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萌

梅萌

梅萌,清華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自1994年至今任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梅萌,清華大學教授,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自1994年至今任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中關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席會會長 。

自1994年起,梅萌主任受命創辦清華科技園,自此一直從事清華科技園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對中國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產學研合作等問題有著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提出的科技園“四聚模式”理論,對科技園以及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和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

作為清華大學教授,梅萌主任還在清華大學開設了《科技創業理論與實務》、《創業機會識別與商業計畫》、《創辦新企業》等課程,致力於在大學校園培育創新人才、弘揚創業文化。

工作經歷

梅萌:付得起房租就能入住清華科技園

建設清華科技園是歷史的要求

梅萌表示,大學做科技園既有國家的需求,包括政府提出來需求,還有大學自身願望。從社會發展來看,經濟、社會如果要想做到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創新,要把創新變成生產力、變成現實,將其補充到經濟生活中來,所以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它取決於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能力。基於這一理念,國家有需求,社會有需求,市場有需求,大學也有這種責任做科技園。梅萌一直認為,隨著市場機制的完善,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大學的作用逐漸會朝後退一點,退到一個更合理、更恰如其分的地方,企業把技術創新責任承擔起來,但是這要有一個過程,所以大學科技園是這樣一種理念和背景。

科技園十年歷史使命的變遷

梅萌談到,清華大學在十年前做科技園時最初的想法是比較簡單的,有三條:第一條天經地義,大學成果走向市場,走向社會,也叫大學科技成果產業化。第二條是學校的功能分區,因為在十年前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學都辦一些產業,當時叫校辦企業辦了一些科技企業,有的辦得很大,清華、方正等等這些都屬於當時十幾年前開始學校辦的一些企業。第三是改善清華大學的周邊環境。回想起來,梅萌發現當時想法偏簡單,偏純樸,他提出科技園今天的理念比之前高得多,如今大學科技園在四個方面的有責任,第一個最大,也涵蓋後面二三四條,即對國家體系有貢獻,大學科技園已經在承擔著國家的創新體系;第二條是對行業技術進步的貢獻;第三個為對區域經濟的貢獻,梅萌從清華大學的角度出發,對區域經濟做貢獻的理解範圍更大,例如在國內很多地方形成服務化輻射三角形輻射構架,以便支持區域經濟成長;第四是大學科技園需對大學負責,大學在品牌、政策、人力資源等方面給大學科技園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梅萌認為,透過上大學科技園這種平台,可以用一種技術轉移的方式,把當今世界上最好、最頂尖技術通過辦產業辦法轉移到大學科技園,再通過大學科技園和大學一種合作,把這種最先進、最頂尖、最有制高點的技術反饋到大學,使大學產生出一種新的學科,這樣科技園對大學的貢獻就不完全是個成果轉化的概念了,它更能提升大學的學科水平。

科技園不會變成房地產公司

梅萌認為科技園首先要有房地產,園就是房地產,沒有房子、沒有地是做不了科技園的,但是如果只有園沒有科技,這就是房地產。他談到科技園實際上是一種資源的聚集,資源的積累,要把創新所需要的資源都聚集到一起。他認為創新的過程是這樣一個過程:首先要有技術,第二個要有錢,第三要有優質的中介服務,第四是市場資源。科技園把這些資源給配齊了,這個科技園就有生命力,就能形成一種良性的發展態勢,企業在科技園成長性好,成功率高,從而吸引大批人湧入,房地產也會因此增值。梅萌表示,科技園做得好,首先要做房地產,而且在這裡房地產是增值。但是這種成長資源不是房地產,而是一種促進科技發展的資源,資源積累越多,區域的成長性就越好。梅萌總結將其總結為:科技園要有房地產,科技園不單純是房地產。

科技園建設四大集群

梅萌提到現在用來描述清華科技園的幾句話,即今天的清華科技園有幾個群,幾個集群。他認為第一個集群為企業孵化器集群;第二個群為技術研發中心;第三個亮點是如今在清華科技園裡有一批清華的自己的企業,如清華企業母公司清華控股,還有紫光、同知等等,他們將其稱為清華自己的科技產業群;第四個群是各種各樣中介服務,以銀行為標誌。另外還有配套服務,包括技術研究群、清華對外展示視窗集群、物業群等等。這些內涵加在一起,決定清華科技園是真正的科技園。

梅萌 梅萌

評審要充分奉獻自己的經驗

梅萌對到清華科技園參加108將活動的嘉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108將來北京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登上這個平台,是不是能夠和這些選手有一個交流的機會,是不是能夠見到評審對他們來說可能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記得我還和我們那組的評審說,我們應該把我們看到的,能夠想到的,哪怕有一絲一毫對他幫助的話都要說了。當然我也說,我們有些話可能對選手根本沒有價值,但是我們認為該說的還要說,所以不管你看那個項目好不是不好,我們不能對每個人評價什麼,所以我們要充分的奉獻自己的經驗。

