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車隊名稱:梅賽德斯GP
總部:英國 首次參賽:1954年
車隊冠軍:0
車手冠軍:2
參賽次數:12
分站冠軍:9
桿位次數:8
單圈最快:9
車隊總分:139.14
參賽車型:W01
第一車手: 劉易斯·漢密爾頓
第二車手: 尼科·羅斯伯格
車隊介紹
德國汽車廠商梅賽德斯-賓士,第一次以“Mercedes Benz”作為製造商名稱參加F1大獎賽,是在1954年。當時的車隊全名叫戴姆勒-賓士汽車集團(Daimler Benz AG),參賽車型名為W196。
梅賽德斯從當年的第四個分站——法國站開始參賽,總共派出三位車手參加,分別是: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克林(Karl Kling)和赫爾曼(Hans Herrmann)。處子秀便由方吉奧拿下冠軍。之後,方吉奧又駕駛W196分別在德國站,瑞士站和義大利站奪冠,並最終贏得了當年的車手總冠軍。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時車隊的車手陣容很不固定,從法國站到收官站西班牙站,車隊的派出的參賽車手人數分別是:3位-2位-4位-3位-3位-3位。
一年之後的1955年,“戴姆勒-賓士汽車集團”車隊的車手陣容竟擴展到6名,而W196賽車的速度依舊所向披靡。方吉奧和隊友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將全年7個分站中的5個冠軍奪走,其中方吉奧4個(阿根廷站,比利時站,荷蘭站和義大利站),斯特林-莫斯一個(英國站),阿根廷傳奇方吉奧最終以總分40分蟬聯車手總冠軍,而斯特林-莫斯以23分獲得年度亞軍。
1956年,如日中天的德國汽車製造商退出了F1。
新成立的“梅賽德斯GP-馬石油F1車隊”,由德國汽車製造商去年11月16日收購布朗GP75.1%的股份
更名而來。製造商名稱和1954年一樣,為“Mercedes Benz”布朗GP被收購的75.1%的股份中,45.1%屬於梅賽德斯-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其餘30%歸阿布達比的阿巴爾(Aabar)公司。布朗GP此前的所有者(領隊羅斯-布朗,CEO尼克-弗萊和其餘股東)將持有車隊剩下的24.9%的股份。
新車隊的的全稱為“梅賽德斯GP-馬石油F1車隊”,仍由羅斯-布朗領導,2010年的車手陣容是麥可-舒馬赫搭檔尼科·羅斯伯格。
車隊結構
管理層
老闆:高軒哲(Gao Xuanzhe)
車隊領隊:羅斯·布朗(Ross Brawn)
執行長:尼克·弗萊(Nick Fry)
賓士汽車運動主管:豪格(Norbert Haug)
賓士高性能引擎主管:弗爾(Thomas Fuhr)
技術團隊
代理技術總監、車隊經理、空氣動力學主管、首席比賽工程師、首席測試工程師
比賽工程師
邁·舒馬赫(3號車)、安德魯(Andrew Shovlin)
尼科·羅斯伯格(4號車)、克利爾(Jock Clear)
賽車參數
底盤
車型代號 | MGP W01 | 車長 | 4800mm |
底盤 | 碳纖維蜂窩狀複合結構模具成型 | 車高 | 950mm |
前懸 | 碳纖維雙叉臂 主動推桿 扭桿彈簧 搖臂 Sachs減震器 | 車寬 | 1800mm |
後懸 | 碳纖維雙叉臂 主動推桿 扭桿彈簧 搖臂 Sachs減震器 | 轉向 | 助力轉向 |
座椅 | 方向盤 | 碳纖維造 | |
安全帶 | 車重 | 620KG(含車手、鏡頭) | |
制動系統 | Brembo制動卡鉗,碳制動盤,碳制動襯墊 | 輪轂 | BBS鑄鎂輪轂 |
引擎
引擎代號 | 賓士 FO108X | 氣缸數量 | 8 |
氣閥結構 | 氣動 | 氣缸夾角 | 90度 |
氣閥數量 | 32 | 活塞直徑 | 98毫米 |
引擎排量 | 2400毫升 | 引擎質量 | 95公斤 |
ECU | 麥拿輪標準控制單元 | 潤滑系統 | 乾式機油底 |
最高轉速 | 18000轉/分 |
變速箱
變速箱 | 七擋連續式半自動變速箱 | 擋位數量 | 7前進擋+1倒擋 |
