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纏絲蛋

年年纏絲蛋,指的是產於淇河沿岸的一種鴨蛋,營養成份高於普通鴨蛋,明代、清代被列為宮廷貢品。

概述

纏絲蛋"是產於淇河沿岸的一種鴨蛋。 主要集中在中遊河段。...將熟鮮鴨蛋細線拉開,不僅蛋清可層層剝離,最奇妙的是蛋黃內有一圈圈紅黃色相間的色環,即一環紅色,一環黃色,一直纏到蛋黃的核心,煞是好看,"纏絲蛋"也因此而得名。也很好吃

纏絲蛋介紹

“金絲伴銀線 ,年年纏絲蛋”。作為“淇河三珍”之一的纏絲蛋因為它獨特的內部特徵和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享譽海內外。

“纏絲蛋”是產於淇河沿岸。 主要集中在中遊河段。

此水域所生產的鴨蛋非同一般,個大,煮熟後,蛋黃呈黃紅色,將熟鮮鴨蛋細線拉開,不僅蛋清可層層剝離,最奇妙的是蛋黃內有一圈圈紅黃色相間的色環,即一環紅色,一環黃色,一直纏到蛋黃的核心,煞是好看,“纏絲蛋”也因此而得名。

“纏絲蛋”的稱呼明代即有了,但仔細觀 察:花紋並非絲狀,也不是縲旋形,橫斷面和縱斷面均為近似同心圓,說明這是鴨蛋內分層現象,若稱為“分層鴨蛋”可能更確切一些。

“纏絲蛋”的營養成份高於普通鴨蛋,高蛋白低脂肪,高鈣低磷,嚼有肉勁,味道鮮美,又可作為拼盤觀賞,明 代、清代被列為宮廷貢品。

1914年3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慶祝巴拿馬運河開航萬國商品博覽會上,萬人稱奇,列為珍品。 據化驗分析:“纏絲蛋”內含粗蛋白14.38%,粗脂肪12.85%,粗灰粉1.12%,無氮浸出物0.69%,鈣0.17%,磷0.19%,均高於普通鴨蛋,尤其是鈣高出5倍左右。

“纏絲蛋”蛋黃花紋形成原因尚是個謎,有關部門的多次化驗研究都未解開 ,一種說法是:該河段彎多水緩,蘆葦水草叢生,因鴨子吃淇河鯽魚 和淇河中浮游生物所致,這些生物與眾不同;另一種說法是:與河水含硒等微量元素有關,淇河的中游,有無數眼天然礦泉匯入,河水味甜質純, 與水質和環境有關。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同樣的鴨,養在別的水域則生不出蛋黃有花紋的蛋來。這是否印證了成語“南桔北枳”的故事 呢?春秋時齊國的宰相晏子出使楚國,說“桔子樹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桔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結出的果實就是枳,這是因為水土不同”。

“纏絲蛋”究竟與淇河水土有什麼關係呢?希望科學家能給出一個科學結論來!

關於纏絲鴨蛋,在淇河岸邊也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西周衛國君在朝歌修建中國第一座皇家園林———淇園。建成後,文武百官來朝拜賀,有一文官向衛武公獻上了一枚鴨蛋。衛武公大怒,責此文官嬉君之罪。文官道:君王息怒,聽我講來,我獻的這枚鴨蛋才是珍品,蛋裡面有紅黃相間的美麗花環,是神所造而凡人不可為也,食之可長生不老,使我主萬壽無疆。衛武公一聽,命打開觀看,果然珍奇。衛王大喜,給此文官連升三級。此後衛武公很喜食纏絲鴨蛋,史料記載衛武公享年95歲。纏絲鴨蛋從此名聲大振。到現在淇縣大地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金蛋銀蛋不如纏絲鴨蛋。”

