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梅雪峰入宿縣正誼中學堂讀書;1915年入宿縣高等學校任教。1916年,先生師法古聖,尋藝出遊。名山大川,盪闊襟懷,天人合一,狀物靈性。隨之,千幅徐出,凝靜莊遠,頓挫山峨,
上世紀20年代,名聲方顯。巨幅畫作《三峽歸雲圖》、《瀟湘白雲圖》,沾雲掛霧,壯麗神詭,令劉海粟等時代同道,感奮不已;友人丁公濤,搜求其畫作,得珍作“八巨冊,並攝影成集”;同時,其不少珍稀作品,漸漸入民國畫壇“美展”;東瀛日本,爭相流布,版其畫集等。
自30年代起,日人索畫不成,轉而村城搜求,先生哂之。 先生生性耿介,閉門拒倭,孤作塾師。與村童居,授業解惑,勵民精進。
日落之餘,油燈燦然,茅舍靜靜,大師奮勇。先生追聖畫魄,挾風勁遒,超邁書韻。鄉諺命題,昭昭寫意。月掛樹梢,柔腕揮毫,神飛悸動,忘情間:“梅花”、“枇杷”、“水仙”、“蒲扇”、“煙蘿”、“漁漢”、“蔥蒜”、“野樹”、“田園”等,悄然生顏。淮海戰役的炮聲、歌聲中,先生長椽書大魂,緬懷烈士,為軍壯行,“翠柏”、“旭日”、“梅花弄月”、“村童橫笛”等,活生筆下,獵獵聚陽剛之氣,冉冉奪紅日餘輝。
新時歲月,花甲未老,上乘畫作《荷花圖》等,被迎入“全國美術作品展”。驚荷嚇莖,感魂感魄。其間畫道蓬勃,雲空明豁,令人咋舌。間有大作生出,遠巡蘇聯、日本等國展出,好評如潮。日本留意經年,悄編《世界名畫集》等,載梅氏山水等中國畫作於頁上,心神釋然。
書人西行,慈顏永駐。大精大神,箴音永在:“人品不高,用墨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