離合器 | 碳纖維壓盤 | 變速箱材質 | 碳纖維外殼 |
車隊歷史
梅賽德斯GP車隊由來: 2009年的F1冠軍車隊布朗GP被德國汽車製造巨頭梅賽德斯-賓士GP收購,車隊在2010年欲更名為梅賽德斯GP。
F1委員會全體通過同意梅賽德斯GP車隊可以全數獲得布朗GP車隊在2009年所賺得的利潤分成,車隊並未因為更名而喪失了分得年度利潤的資格,對梅賽車斯GP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訊息。
FIA在聲明一份中表示:“車隊將可以繼續接受其歷史戰績為基礎的分成。這是一次例外的事件,這主要是因為賓士向F1作出地長期參與並效忠這項運動的承諾。”
梅賽德斯GP的CEO弗萊早在會議進行之前就已經相當有信心車隊的更名過程將非常順利。
他說:“我們從其他車隊中反應回來的態度都是積極的,想不到理由會有人的願意看到梅賽德斯的名字出現在F1車隊名單中,我們是世界三大品牌之一。”
09年12月11日布朗GP車隊更名為梅賽德斯GP獲得FIA批准,同時,梅賽德斯GP也可以拿到09年屬於布朗GP的利潤分成。
2010年F1將於3月14日將在巴林首次亮相。
知名成員
羅斯·布朗
布朗GP車隊前身是本田車隊。由於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2008年12月5日,本田公司CEO福井威夫對外宣布,不再向本田車隊注資。本田車隊退出F1。2009年新賽季即將開展前的3月5日車隊經理羅斯·布朗挺身而出以8000萬歐元成功接盤車隊,組建了布朗GP車隊。布朗百分百持有車隊所有權,因此,以自己姓氏為名命名了車隊。由於梅賽德斯GP收購了布朗GP ,現在布朗為梅賽德斯GP的總工程師加主管。旗下車手
尼科-羅斯博格
(Nico Rosberg)
全 名: 尼科-羅斯博格
生 日: 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 德國
國 籍: 德國
身 高: 178厘米
體 重: 71公斤
常住地: 德國
處子秀: 2006.3.12巴林GP
婚 姻: 未婚
車 隊: 梅塞德斯-賓士
車 型: MGP W02
車 號: 8戰績
年度總冠軍次數: 0
首次F1大獎賽: 2006年巴林大獎賽
首次登上領獎台: 2008年澳大利亞站
首次分站賽冠軍: 2012年上海站
首次桿位: 2012年上海站
F1大獎賽參賽次數: 89
F1大獎賽登台次數: 6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1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217.5
1994-96 參加卡丁車錦標賽,在法國贏得分站冠軍
2005 GP2錦標賽,年度總冠軍
2006 加盟威廉士F1車隊,以4個積分名列年度第17位
2007 效力威廉士F1車隊,積20分年度排名第9位。
2008 效力威廉士F1車隊,積17分年度排名第13位。
2009 效力威廉士F1車隊,積34.5分年度排名第7位。
2010 轉投梅賽德斯GP車隊,搭檔麥可-舒馬赫,積142分排名第6位。
2011 效力梅賽德斯GP車隊,積89分排名第7位
麥可·舒馬赫
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賽車手,是一位名字可以與F1賽車劃等號的賽車手。
1969年1月3日出生在科隆旁的赫爾斯-赫爾根海姆(Hürth-Hermühlheim),在科蓬(Kerpen)長大,著名德國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被稱為“F1之王”。1991年8月25日第一次參加比賽,2006年09月10號退役。當今世界F1車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人。2009年7月29日下午宣布復出,預計將要在8月23日參加西班牙的比賽。台北時間2009年8月11日,7屆F1世界冠軍麥可·舒馬赫宣布由於身體原因,放棄重返F1的計畫。2009年年末,麥可·舒馬赫再次宣布復出,正式加盟梅賽德斯GP車隊。