我本人對創業者充滿著無限的敬意

梅萌 梅萌

我本人對創業者充滿著無限的敬意。我天天和創業者打交道,今天在清華科技園區聚集了200多位創業者,我和他們密切的打交道,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本人也是一個船也者,我和我的團隊用了13年時間,把清華科技園從一個概念建到現在,而且得到了全球我們同行很高的認可度和很高的評價。我們自己也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從清華科技園走出世界級的公司,現在的空間環境是世界級的,進入的企業是世界級,我們還有一大批世界級的人才,還有一大批具有世界的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的創新創業者。但是還沒有真正走出非常有影響的世界級公司,到那個時候清華科技園才能說我們又"贏在中國",又"贏在世界".我尊重創業者,我本人也是創業者,我想和108將有一個很好的共鳴,順便說"贏在中國"也是一個創業和創新的過程。我想把這些感受和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108將能夠走的更遠,能夠走的更好,不限於在這個舞台,在一個更寬的舞台上走的更遠、更好。

謝謝大家!

梅萌:要成為一個領袖企業最重要的是創新

2006年11月4-6日,由《中外管理》雜誌社、北京中外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辦的第15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在北京召開,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梅萌發表精彩演講。梅萌認為,成為一個領袖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他以今天在清華科技園這創新、創業企業為例,指出企業是否能夠快速成長,在一段時間成功,最關鍵的是能不能有創新,企業能否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創新。企業的領導力關鍵是這個領導人有沒有創新精神,有沒有前瞻性,有沒有把創新組織起來的能力。

清華科技園主任梅萌:希望走出世界級的一流企業

梅萌指出清華科技園建園之初就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科技園,清華科技園不僅有自己的運營模式,還能將這種模式根據不同的情況異地複製。在理論層面上,建立了有高度和前瞻性的理論體系,還有一個運作良好的科技園實體,這是清華科技園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建立的完整運營系統,它的作用是讓1+1﹥2,是其吸引企業的核心和根本。

梅萌表示,清華科技園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成長,現在已經是國內最為成熟的科技園區,清華科技園關注國外北卡、矽谷等園區,對方也在觀察清華科技園的模式,但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園區是能走出像微軟這樣世界一流公司的園區。梅萌希望看到清華科技園走出世界一流的鑽石企業。

梅萌:企業與大學合作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梅萌指出,搜狐與清華大學合作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他表示再大的企業想把研發都做起來還是有困難的,這時候企業和大學的合作,對企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對大學來講,很多最新最高的、最接近市場、最領先的一些東西,有些還確實是在市場、在企業,所以把這些最好的東西帶進大學,對大學的學科也是一種互動。最後,是企業和大學的雙贏,所以他力推眾多的清華科技園企業,包括生物醫藥、創意產業的企業,都在與清華合作,通過和大學的互動,能讓企業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大學也將有一個進步。

梅萌:創新的六字真經

迪控股董事長梅萌5月6日在參加由創業邦傳媒主辦的“創新中國DEMOCHINA2009”活動啟動儀式時如此表示建設創新型國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企業變成技術創新的主體。他認為還沒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創新所需要的資源,至少應該是六個字——政、產、學、研、金、介:“政”是政府,政府部門掌握的資源很多,要想創業獲得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產”是企業,像清華科技園這種地方就有比較好的產學研合作基礎,有很多企業在裡面,形成了非常好的氛圍,這叫“產產結合”;第三是“產學結合”,企業要想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通常自己的力量不夠,比較好的辦法是和大學、研究機構結合;“金”是金融,包括銀行信貸、風險投資等,創業一定要和"金"結合;“介”就是中介,企業可以通過收購、兼併、重組各種方式把自己壯大,就需要有中介,將來中國下一段的發展,投行和VC會一起風光,幫助小企業加速成長。

清華梅萌教授應邀哈佛講“中國創新創業”

2012年4月6日,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梅萌應波士頓清華校友會和未名紫荊創業聯盟、哈佛商學院中國創業俱樂部之邀,在哈佛大學科學中心講談“中國創新創業”,指中國正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建議有心回中國創業者,先找大學合作,再圖謀發展。

梅萌: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平台

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主任、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梅萌,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濟武做客新華網,談“做科技園區和科技服務業的行業引領者”。梅萌做清華科技園已經有18年了,他積累了非常多的創新創業的思維和想法,更重要的是積累了很多創新創業的資源。

大概在7年前,梅萌給清華大學研究生開課,教學生如何通過公司形態來參與科技園,後來又開設了一門課叫做“創辦新企業”,這門課更多像孵化器。他們首先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以他們自己創辦的企業優先,如果有融資而且已經運行起來的就更為優先。去年第一期,報名的是100多人,只能收10個團隊,第二期是50個左右的團隊報名,只從中挑選了18個團隊。這門課兩期下來效果很不錯,因為梅萌的課整合了清華科技園的創新資源,有別於一般的大學。現在清華大學也有很多創新創業的課,大多數都是教授講課,而梅萌是找企業家、投資商和行銷商以及培訓公司來講課,而且課程的評審並不是他,而是風險投資家,所以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都是風險投資家來考核的。

