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膏藥病

桑樹膏藥病

桑全生育期均可發病,主要為害老枝幹。多在枝幹上形成圓形至不規則形厚膜層,似貼膏藥狀。常見有灰色膏藥病和褐色膏藥病兩種。

基本信息

病原中文名: 茂物隔擔耳菌,田中隔擔耳菌

病原拉丁學名:Septobasidium bogoriense Pat.稱茂物隔擔耳菌;

Septobasidium tanakae(Miyabe)Boed.et Steinm.稱田中隔擔耳菌

病原分類地位: 擔子菌亞門

為害症狀

前者初為茶色,後逐漸變為鼠灰色至褐黑色,後期發生龜裂。後者呈栗褐色,四周具狹灰白色帶,菌絲膜表面為絲絨狀。

病原形態特徵

灰色膏藥病Septobasidium bogoriense Pat.稱茂物隔擔耳菌;褐色膏藥病病原為Septobasidium tanakae(Miyabe)Boed.et Steinm.稱田中隔擔耳菌。均屬擔子菌亞門真菌。S.bogoriense擔子果平伏,棕灰至淺灰色,邊緣初近白色,海綿狀,其上具直立的菌絲柱,柱粗50~110µm,原擔子球形至近球形或卵形,直徑8.4~10µm,其上生長而扭曲的擔子,具3個隔膜,大小25~35×5.3~6(µm)。擔孢子臘腸形,無色,光滑,大小14~18×3~4(µm)。除為害桑樹外,還可為害茶、核桃等多種果樹。S.tanakae子實體褐色,組成菌絲的壁較厚,褐色,直徑3.5µm。下擔子單胞無色,上擔子紡錘形,具2~4個隔膜,大小49~65×8~9(µm)。小梗35~63×3.5~4(µm),上生擔孢子,擔孢子鐮刀形,略彎曲,單胞,平滑,大小27~40×4~6(µm),寄主同上。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膜在枝幹上越冬,翌年5、6月間形成擔孢子進行傳播,擔孢子有時依附於介殼蟲蟲體傳到健枝或健株上為害,土壤濕潤、通風透光不良的桑園易發病。

防治方法

(1)低洼潮濕桑園雨後及時排水,改善植株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抗病力。(2)用刀子或竹片刮除菌絲膜,然後塗抹波美4°~5°石硫合劑或20%石灰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