國對外友好交流協會舉辦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重走玄奘西行路”;
2007年先後赴香港、無錫靈山參與第二屆佛教論壇籌備會議;
2007年春天,組織南亞佛國禪修之旅活動,率團赴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度進行禪修活動;
2007年受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之邀,在大馬做巡迴講經弘法活動;
2008年率團赴日本東京二松學社大學,參加“梵韻唐音”國際學術交流大會;
明奘法師除了在佛教界以及佛教文化界擔任或者從事諸多事業外,在社會層面亦諸多擔當。
2004年,赴雲南瑞麗,參與籌備為愛滋病病人設立臨終關懷醫療中心;
2005年,為廣州戒毒所戒毒人員進行心理輔導,成果顯著;
各項職務
明奘法師現任:
新加坡《佛陀教育》雜誌主編
馬來西亞《福報》雜誌專欄作家
河北禪學研究所副所長
《禪》雜誌編委會編委
昆明佛學會慈悲關懷委員會主席
陝西師範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禪學社導師顧問
北京大學國學社導師
河北秦皇島青龍縣佛教協會會長
雲南玉溪釋迦文化靜享園園長
雲南安寧八街三和寺住持
北京懷柔朝陽寺住持
浙江嘉興南湖石佛寺籌建處主任
浙江嘉興石佛禪修中心 創始人
《嘉興藏》編輯整理委員會副主任
安徽黃山黟縣梓路寺住持
黃山佛學研究院院長
菲律賓卡威迪國立大學宗教學博士 學術委員會主席
國際善地禪修中心 創始人 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