梅萌這個課是有投資跟著的,還有一些社會上的風險投資公司也非常關注這門課,兩期下來,一共有6個學生團隊獲得了投資,而且投資的份額比較大。梅萌希望清華大學有百分之一的學生從這個課走過,他預想10年下來大概會有一兩百的團隊出來,他們會選擇一些比較好的團隊進行投資,這個投資是有機率的,投資的比較好的,上了市的,總能占幾個,10年之後應該會有很好的收穫,梅萌想將其打造成在全球、全世界最有特色、最有影響力的創業課程。

清華科技園的三個聚集——空間聚集、企業聚集、核心技術聚集

梅萌用三個“聚集”來說明清華科技園,第一個聚集是空間聚集,清華科技園在清華大學的門口鋪天蓋地蓋了20棟樓,加起來的建築面積是70萬平方米。

第二個聚集叫企業聚集。今天在清華科技園聚集了大概四百家企業,四百家裡面最多的也最為主體的是兩百家左右的中小創新企業。第三個聚集,核心技術聚集。今天在清華科技園聚集了一批可以稱之為世界頂尖級又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這樣一批核心技術將對未來的產業結構起到重要作用。

梅萌:將資源、理念、服務和模式嫁接到需要創新驅動的地區

梅萌表示調整經濟結構的這種“調”其實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社會工程,清華科技園最開始是以扶植企業創新為己任,開始是想培養些企業,之後把這套辦法慢慢濃縮起來,變成一個科技服務業,這個科技服務業是可以支撐很多區域和地方進行創新的,而現在全國又非常缺乏。清華科技園在這方面是全國領先的,他們還想將這套服務業在全國發揚光大,因此他們挑選的經濟發達地區、需要創新驅動的地區,把科技園的資源、理念、服務和模式嫁接過去,和當地有一個共同的發展。清華科技園有一個更好的計畫,就是在整個國家形成一個清華科技園網路,或者說是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網路體系,這個網路體系包括幾十個城市,甚至是一百個城市。他們去投資、去建園,有清華科技園出人、幫助別人委託管理的,也有他們只輸出自己的服務和資源的模式。如果將來能夠構成這種網路系統,那就比單個的科技園支持創新的力度更大。所以,梅萌希望2020年把清華科技園建成世界科技園中的TOP科技園,那個時候希望有一個覆蓋很多城市的創新網,這樣對創新的支持就會非常大,也將為中國2020年建設成創新型國家做出重要的貢獻。

啟迪控股董事長梅萌:孵化金字塔尖的中國企業

梅萌表示清華科技園的願望是幫助優秀的中國企業成長為金字塔尖的國際化企業。

對於“鑽石計畫”第一階段的效果總體還是滿意的。而且,這10家公司里,清華科技園自己參與投資的公司有7家,其中4-5家公司預計將陸續實現上市。但梅萌也提出,從自己的角度看看發展的還不夠快,他們的希望是這些企業在未來5年內成長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公司,或者說世界級的公司。世界級公司的定義就是首先要有自己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還要在一些新的行業和產業結構里占據制高點和領軍企業,當然這些公司一定不是本土公司,而是全球化的公司。

在梅萌心中,清華科技園的鑽石企業還有一個機遇資本市場。如今資本市場不僅包括主機板、中小企業板、還有三板市場。未來創業板的推出會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而這對於中小企業和鑽石企業來說都意味著新的機遇。

梅萌:企業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害怕失敗

梅萌先生參加“企業家精神”環節討論,他認為矽谷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不怕失敗的精神,所以企業家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怕失敗,。

人物評價

他不是一個單純的大學教授,他有著過人的管理天賦。

偶然走入科技園領域的他,卻在之後的13年裡真正愛上了這份事業。

他說自己從未失去過什麼,只有還未得到的。

他不停歇地奮鬥,只是為了讓清華科技園成為世界一流園區。

人物作品

梅萌先生曾承擔、參與《中關村發展綱要》、《中關村科技園研究》等北京市重點課題的工作,並負責清華大學的《清華科技園發展綱要》課題研究和實施工作,同時還作為負責人承擔“中國大學科技園協會”的籌組工作,參與《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五”發展綱要》的起草工作。發表過《大學科技園的創新職能與孵化體系》、《知識經濟的加速器——清華科技園的理念和發展戰略》、《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幾點思考》等論文,對中國大學科技園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 。

在研究和總結大學科技園建設與發展、大學科技園的創新職能與孵化體系、清華科技園的理念和發展戰略等基礎上,於2004年主編出版了《空間與夢想——中國大學科技園研究》一書。作為清華大學教授,在清華大學開設了《科技創業理論與實務》、《創業機會識別與商業計畫》等課程,致力於在大學校園培育創新人才、弘揚創業文化。在長期的清華科技園發展和管理過程中,輔導孵育了眾多高成長性創新創業企業,其任主任的清華留學人員創業園還集聚了上百家海外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在引進國外先進成果、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方面成就斐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