淇河歷史文化

年年纏絲蛋 年年纏絲蛋

“淇河浚地”的由來

在豫北淇浚兩縣之間,有一條曾載入《詩經》的淇河。這條淇河是淇浚兩縣的分界線。可多少年來,淇縣這一面,卻常見濬縣的農民涉水過河,來淇縣這邊耕種河灘地。這是什麼原因呢?其中的源由,還得從五百年前的明朝泰太年間說起:

明景泰年間,濬縣的一個農家子弟王越,天資聰穎,才思敏捷,智謀超人。王越景泰二年及進士弟,曾統領大同及延綏甘寧軍務,戰功卓著。後官居兵部尚書。這位王尚書與當朝權閹汪直私交及深。因此,王越可謂權傾朝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位農家子弟一朝發達,十分偏袒家鄉濬縣。為眷顧本縣鄉親,寧可損害鄰邊縣的利益。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就是有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

王越在家鄉服父喪期間,濬縣縣令請示王越,說濬縣銅山一帶是青石山崗,可朝廷統計田畝時不知哪裡出錯,竟計作一等良田千畝。因此,濬縣年年就要多繳這一千畝地的稅金。知縣請王尚書上報朝廷,予以更正。按說這件事對官居及品的王尚書來說,並不是件大事。且理由充分。但慮事周全的王越,一是怕自己服喪其間過問地方政務,皇帝會嫌自己多事;另外,將國家多年定製的納稅田畝數字申報改動,又怕皇帝疑忌自己偏袒家鄉,弄虛作假。這位機謀過人的王尚書眉頭一皺,生出一個歪點子。

他親自下帖子,請鄰縣的滑縣縣令來家敘話,由濬縣縣令作陪。午宴過罷,王越說抱歉得很,在下服喪期間,府中不能動鼓樂,又不能葷酒待客,簡慢兩位了。我這裡有一副皇上御賜的象牙骨牌,你們玩牌吧。其實這之前,王越已將訂好的計謀告知了濬縣縣令。兩位縣令商量下多大賭注時,王越在旁邊訓示說,賭銀子既俗氣,也有違律法。你們兩位“土地爺”,就賭自己轄下的一千畝地吧。我在這兒作個見證,不許反悔啊。二人玩了三把牌,濬縣縣令輸了。滑縣縣令不知遭了算計,還傻高興呢。當他看到贏來的只是千畝年年要納繳一等田稅、而不能有絲毫出產的荒石山時,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濬縣縣城緊鄰衛河。當年,這條衛河是江南竹米絲茶運往京津的唯一水路。衛河中商船來往如過江之鯽。濬縣里要在衛河上修一坐石橋,王越察看後吩咐縣令:“橋高些,洞小些。” 橋修起來後,來往商船經過濬縣時,通不過窄矮的橋洞,只得在橋這頭卸貨,在別一邊重裝。這倒是給當地的船戶腳夫、餐館旅店帶來了生意,可過往商賈要多掏了不少冤枉錢哪!

淇浚兩縣,多年來為在淇河中引水灌溉,為汛期防洪等事件磨擦不斷,時有聚眾械鬥事件發生. 王越為服父喪母喪,曾居家六年。這件事他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王越有心偏袒家鄉,可這位朝廷要員還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雙方自願接受。才顯得公允,才不失自己的身份。但你想啊,王越是個極具智謀的人尖子,他怎能想不出一個既偏袒鄉里、又聽來貌似公正的處理辦法呢?

