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多淇

桔多淇

桔多淇是一位頗具才華與創意的年輕藝術家。在《蔬菜博物館》系列中,她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塑了西方大師們的傑作。創意蔬菜博物館桔多淇Ju_Duoqi。

簡介

桔多淇

1973年生於重慶,1996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桔多淇桔多淇

先後從事平面設計網站設計和遊戲開發等工作。

2005年定居北京。舉辦過“嗨-桔多淇”個人展覽。系列作品有《狂歡系列》《蔬菜系列》和《花鳥系列》等。 
  當你看到一幅幅逼真的世界名畫共同出現時會是什麼感受?當你看到在美術史上舉足輕重的畫作由蔬菜構成時,你又感覺如何?歐仁·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變成了《自由引導蔬菜》、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變成了《伏爾加河上的醬黃瓜》、熱里柯的《美杜莎之筏》成了《美杜莎蓮藕之筏》、達維特的《馬拉之死》成了《青菜頭之死》……近日,為期三個月的“蔬菜博物館”攝影展在北京“巴黎·北京攝影二空間”美術館舉行,這次“翻版”世界名畫的展覽給人們帶來了許多驚喜,平常在飯桌上司空見慣的蔬菜著實火了一把,它們成了一幅幅世界名畫的材料。

《蒙娜麗莎》由大白菜、海帶、芹菜、豆腐、花椒、土豆構成,《最後的晚餐》由姜、蘿蔔、西紅柿、冬粉、平菇、香菇、豆腐、紫菜、小油菜和茶樹菇構成……其中在豆腐版《夢》中,大蘿蔔是少女的胳膊,小青蘿蔔是她的手指,海帶做成了她的裙子,紅紅的番茄醬被塗抹成她的椅子,立起的小蔥葉被當作身後的盆景,一個個小紅辣椒被擺成窗簾的圖案。真的讓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難怪展覽現場的很多人都當場哈哈大笑起來。

藝術可不是一笑而過的,作者的創作過程並不簡單,她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這一系列作品:首先在腦海里有一幅世界名畫作品,然後從作品的造型上確定某個部位可用什麼蔬菜來替代。接著去農貿市場“淘寶”,見機行事,發現有什麼蔬菜可以替代人的部位或畫的部分後,便毫不猶豫地把它們帶回家。回家以後把這些材料洗乾淨,就開始做一頓豐盛的“名畫宴”。最後用數位相機把這頓“名畫宴”拍下來,再用計算機修飾,“還原”過程就結束了。

名畫被蔬菜“還原”,蔬菜也不再是簡單的“蔬菜”了,它們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發揮了更大價值,得以重生。色彩斑斕的“蔬菜博物館”讓人們體會到了生活的妙趣,原來蔬菜也有以前不為人知的一面,它們原本在餐桌上常見,現在構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畫作。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既然平常的蔬菜都能被藝術家拿來當材料,還有什麼不能做藝術的材料呢?這次“蔬菜博物館”的創作者桔多淇是位熱愛生活的藝術家,她說創作此次展覽作品的目的是“希望人人都開心”,她還說:“每個人都很平凡,每個人的生活都很艱苦。每個人都有夢想。”正是因為有夢想,她才會讓那些不可能變成可能。 

主要作品

蔬菜博物館蔬菜博物館
蔬菜博物館蔬菜博物館
蔬菜博物館蔬菜博物館

豌豆買多了,成就一個創意

2006年初夏,從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桔多淇突然開始特別喜歡吃豌豆,烹煮煎炸,什麼方式都要使用在豌豆身上。有一次,為了買便宜豌豆,她跑到距離
家10多里遠的菜市場,一下子買了七八斤回來,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剝了兩天的殼兒。眼瞅著這豌豆是吃不完了,能幹什麼呢?無意間,她看到自己用牛仔褲做的挎包有了靈感,於是就想用豌豆做件衣服。“我用鐵絲將新鮮豌豆穿成串兒,然後連線在一起,用豌豆串兒做了一條裙子、一條項鍊、一個頭飾和一個魔術棒。然後,我自己穿上豌豆裝,自拍了一張照片,那是我用蔬菜做的第一件作品。”
第一件蔬菜作品的成功,讓桔多淇沉浸在創意的樂趣中。那時候的網路遠沒有現在發達,也沒有微博,拍完照片後,桔多淇發給幾個朋友看,大家都覺得很有新意,說這樣的作品可以讓很多人發現瑣碎的生活里也有不一般的樂趣。隨後,從小小的耳環到美麗的晚禮服,金針菇做的婚紗、白蘿蔔製成的美人魚長裙等作品也一一完成,“不僅原材料價廉物美,而且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很貼近,聞著蔬菜的氣息就像呆在媽媽懷裡。”她說。
桔多淇關於蔬菜的創意開始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的兩年,她經常拎著菜筐去市場閒逛,有時候,菜筐里還藏著一架相機。她常常在賣菜的各個攤位前徘徊,拿起來看看,琢磨琢磨又放下去,考慮把它們移接到哪個位置上更合適、更有趣。蔬菜品種多,形狀和顏色各異,排列組合後就能得到很多圖像資源。新鮮的、蔫了的、爛了的、枯乾的、醃過的、煮過的、炸過的、炒過的,樣子都不一樣。最初,市場的菜販子一看她就皺眉,“買不買,不買別亂碰”。桔多淇就笑呵呵地給賣菜大嬸們拍照,還幫他們把照片洗出來,於是誰也不好意思再說她了。

