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於都醬油歷史悠久,據清朝同治版《贛州府志》載:“醬油……惟於都所出最上,諸邑不及。”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它的製作有何訣竅,幾百年來出於何因風行於民間,受到廣大百姓的歡迎?
鮮為人知的醬油世家
迄今為止,於都梓山醬油是民間作坊加工而成的,尤以梓山鎮壩老曾氏家族制醬油的歷史最為悠久,卻鮮為人知。
據有關資料載,明朝萬曆年間壩老曾屋開山祖華台公在此結廬築舍,始熬醬油出賣,“業商且能乘時而趨”,獲譽鄉里。傳至第9代曾相輝“幼年粗讀詩書,壯歲精明稼穡,儲蓄常豐兼且貿易有億,” 在梓山圩上做醬油兼賣雜貨,已成為當地富庶之家了。其子廣松、廣竹、廣梅均兼熬醬油為生。廣松的兒子曾稱發1948年在於都制醬油,1955年進入於都梓山醬油廠任師傅,1981年退休。其子曾憲雲傳承曾家祖傳手藝於1997年在梓山竹柵興辦了“客龍醬油廠”。細細算來,曾屋做醬油的歷史已有300餘年,其弟子遍布於都、瑞金、會昌、吉安、泰和、永新等地。
製作
用料精細,製作講究
於都梓山醬油色、香、味俱佳,尤以梓山出的醬油,在民間享有很高的聲譽,這與它用料精細、製作講究而聞名。首先,選大烏豆或茶豆(又名豬肝豆)清水浸泡後,用飯甑蒸熟,再漚,然後清洗加鹽發酵,濾出醬汁,與熬好的牛筋糖,再加入甘草、小茴等十八種中草藥,然後日曬夜露六至八個月才可上市。其中選料、用水、調配方尤為重要,按此法熬制的醬油,色澤金黃,醬香味濃,甘甜可口。“客龍醬油廠”已有五大系列近十個品種,產品暢銷省內外,部分產品銷往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