這一天,王越將兩縣縣令招集到一起,寒著臉訓示道:“為一條界河,多年來兩岸鄉民爭執不斷。作為地方主政官員,數年不能解決爭端,平息紛爭。任爾巧舌如簧,總難辭其咎!你們兩個,給我拿出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來!”接著就虎著臉一個個問:“你先說?還是你先說?” 界河糾紛由來已久,一下子理清千頭萬緒,怎么可能?兩位縣令此時只得低下頭,反覆地說:“學生愚鈍,請王大人示下。” 王越看兩位縣令的汗都下來了,這才說道:“兩岸百姓起爭執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條河為兩縣公有,責權利不明。依我之見,今天就給你們兩縣把這條河分了。今後各管各的,各用各的,就不致再有以前的事件發生了!” 兩位縣令雖頭點得像雞叨米,可心中暗笑:你王大人雖位高權重,一條河你咋能分成兩份呢?今天我也開開眼,學一手。王越頓一刻,鄭重其事地說:“當然還要平等分割,讓兩岸百姓口無怨言。這樣吧,我作主,河歸淇縣,地歸濬縣。一家一半,不偏不倚。你們說可好?” 淇縣縣令一聽,噢,把河分給我們縣了。好!這回王越可沒偏著濬縣。地歸濬縣,河底才是地呀!河底就歸你們濬縣好了。我看你們還能在河底種出糧食不成?濬縣縣令也在心裡嘀咕呢。心說王尚書你今天是咋的了?你從來都偏著咱們縣的,昨只給咱們自己個河底呀!濬縣縣令雖覺得吃虧了,也只得隨淇縣縣令一起點頭應著:“大人英明。大人英明。”

很快,兩個縣的縣令就明白王越的用意了:一到汛期,因河是淇縣的,淇縣就得負責防汛的投資與人工。如洪水淹了濬縣的土地,這就是淇縣沒管好自己的河,還得賠償人家損失。當年僅靠人力,防洪力量很弱。河流決口改道頻繁。河流改道後,淇縣這邊衝擊出來的河灘地,也就成了濬縣的土地。淇縣縣令這才明白上了人家的大當。

現在,淇縣這邊還有濬縣的土地,就是因為這個緣故。直到現在,兩個縣的劇團演戲時,濬縣那邊,劇中的王越畫紅臉,表示此人忠君愛民,是個好官;淇縣這邊,戲裡的王越卻是個大白臉,表示他像曹操一樣,是個奸佞之徒。

濬縣泥咕咕

濬縣位於河南省北部,為鶴壁市所轄。濬縣古稱"黎陽",位於河南省北部。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遠古的遺存、遺風在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延續和發展,形成了濬縣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社火和泥咕咕就是民間文化中的瑰寶。

泥咕咕是濬縣民間對泥塑小玩具的俗稱,濬縣泥塑形體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兩小孔,吹時發出"咕咕"的聲音,故稱"泥咕咕"。黎陽鎮楊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產地。

溯源

據《資治通鑑》載,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爭奪黎陽倉(當時濬縣稱黎陽),瓦崗軍首領李密手下有一員叫楊圯的大將在此屯兵,得楊圯屯村名。當時軍中有一些士兵會捏泥人,為紀念在戰場上陣亡的將士和戰馬,他們用當地的膠泥捏塑泥人、泥馬。後來軍隊中一些人員就地安置,這門手藝便流傳下來。

工藝特點

濬縣泥咕咕的基本內容有人物、動物、飛禽三大種類一百多個品種。主要有以三國、水滸和瓦崗軍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獅子、大象和燕子、斑鳩、孔雀等形象的動物和飛禽。古老樸素、逗人喜愛的泥咕咕寄託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

濬縣泥咕咕的特點是以黑色為底色,然後在底色上用自製的毛筆點畫出各種花樣。彩繪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繪上白土粉、大紅、大綠、大藍、大黃等條紋,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調和過的中間色。顏色以蛋黃調製而成,能使色彩起明發亮,對比強烈。濬縣泥咕咕造型古樸拙雅,加之民間大紅大綠的著色,使作品美感頓生。

其製作工具很簡單,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製作者利用這些器具,經過和水、捶制等工序,將當地的黃膠泥塑成作品,然後蘸上松香(現改為墨汁)、洋顏色(現改為水粉顏料)、用自製的麻筆(現改為毛筆)在塑型坯上塗繪,多以黑色為底色,然後再以紅、黃、藍、綠等比較鮮艷的顏色繪出各種圖案,與黑底形成強烈的對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層,放入高與寬約一米左右的磚砌小土窯焙燒。