舒馬赫成績概況
年度總冠軍次數: 7次(1994,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2004)
首次F1大獎賽: 1991年比利時斯帕
首次登上領獎台: 1992年墨西哥
首次分站賽冠軍: 1992年比利時
首次桿位: 1994年摩納哥
F1大獎賽參賽次數: 269
F1大獎賽登台次數: 154
F1大獎賽分站冠軍次數: 91次
F1大獎賽桿位次數: 68次
F1單個賽季奪冠最多次數: 13次
F1連冠最多次數: 7次(2004年)
F1大獎賽首發奪冠次數: 40次
F1首發奪冠單圈最快次數: 22次
F1大獎賽累計積分: 1441分
單個賽季最高積分: 148分(2004年)
1987 德國和歐洲卡丁車冠軍
1988 福特1600方程式,德國第四歐洲第二
1989 德國3級方程式,排位在溫德靈格和弗倫岑後居第三
1990 德國3級方程式冠軍
1990 三級方程式,澳門大獎賽冠軍
1991 國際方程式3000冠軍。加盟一級方程式喬丹車隊
1991-1995 加盟一級方程式貝納通車隊
1994-1995 一級方程式冠軍
1996-1999 加盟一級方程式法拉利車隊
2000 為法拉利車隊奪得21年中第一個車手總冠軍
2001 第四次奪得車手總冠軍,43次首發桿位,53個分站賽冠軍,成為F1歷史第一人。
2002 第五次奪得車手總冠軍,個人總積分達到945分。
2003 第六次奪得車手總冠軍,全賽季取得6站分站冠軍,個人總積分達到1038分。
2004 在比利時站提前四站奪得車手年度總冠軍,這也是他第7次加冕年度總冠軍。
2005 僅獲得1次分站賽冠軍,還是在7支米其林陣營車隊罷賽的情況下獲得的。年終以62分位列車手第三。
2006 7次獲得分站冠軍,以121分位列年度車手積分榜第二,賽季結束後退役,一個時代離我們遠去。
2010 加盟梅賽德斯GP復出,積72分年度排名第九。
舒馬赫記錄一覽
舒馬赫宣布退役時幾乎打破了F1的所有的記錄。
★年度車手總冠軍:
7次(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第二名為方吉奧5次)
★連續奪得年度總冠軍次數:5次(2000年至2004年)
★分站冠軍次數:91次(第二名為普羅斯特51次)
★桿位次數:68(前紀錄艾爾頓-塞納65)
★F1生涯總積分:1369分(第二名為普羅斯特798分)
★單賽季最多分站冠軍次數:13次(2004賽季)
★單賽季連續獲勝場次:7場(2004賽季)
★登上領獎台次數:154(第二名為普羅斯特106次)
★比賽最快圈速次數:76(第二名為普羅斯特41次)
★單賽季個人最多積分:148分(2004賽季) [滿分180分]
★單場分站賽奪冠次數:8次(1994、1995、1997、1998、2001、2002、2004、2006)法國站
★上演“帽子戲法”次數(獲得桿位、跑出單圈最快並獲得冠軍):22次
★連續在分站賽上得分次數:2001至2003年期間24站比賽連續得分
★連續在分站賽上登上領獎台次數:2001至2002年期間連續19站
★歷史上唯一一個曾在一年的各個分站賽中全部進入前三名的車手:2002賽季
★年度車手積分榜上與亞軍差距最大的一次:2002年領先67分獲得冠軍
★賽季過程中最早鎖定年度總冠軍:2002年離賽季結束還有6站時已經衛冕
★麥可-舒馬赫和前隊友巴里切羅還是歷史上並肩獲得分站賽前兩名最多的隊友:兩人曾24次占據領獎台最高的兩層
舒馬赫正式宣布加盟梅賽德斯GP
Q:你眼中復出的不利因素?
A:我畢竟41歲了,還中斷了三年的F1。以前我常說,如無意外,我的職業生涯已結束,但羅斯·布朗對我的復出起了關鍵作用。他在去年末戰結束當晚就問過我,我反問:“你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嗎?你是認真的嗎?”他答:“只要你有動力,我就不擔心。對你的天賦我毫不懷疑。”
Q:為什麼簽約三年?
A:那是車隊的想法。我覺得他們對我很信任,但我要說的是,即便三年後契約到期,我也未必會終結職業生涯。
Q:如今年奪冠,或成績太糟,會不會就此退役?
