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洲城

桓州城是金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重鎮,城址在今正藍旗,俗名四郎城。

簡介

桓州城是金王朝西北邊境的軍事重鎮,城址在今正藍旗,俗名四郎城

歷史

金王朝為了抗擊蒙古軍南下,在北部邊境地帶挖掘了壕塹,派兵沿壕築堡屯守,並在沿線設定了三處招討司,即東北路招討司、西北路招討司、西南路招討司。這些招討司設定在太宗完顏晟即位後的天會年間(1123一1134年)。《金史·耶律懷義傳》記載他於天會初年任西南路招討使,天會十年(1132年)改任西路招討使,說明至少在1132年時就已有了西北路招討司。西北路招討司所在地桓州城,為金代興築,以其地為漢代烏桓族世居之地,所以命名為桓州。桓洲所在地為灤河上游,為遼代皇帝夏“捺缽”的地方。灤河發源於今河北沽源縣境,河水發源的山遼代稱為炭山,炭山北面稱為涼陘,為避暑勝地。灤河上游為自南向北流,流經今正藍旗政府所在地附近折向東流,河床兩岸為廣闊的沖積平川,金世宗仿效遼代皇帝的“四時捺缽”,選定灤河上游的平川為夏“捺缽”地點,原名為局裡滸東,由於河岸的川地上盛產金蓮花,便將這一帶川地更名為金蓮川。金蓮花在夏秋時節盛開,花色金黃,嬌艷誘人,金世宗尤其喜愛,說是“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義”。現今這一帶仍生隊著這種著名的野花,成片地覆蓋在夏秋季節的河旁綠色草原上,別有一番情趣。西北路招討司最先設在燕子城,為皇帝常在此設宴和賜賞各部族而得名,為宴賜的意思,後改設撫州,城址在今河北張北縣境。金世宗多次來到金蓮川避暑,並築有景明宮、揚武殿等宮殿。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一1189年)移刺子敬考慮到皇帶的安全,西北路招討司又在皇簾行宮範圍的內側,便請求將西北路招討司北遷至壕塹附近,以便護衛皇帝的夏“接缽”。於是金世宗使命西北路招討使斜里虎北遷至壕塹附近,在金蓮川上興築起桓州城,軍額為威遠軍節度使,西北路招討司移至桓州城,成為金王朝在西北邊境的一處軍事重鎮。移刺子敬於大定二十二年致仕退休,故築桓州城當應在1182年以前,1162(大定二年)以後的這段時間裡。章宗明昌三年(1196年)改桓州為刺史州,在舊桓州之北約30里另築新桓州,即今正藍旗四郎城。
金王朝設定的招討司,除了管領其界內壕塹沿線的防守外,而且是管領當地少數族的政權機關。它有著固定的轄區,既要管領其轄區內的女真族猛安謀克村寨,又要管領境內的契丹、奚、渤海、汪古等部族,甚至負責與邊境以外的部族交往。在各部族地區設定部族、群牧三級政權,設定部族節度使、詳穩、么胡、司吏、習尼昆、撻馬等官吏。部族節度使為部族最高長官,下設詳穩等官職,通常各部族立為一紮,每設詳穩為最高長扎,此以下分設若干么胡。因此稱各部族為縱人,由各部族人組成的軍隊通稱為規軍。西北路招討司境內的契丹族人口較多,因此有些時候用規人來代表契丹人。西北路招討司下屬的扎,已查明有蘇漠(速木)典扎、胡都(胡睹)、霞馬(轄木)、失魯(石壘)扎等。紙字原來是契丹大字,後來混入漢字內使用,一般人都瀆音為糾,也有人讀作右的,出土文物上又寫作風,多了一“人”旁。1160年(正隆五年)西北路招討司的譯史撒八抗海陵王徵調各地兵卒征宋,殺死了西北路招討使,取出討司庫藏兵甲造反,遺八在戰爭中死去,由窩斡繼立為都元帥,又自:立為帝,改元天正,率眾與金兵抗爭,輾轉於2臨、泰州、濟州、韓州一帶,並曾攻下過意州,直到1162年 大定二年)兵敗身亡,這一次反金戰爭才被平息。
桓州城址(四郎城)平面呈方形,城牆用土夯築,殘高一5米,南北向,東西長約1052米,南北寬約1136米,城3外例加築有馬面,而馬面間距離約60米,現有東、西兩城,並加築有瓮城。城內東北角築有子城,長寬各約290米。中部及西南隅,有大型建築台基。城內主重街道遺蹟,可大致辨認出來.
金世宗從1172年(大定十二年)開始,每年或隔年到金川避暑,以仿效遼代皇帝的夏“捺缽”大多是四、五月從中都出發,八、九月返回中都,往返時間4至5個月。世宗在金蓮川的主要活動是狩獵和宴賜各部族首領。1185年(大定二十五年)趙秉文賦有“金蓮”詩一首,詩云:“一望金至五色中,離宮風月滿雲龍;向來蒸苫香銷盡,何許薔薇露染濃。秋水明邊羅襪步,夕陽低處紫金容;長陽獵罷回天丈,萬燭煌煌下翠峰。”①描述了金世宗在金蓮川狩獵的情況早出晚歸邀游於秀麗的景色中。金世宗到金蓮川的更重要活動是宴賜各部族首領,當時蒙古部已經倔起,用宴賜方式羈磨各部族首領,並在燕子城、羊城、狗爍等處開設榷利用“按缽”之名,巡邊耀武,安撫北邊部族,以鞏固 邊防,才是他真正的意圖。所以在章宗時,北邊戰事頻繁,皇帝也沒有閒情逸緻去坐夏打圍,取消了到金蓮川的夏“捺缽”。只能在中都附近搞起象徵性的“捺缽”。涼陘上的離宮別墅也隨之而荒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