濬縣泥咕咕一般有四種製作形式。一是模具製作,有扁頭獅、小燕子、小丫鬟等;二是手工捏制,有小馬、小猴、豬八戒;三是模子和手捏相結合,有騎馬人等;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鋼絲、彈簧,有活頭馬、活頭獅子等。藝人們用的泥料和工具都非常簡單。就地取材,把村邊的黃膠泥挖回家,加水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幾遍,使其變得柔軟細膩,如麵團一般。

濬縣泥咕咕現在還是以小手工作坊生產為主。農閒時節,全家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邊製作、邊說笑,氣氛熱烈,和泥、造型各司其職,技藝嫻熟,製作出來的泥咕咕晾乾透後,再在自家的小土窯進行燒制。一到那個時節,每家每戶的窗台上、牆頭上、灶台上,到處都擺滿他們精心製作的泥咕咕。

傳承意義

濬縣泥咕咕歷史久遠,有著濃厚的民間特色,造型古樸,誇張別致,深受廣大民眾和專家學者的好評,被民俗學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現在主要傳承人有王學峰、王安田、宋學海等人。

但現代的年輕人不願再繼續學習這門手藝,傳統手藝後繼乏人,逐步失傳,亟需搶救。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南省濬縣的王學鋒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淇水岸邊:昔日青龍鎮河口

淇河文化底蘊豐厚,僅淇縣西崗鄉河口村數百米的淇河大堤便有說不完的故事。站在河口村淇河大堤之上的玉皇閣前,向北約60米便是當年許穆夫人的釣魚處——鳳凰台,再向北約300米即為紂王墓。看著眼前的這些古蹟和奔流不息的淇河,記者的思緒被帶回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  遠的暫且不說,單是後來的這座玉皇閣至今已在淇河邊矗立了數百年。當年,淇縣人將玉皇閣作為戰勝淇河水患的精神支柱,接連3任知縣率領民眾耗時8年建設玉皇閣,最終打造出一條長達200餘米的“巨龍”臥於河口之上,希望這條淇河龍永保河水安瀾。

淇河通舟楫 小村變集鎮

淇縣西崗鄉的河口村當初由村變鎮,後來又由鎮變村,皆緣於村邊的這條淇河。

記者日前來到河口村採訪時,隨行的淇縣文史專家關永江介紹,河口村是從前青龍鎮的所在地,青龍鎮成立之前這裡便叫河口村。清初順治年間河口村因優越的地理位置而改建為青龍鎮。此後較長一個歷史時期這裡碼頭興隆,水運發達,商埠林立,市場繁榮,直到現在許多人提起河口村還是習慣地稱它為青龍鎮。

河口村之所以一度成為繁華的集鎮,不能不提到清順治年間淇縣的知縣柴望和後來的兩位繼任知縣。繪就青龍鎮發展藍圖的首推時任知縣柴望。柴望是個浪漫的詩人,更是一位特別具有經濟頭腦的地方官員。清順治八年淇河洪水泛濫,柴望沿淇河視察災情。他來到縣城東邊的河口村在百姓中走訪時了解到,當地的農產品及土特產資源豐富,卻因缺乏對外運輸條件而大量積壓,而且淇河經常泛濫成災,沿岸百姓生活艱難。由於淇河自西北流入淇縣至河口村,經河口村蜿蜒向東南匯入衛河後直達天津,於是柴望決心興利除弊。他望著湯湯的淇河說:“是河可以通舟楫,商賈之利賴莫大焉。”一個宏偉的計畫遂在腦海中形成,柴望決定在河口村加固堤防,依託淇河開闢碼頭,發展水運,創建集鎮,將河口村開發為商品集散地,以帶動百姓致富。柴望的決定宣布以後,河口一帶的百姓“鹹稽稱善”,大家無不歡欣鼓舞,紛紛跪倒在這位縣太爺面前表示對他的擁護。

