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園村,先前是秦家窪秦氏養蠶種植的一片桑園,村碑記載:明洪武年間,謝氏遷入此地,故名桑園。這個村現有:秦、謝、司、張、許、何、李、呂、狄、郭、周11姓,秦、謝、司3家是大戶。
1937年至1941年桑園村曾劃為鵬山區義和鄉;1942年至1946年劃歸汶陽區;1946年至1955年又改為鵬山鄉;1958年4月歸趙泉管理區所轄;後行政機構多變,一直隸屬辛莊管轄。
桑園村人實在、能幹、愛憎分明。抗日戰爭時期(1940年9月20日),萊城的日本鬼子到喬店一帶掃蕩,我八路軍一個連埋伏在山上,雙方展開了激戰,消滅鬼子16人,我軍傷亡也不少,戰鬥一結束,全村人在村幹部的指揮下,先安排人在村西站崗放哨,防備鬼子再來進犯,其他人有的抬擔架,有的在山上尋找犧牲的八路軍戰士,他們把屍體運下山,流著眼淚,將烈士們一一掩埋。後來,由組織安排家人來認領,要將烈士們再裝入棺材內,這下,又忙了桑園村的男女老少,各自拿了工具,小心地刨土、鏟土,有的用手扒土,這時遺體已腐爛變味,大家就用毛巾圍住嘴和鼻子,將屍體裝入棺材。村民呂雲漢個子大、有力氣,他不管氣味多么難聞,隻身一人抱起烈士遺體裝入棺內,他還逐一檢查,哪個放得不正,他便整理。大家忙碌了兩整天。事後很多人連累加氣味熏,都病倒了,但大家毫無怨言。這件事在抗日戰爭史上,桑園人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桑園村能人多,有經濟頭腦,會做買賣。該村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油坊2處,棉花加工廠3家,食品加工廠1家,豆腐坊2家,麵粉加工廠3家,小百貨商店5家,中型養豬廠4家,塑膠編織3家。自萊麻路貫穿桑園村以來,這裡的人,眼睛更亮了,盯上了“路邊經濟”,短短几年,路兩邊就興建了許多商店,有家電、五金、醫藥、飼料加工、飯店、鋼材、廢品收購、塑編廠等應有盡有。桑園人買賣實在,貨真價實,將店鋪辦得紅紅火火。萊麻路北側,新蓋樓房7座,有的經商,有的是自家居住。還有的樓基已打好,新的樓房不久就拔地而起。
桑園村現有大汽車5輛,拖拉機8輛,機車150輛,這裡的人身子直了,腰也粗了,解放初期人均收入150元,現在已達2500元。
桑園村是個文化村。經查家譜,清末( 1902年).司姓家族司寶樹,郭姓家族郭照奎( 1903年)兩位秀才,均是教書先生。而今,適齡兒童已全部入學,青壯年早已掃除文盲,全村200戶人中,大中專學生就有82名,其中大學生33名,司振先一家出了3個大學生,司躍先、呂呈祥兩家也各自出了兩位大學生。桑園村當教師的多,退休的和現任教的共有12名。謝加增老師教學有方,任勞任怨,被譽為“山區教育的一面紅旗”。何貴儒老師,毛筆字功底深,在萊蕪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舉辦的歷次書畫展中均獲獎。桑園村曾任或現任副縣級幹部5名,還有工程師、經理等,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為祖國建設發揮著自己的才能。
桑園村現任支部書記張敬華,村主任司相富帶領一班人,注重抓了文化建設和村民生活設施建設,村內大街上宣傳欄、賬目公開欄等,應有盡有,寬闊的公路,橫穿村中央,兩旁綠樹成蔭。揚水站已把水揚到山腳下,旱田變成了水澆地。全村人用上了自來水。85%的戶安上了電話,成為電話村。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通了電,80%以上人家看上了大彩電,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磨麵不用愁,“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的生活已成為現實。
眼下,萊蕪市聘請省城市規劃專家來村考察,已確定該村萊麻路以北的大片土地劃為經濟開發區。該村支部村委一班人,乘東風,進一步抓好產業結構調整,抓好全村的文化建設、經濟建設,一個新型的桑園村就要展現在鵬山腳下。
桑園村,在清朝時,司姓家族中有一位叫司文德的人,他擁有土地400畝之多,開著酒店、油坊,家景甚好,在城東一方不但稱得上是富戶,方圓幾十里還都稱他是“善人”,他一生講究積德行善、救濟他人,誰家向他借糧借款,他都滿口應承,人家說借一升,他答應出一斗,他從不要賬催糧,有便還之,沒有便罷。每年一到臘月,他便安排專人向外賒糧。開頭是生的,後來是熟的,從不吝嗇。後來他的兒子司管,也是這樣,不但善待他人,而且辦事公道,為人正直,因而全村人大事小事都找他,不管什麼事,他人到事成,號“城東辦事人”,民國時期任過鄉長,他擁護抗日政權,稱為抗戰老人。司姓家族的為人處事在城東一方至今還頗有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