將鑲在日子上的金邊換成錢

從蔬菜中找到快樂的同時,也是桔多淇事業上最鬱悶的時候。她設計出來的圖像,被評價為“色彩過於濃厚、鮮活”,這在業內,已經算是“沒前途”的評語了。鬱悶之下,桔多淇乾脆從公司辭職,當起了“宅女”,打起了世界名畫的主意。
創作“蔬菜世界名畫”往往要經過這樣幾個步驟:鎖定名畫,研究蔬菜造型;根據造型到農貿市場“踩點”,發現合適的蔬菜就收入囊中;洗菜、構圖、擺
盤;用數位相機為蔬菜名畫寫真……創作時,桔多淇偏要找那些長相奇特的歪瓜裂棗菜,有時還要買一些別人不要的或是蔫了的蔬菜,這樣的創作過程讓她找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樂趣。
作為導演的她,將《自由引導人民》這幅名畫用蔬菜的方式重新搬上舞台,起名為《自由引導蔬菜》:“你看那煎雞蛋般滋滋冒泡的炮火硝煙背景下,散發洋蔥味兒的聖女,左手抓大蔥槍,右手高舉木耳旗幟,身披豆腐皮裙,召喚眾菜民前進。紅薯小兵瞪著倆莫名其妙的小圓眼睛,右手舉一片耷拉下來的油菜葉,以及地上躺下的半塊冬瓜屍體的士兵,從身體上流下爛的小西紅柿像血流了一片,爛菜葉成堆成堆的戰場一片狼藉……
為了這幅創意畫,桔多淇整整煎熬了一個月。由於蔬菜保鮮的時間有限,蔬菜畫完成後,得馬上用相機拍下,然後輸入電腦,再列印出來看效果。然後那些菜
怎么辦?“一般是自產自銷,也就是自己吃掉或是送給鄰居。”桔多淇笑著說,“每當我看《土豆上的拿破崙》,就回想起2008年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凌晨兩點
多把它炒著吃了……”
桔多淇把自己的創作比喻成“將鑲在日子上的金邊換成錢”,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發掘有趣的視角,做一些東西出來,在玩中工作。“我身邊有很多被工作和生活壓得焦頭爛額的女性朋友,希望我的作品能幫助她們了解到,瑣碎的日常生活里也可以有閃光的樂趣。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也可以通過想像變得好玩起來。我們不能等著別人來哄你高興,應該自己讓自己高興。”

蔬菜畫讓人感受生活的笑意

漸漸地,桔多淇的作品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2009年她的“蔬菜博物館”個展陳列在北京798藝術區。家常蔬菜搖身一變成為經典藝術品,讓來參觀的
人嘖嘖稱奇。藝術展開幕的第一天,她就賣出了兩幅蔬菜畫:《伏爾加河上的醬黃瓜》賣了1500美元,《捲心菜·夢露》賣了1000美元。這次藝術展結束
後,邀請桔多淇參加其他創意展的人絡繹不絕,桔多淇成為圈子裡小有名氣的藝術家。2011年,她又推出了自己全新創作的“中國風”蔬菜畫系列,身披白菜,
手擎蘿蔔的兩位鬥神,喜慶中透著幽默。
有人質疑桔多淇惡搞名畫,她不在意。她認為,自己雖然是在模仿前人的作品,但其中也包含了自己對藝術和世界的理解。桔多淇的蔬菜畫融入了她的幽默感,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笑意,她說:“只相信世界是我所理解的世界。”因此得到了人們的認同,也有人願意為這種畫作埋單。
在模仿《馬拉之死》的作品《青菜頭之死》中,躺在粉條浴缸中的青菜頭,一隻擺在海菜上的胳膊連著扁豆手指,握著一張紙。仔細一看,紙上是一份選單:尖椒土豆絲紅燒土豆絲、炸土豆塊、烤紅薯……原來這不僅是一份選單,更是一份“英雄的不同死法”的遺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