柴望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他做出決定後立即組織實施。他在河口村建起了碼頭和渡口,在岸邊興建商業街,又環村修築城垣、建造門樓。不到3個月的時間,一座充滿商業氣息的集鎮便在河口村形成了規模。柴望親自為集鎮取名。取名時他煞費苦心,最終因為此鎮依河而建,於是命名為青龍鎮。

青龍鎮建立後,原先名不見經傳的河口村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商旅雲集之地,只見河中船隻穿梭,岸上車水馬龍,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恐怕就是淇縣歷史上的第一個經濟開發區了。

悠悠淇水倒映古蹟

淇河流經河口村時好像特別眷顧岸上的紂王墓、鳳凰台和玉皇閣,水面變得開闊起來,水勢也更加平緩,仿佛戀戀不捨地在此徘徊迂迴。

時值初夏,記者站在河口村淇河大堤上眺望淇河,河水像一條綠帶自西北飄來,寬闊的河面上白鶴、灰鶴及一些不知名的水鳥隨意遊憩,岸邊不計其數的柳樹風姿綽約,兩岸旖旎的景色在河中倒映,視野里綠意充盈、生機盎然。

難怪有外地來的遊人感嘆說,這是當今難得一見的污染最輕的河流。

隨行採訪的關永江說,眼前的景色與史書中描寫的淇河風光有顯著差異,比如《詩經》中描寫的淇河兩岸遮天蔽日的竹林早已不見了;《詩經》中所說的“淇水湯湯”的壯觀景象也漸行漸遠,現在人們只能用“淇水悠悠”來形容這條古老的河流。古時,淇河作為一大水系擁有眾多的支流,水量很大。《水經注》中所記載的淇河的支流如今多數已經乾涸,導致淇河水量銳減,原來的“湯湯”淇水流淌到今天已難見洶湧的波濤。從“淇水湯湯”到“淇水悠悠”,我們不難體會到淇河的滄桑變遷。

站在河口村的對岸看淇河,玉皇閣、鳳凰台、紂王墓依次倒映在水中,在淇河上構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當地村民介紹,這3處古蹟從前與河岸都有一定的距離,由於後來淇河河道漸漸向西移動,3處古蹟才緊挨著河床。上世紀修復淇河大堤時,南北呈“一”字形排列的玉皇閣、鳳凰台和紂王墓正好處於新修築的大堤之上。關於這3處古蹟,有說不完的歷史故事。

當年叱吒風雲的紂王死後為何被埋在淇河灘上?傳說紂王的兒子武庚是個有名的“死別子”,就連紂王說的話武庚也要打別,紂王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讓他打狗他偏要攆雞。紂王雖是個心狠手辣的暴君,可是他在晚年對自己的兒子卻束手無策。紂王生前曾讓軍師算過卦,說他死後應埋在西邊的太行山上,這樣來生便能夠再當帝王。紂王把武庚叫到跟前,想按照軍師的指點來安排自己的後事,可是又擔心武庚在他死後繼續上別勁,於是對武庚說:“我將來死了以後,你在淇河邊找個地勢最低的地方把我埋了,千萬不要把我埋在太行山上。”哪曾想紂王死後武庚哭得像個淚人,他對著紂王的遺體哭著說:“你放心地走吧,以前兒子不聽你的話,這次再不跟你打別了。”結果,紂王死後就被埋在了地勢低洼的淇河灘上。千百年來,淇河多次泛濫成災,可是洪水到了紂王墓旁便繞開了,讓紂王一直安息在這裡。

其實,當年武庚將父親紂王埋葬在淇河邊可謂歪打正著。風景秀麗的淇河邊算得上是古人心目中的風水寶地,紂王墓曾經綠竹掩映、淇水環繞,而且東臨淇河深潭,濤聲日夜不息,形成了“紂窩灘聲”的優美景觀,是歷史上著名的淇園八景之一。明代劉希魯曾感嘆紂王墓:“不向平原卜寢陵,急灘深處締佳城。時時澎湃驚人耳,疑是當年叱吒聲。”

