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梅子埡鄉位於彭水縣城東南部,距縣城68公里,地處黔江、酉陽與彭水三縣交界處,東與黔江區石家鄉的滲壩村 接壤,南接酉陽縣的浪坪鄉和彭水的鞍子鄉,西接本縣的諸伏鄉的石門村,北接諸伏鄉的雙合場村。鄉政府駐地梅花村1組。
梅子埡鄉民國時先後更名為馬家鄉、合立鄉,後以雙鶴併入為雙鶴鄉。一九五三年設第十一區公所於此;次年析置雙鶴、高金、白果三鄉。越一年將十一區三鄉並為雙鶴鄉,一九八三年前為雙鶴公社,一九八四年改為梅子埡鄉。
現梅子埡鄉轄梅花、蓋坪、合力、甘泉、聯合、佛山、兩河7個村,41個村民小組。轄區幅員面積8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414畝,農田7523畝,常住人口14060人,其中農業人口13760人,以少數民族為主,境內居住有苗族、土家族、漢族、蒙古族,滿族、侗族、回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70%,全鄉尤以苗族最多,占總人口的50%左右。
經濟情況
梅子埡鄉有耕地16414畝,其中田7523畝,林地面積43220畝,有活積木量21346 畝,草場17634畝,荒山35631畝,轄區內大量出產螢石礦藏,年出產量達4000噸以上,轄區內溪河縱橫,其中的兩叉河和小浩兩條小河是諸佛江的主要支流,野生動物主要有山羊、野豬、荒狗、山雞等,野生植物有大腳菌、老蔭茶,更為珍貴的有銀杏。
梅子埡鄉是一個農林牧業為主的鄉,糧食生產水稻、玉米、小麥、薯類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菸葉、油菜、花生等,主要林業產品有油桐、生漆、白果、茶葉,尤以白果產量遠近聞名。外出務工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門路,年經濟總收入達1200萬元。鄉域企業有頁岩磚廠、大米加工廠、菜油加工廠、家具廠等。
目前,全鄉實現村村通公路,98%以上的村民小組通公路,交通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程控電話達530門,移動、聯通通訊信號覆蓋全鄉;村村實現通電,但輸電線路質量較差,80%的村組沒有實施農網改造;人畜飲水工程正在逐步實施,在兩河、合力、梅花等村飲水難問題仍然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均純收入1895元,人均占有糧食700公斤。
行政概括
鄉黨委設書記1名,書記楊秀舉;設人大主席1人,何群友;設副書記1名,陳海洋;紀委書記任庭國;宣傳委員任雲川、組織委員彭淑娟、統戰委員葛先奎。黨委下設1個黨委辦,黨委辦下設組織人事辦、宣傳辦、精神文明辦、、統戰政協辦。鄉政府設鄉長1名,鄉長陳海洋;設副鄉長2名,李繼林、陳小東。其他職能部門和單位有:學校、衛生院、信用社、菸草點、畜牧站、郵電局分局、電信代辦點。政府下設:1個政府辦;1個社會事務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下設計生辦、民政辦;1個經濟發展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下設安監辦、綜治辦、林業站、農經站;1個財政所。黨委辦和政府辦合為1個黨政辦。
歷史沿革
1941年置雙鶴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梅子埡公社,1984年改梅子埡鄉。1997年,面積65.6平方千米,人口1.2萬,鄉政府駐梅子埡,轄梅花、七一、岩門、獅田、鴨塘、長安、官衙、火光、麒麟、白果樹、山岍、石坎、馬家、五星、聯盟、高洞16個行政村。
2013年7月4日,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撤銷彭水縣梅子埡鄉太原鄉龍溪鄉小廠鄉設立梅子埡鎮太原鎮龍溪鎮大同鎮的批覆》(渝府〔2013〕55號) 檔案,同意撤銷梅子埡鄉,設立梅子埡鎮。以原梅子埡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梅子埡鎮的行政區域。梅子埡鎮人民政府駐梅花村1組(原梅子埡鄉人民政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