A:我不可能成績太差!我承認復出第一年就登頂有點盲目樂觀,但那是我的目標和動力,絕非一時衝動。
車隊活動
2010年1月25日車隊塗裝發布會
梅賽德斯GP本月25日使用其前身車隊——布朗GP的2009款賽車BGP001,在位於斯圖加特的賓士博物館公布了2010款新車的塗裝方案。
2010年02月01日新車發布會
像法拉利F10一樣,全新的MGP W01也採用了RB5風格的鼻錐設計。錐體位於前懸位置的部分,中間凹陷,兩側凸起,斷面呈V型。鼻錐尖端明顯下探,錐體兩側鑲嵌BGP001上首次出現的導流片。
側箱部分,儘管向後逐漸向中央收緊,但是沒有明顯下沉的趨勢,這與今年的油箱尺寸翻倍後,要求對內部組件的布局作出調整直接相關。賓士FO 108X引擎排氣管的出口,設在了後懸掛上叉臂與車身的連線處,相較法拉利F10的方案,明顯靠後。MGP W01在外觀上最獨特之處是:引擎進氣口兩側擁有一對特殊氣道設計,預計用於液壓系統的冷卻。(註:2007年,法拉利率先將引擎進氣口一分為二,開出一部分空間專門用於液壓系統的冷卻之後,威廉士於次年採用類似方案,在引擎進氣道的外側加裝過一對氣道。今年的麥拿輪MP4-25也採用了法拉利當初的設計。)
與此同時,MGP W01為了追求極致的空氣動力學效果,將引擎進氣口正下方的“八”字形支撐結構也取消了。這一變化導致在吊裝賽車時,無法再將繩子穿越“八”字形支撐結構內部。所以賓士在設計MGPW01的時,刻意在T字架背後的背鰭上開鑿了一個孔。
試車成績
車手 | 車隊 | 車型 | 引擎 | 最快圈速 | 圈數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阿隆索 | 法拉利 | F10 | 法拉利 | 1:11.470 | 127 | 1:11.470 | ||
馬薩 | 法拉利 | F10 | 法拉利 | 1:11.722 | 226 | 1:12.574 | 1:11.722 | |
小林可夢偉 | 索伯 | C29 | 法拉利 | 1:12.056 | 96 | 1:12.056 | ||
德拉羅薩 | 索伯 | C29 | 法拉利 | 1:12.094 | 154 | 1:12.784 | 1:12.094 | |
漢密爾頓 | 麥拿輪 | MP4-25 | 梅塞德斯 | 1:12.256 | 108 | 1:12.256 | ||
庫比卡 | 雷諾 | R30 | 雷諾 | 1:12.426 | 188 | 1:15.000 | 1:12.426 | |
舒馬赫 | 梅塞德斯GP | W01 | 梅塞德斯 | 1:12.438 | 122 | 1:12.947 | 1:12.438 | |
阿圭蘇阿里 | 紅牛二隊 | STR5 | 法拉利 | 1:12.576 | 97 | 1:12.576 | ||
羅斯博格 | 梅塞德斯GP | W01 | 梅塞德斯 | 1:12.899 | 158 | 1:13.543 | 1:12.899 | |
巴頓 | 麥拿輪 | MP4-25 | 梅塞德斯 | 1:12.951 | 82 | 1:12.951 | ||
佩特羅夫 | 雷諾 | R30 | 雷諾 | 1:13.097 | 75 | 1:13.097 | ||
巴里切羅 | 威廉士 | FW32 | 考斯沃斯 | 1:13.377 | 177 | 1:14.449 | 1:13.377 | |
霍肯伯格 | 威廉士 | FW32 | 考斯沃斯 | 1:13.669 | 126 | 1:13.669 | ||
布埃米 | 紅牛二隊 | STR5 | 法拉利 | 1:13.823 | 125 | 1:14.762 | 1:13.823 | |
帕菲特 | 麥拿輪 | MP4-25 | 梅塞德斯 | 1:13.846 | 86 | 1:13.846 |
2010年F1首次官方試車在瓦倫西亞結束。法拉利新車F10統治了三天測試,至少從檯面上看他們是當之無愧的領先者。
阿隆索創造最快圈速1分11秒470,他和馬薩排名前兩位,而且是單圈時間進入72秒以內僅有的兩位車手。索伯C29穩居次席,兩位車手的圈速排名第三、四位。麥拿輪、梅塞德斯和雷諾這三支車隊組成第三集團。而威廉士和紅牛二隊新車圈速明顯偏慢,阿圭蘇阿里的成績有輕載油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