紂王墓與玉皇閣之間有座高大的土丘被稱為鳳凰台,傳說是當年許穆夫人的釣魚台。有關許穆夫人的傳說在河口村有許多。有個傳說非常神奇,說的是有一次許穆夫人帶著宮女來到鳳凰台釣魚。釣魚的間隙,她到淇河裡洗澡。在她洗完澡上岸正要穿衣服時,突然來了一陣風將她的衣服刮到了空中。許穆夫人無奈地望著飄蕩在空中的衣服說,要是這陣風颳回來就好了。話音剛落,許穆夫人的衣服隨風又飄回來了。

許穆夫人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女詩人,她對家鄉的淇河情有獨鍾,曾以詩歌的形式反覆讚美淇河的美麗景色。淇河邊世世代代的百姓也念念不忘許穆夫人,因為她是衛國國君衛惠公的女兒,王子稱為龍,王女稱為鳳,人們把她比喻成美麗的鳳凰,將她的釣魚台取名為鳳凰台。

與紂王墓、鳳凰台相比,玉皇閣的年代要晚得多,故事也更多。史料記載,玉皇閣始建於清朝初期的順治年間,前後共耗時8年,由3任知縣接力建成。據說,玉皇閣是當年淇河邊無與倫比的最雄偉高大的建築。

當年,知縣柴望首創青龍鎮,將淇河西岸的河口村開發成了一片熱土,可是如何馴服喜怒無常的淇河和保護青龍鎮的開發成果,成了他這個父母官的一塊心病。於是,柴望決定在青龍鎮的東門建造玉皇閣,他要請玉皇大帝出面來震懾淇河水患。

記者查閱清朝順治十七年的《淇縣誌》,其中的《創建青龍鎮玉皇閣記》中記載:“又以濱河遄遄山水重決,為民患,非有至尊以鎮之,其何以息陽侯之波而殺馮夷之浪哉?於是即鎮東門建玉皇閣,是尊上帝也,非敢褻上帝也。是賴至尊以為鎮也,非敢要以為福也。”

柴望把淇河水患視為陽侯之波、馮夷之浪。陽侯和馮夷乃傳說中的波神和河神,能夠製造水患。柴望將治理淇河的希望寄托在至尊至上的玉皇大帝身上,這在那個年代也是合乎民心、順乎民意的。

柴望在淇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績卓著,在玉皇閣開工建設不久他便得到提拔重用,由淇縣調走了。他將建造玉皇閣的接力棒傳給了繼任知縣張啟泰。張啟泰對玉皇閣工程也極為重視,他說:“是閣之建豈上帝所需,此閣之興廢鎮鎮之盛衰,關乎邑河,不思有以繼成之乎?”無奈玉皇閣工程浩大,到了張啟泰任期屆滿,工程仍在進行當中,他只得將接力棒交給了後任知縣王繼謙。書中記載:“己亥夏,邑侯王公蒞任,欲成兩公之美,多方鼓舞。不旬月而厥,工果告成焉。”“是役也,經始於順治之壬辰至己亥而工始竣,閱八載,於茲柴侯創始於前,兩侯繼成於後,四生翊贊於下其功,俱堪不朽矣。”

玉皇閣成了當時青龍鎮及淇縣的標誌性建築,書中對其贊曰:“洵朝歌之雄鎮而河朔之奇觀也。”

