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梅田洞](/img/8/16f/nBnauM3XxITM4MDMycDO5kTNxUTM4kDM0IDMxADMwAzMxAzL3g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景點
玉虛洞
第一洞名曰“玉虛洞”,穹然數十丈,氣勢恢宏,左側的崖壁上鑿刻著“雲竇天青”四個大字,洞內可容數百人。洞頂盤空而起,四壁如削,真是造化天然,神工鬼斧。
站在洞中仰首,有一圓洞可窺日月。再往北行,經五重垂門,兩邊有許多寬窄不一的螺鏇形石室,更有石柱直擎洞中,猶如仙府中的神柱,有的側坐一旁,像漁翁垂釣;有的浮凸於洞壁,如天仙飛升;有的扭結一團,似神獸奪物。
距洞口十米,有一石隙,恰似一道石門,高五六尺,寬僅尺余,如琢削而成。
出洞西,南行三十步為第二洞。洞門在靠西的岩壁下,高五六尺,寬三尺,上下方正,宛如雕琢。洞內石色與前洞不同,其色白中帶青,更見古意。洞內道路曲折,時而蹣跚,時而貼壁。偶有冷風吹出,寒意森森。
合壁洞
從二洞可潛入三洞,第三洞名曰“合壁洞”。洞有雙門,一東一南。進洞不遠的岩壁上,有兩條形似小龍和鯉魚的鐘乳,兩頭相望,栩栩如生。千百年來,流傳著無數奇妙動人的故事。洞內更有石龍、石象、石樹、石桌、石凳、雙童讀書石等奇觀,有一石桌上凸起數粒石棋,傳說是仙人紫芝翁與呂洞賓所下的一局殘棋。
記載與詩文
記載
梅田山四處遍布石灰岩,“梅田山似鯉魚形,千年難打一片鱗”便是當地的一句名諺。
《方興紀要》上記載:“梅田石白而細,邑人鑿起為灰,隨鑿隨合。”梅田洞亦是因地下水長期的溶蝕,天然形成了絢麗多彩,千姿百態,實是天工卻宛若雕鏤的各種溶乳。自古時就已聞名遐邇,許多文人騷客慕名紛至沓來。
明朝的旅遊家徐霞客便曾到此洞,其遊記有云:“余夙慕梅田之勝,亟登崖,令奴隨舟侯於永新,余同靜聞由還古南行,五里至梅田山下。峰皆叢石聳壘,無纖土蒙翳其間,真亭亭出水蓮也。”如今,在洞內的岩壁上仍依稀可見其記文。
詩文
萬古梅田洞,因君得若游,
煙霞籠翠壁,日月照丹丘;
水淺龍疑在,棋殘局存留,
神仙何處去,石室自春秋。
這首明朝柯逗遊覽梅田洞時所作的詩篇,生動的描繪出了梅田洞的瑰麗絕倫、大氣磅礴以及其仙韻渺渺、古意悠然之姿。
更有明朝詩人徐丙所作詩云:
江南奇勝有梅田,放鶴來尋物外緣,
峰擬三台臨北斗,洞開列缺起中天;
陰晴景象皆成畫,古今游觀豈只仙,
醉里短吟留絕壁,並餘殘興在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