即便是在今天看來,玉皇閣的下半部分雖然被埋在了淇河大堤裡面,但是它的上半部分依然聳立在淇河大堤之上,遠遠望去蔚為壯觀,仍不失當年風采。

在淇河上建了這座玉皇閣不算完,當年的幾任知縣還要將他們心目中的淇河龍同時展現在淇河之上。玉皇閣的特別之處就在於這條龍。幾百年來,一個栩栩如生的石刻龍頭一直伸向淇河,日夜關注著河水的一舉一動。玉皇閣建成後,由閣內伸向淇河的石雕龍頭俯視著洶湧澎湃的河水;龍尾則伸展到200米開外的青龍鎮西門;龍頭與龍尾之間的青龍街被稱為龍身。令人深感奇怪的是,數百年來青龍街上沒有水井,因為在這裡打井打不出水,打出來的全是血紅色的糊糊。這條龍當年由柴望謀劃設計、後兩任知縣描畫完成。因此,淇縣人說:三任知縣打造一條淇河龍。

後來淇河上發生的事情並未以柴望等知縣們的意志為轉移,玉皇大帝和淇河龍不僅沒有發揮出震懾洪水的作用,而且也未能保佑青龍鎮長盛不衰。如今,玉皇閣雖仍矗立在那裡,青龍鎮卻早已成為歷史。村民們告訴記者,1956年和1963年的兩場淇河洪災讓他們至今記憶猶新,就連青龍鎮的西門也在1963年的那場洪水中被徹底衝垮了,在青龍鎮西門保留了幾百年的長長的龍尾巴也被沖得無影無蹤。

石磙托起治河夢

在昔日的青龍鎮今天的河口村,街道邊、小巷裡和村民的宅院裡隨處可見石磙。村民們說,這些石磙是前些年整修淇河堤壩時從玉皇閣的下面打撈上來的。當年修建玉皇閣時,往下挖了好幾丈深都是流沙,由於沒有現成的石材打根基,工期趕得又很緊,知縣便發動全縣民眾將自家用的石磙和碾盤運過來當做玉皇閣的根基。施工時,一層碾盤上面擺一層石磙,碾盤與碾盤、石磙與石磙之間全用鐵扒鋦固定在一起。到底砌了多少層碾盤和石磙,村民說現在誰也弄不清楚,他們只是在1963年淇河發大水的時候看到過洪水從玉皇閣下面衝出來了3層石磙。

淇縣民間至今廣泛流傳著孫徵蘭收石磙的故事。當年的玉皇閣工程特別浩大,淇縣知縣為籌集石材十分犯愁。此時,原在京城當御史的淇縣人孫徵蘭已賦閒回鄉,他非常支持玉皇閣工程,要助知縣一臂之力。孫徵蘭在淇縣四處張貼告示,高價收購石磙,一斤石磙換一斤小米。老百姓認為這買賣划算,方圓幾十里的人趕著大車小車往河口村運石磙。都知道孫徵蘭的鬼點子多,可是誰也沒想到石磙運來後先不開秤,只在石磙上寫上主人的姓名,要等到石磙收齊了才一起稱量。石磙收齊後,孫徵蘭用一根木樑做秤桿,在木樑上刻了幾道印兒,然後用石磙當秤砣,經他這樣一稱,大石磙十二兩,小石磙只有半斤。這一下可把老百姓給坑苦了,辛辛苦苦地把石磙運過來,結果連盤纏也沒掙夠。

孫徵蘭在關鍵時刻幫了知縣的大忙,而這個故事在今天聽來仍讓人哭笑不得。

年年纏絲蛋 年年纏絲蛋

淇縣西崗鄉河口村淇河大堤上的玉皇閣、鳳凰台與紂王墓均為淇縣著名的古蹟,這些古蹟在淇河沿岸構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這道風景線上的“紂窩灘聲”曾經是歷史上著名的淇園八景之一。

河口村從前是淇縣青龍鎮所在地。當年,淇縣知縣柴望為繁榮地方經濟,不遺餘力地在淇河邊創建青龍鎮,繼而在青龍鎮之東門建造玉皇閣。玉皇閣工程歷時8年宣告竣工,8年間歷任知縣將接力棒一任傳一任,終於將青龍鎮打造成為“朝歌之雄鎮”,玉皇閣乃“河朔之奇觀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