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風景區

桃花源風景區

桃花源系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擁有157.55平方公裡面積。

基本信息

桃花源簡介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桃花源位於湖南省常德市境內,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史稱“黔川咽喉,雲貴門戶”,要居衡山、君山、嶽麓山、張家界、猛洞河諸風景名勝中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光。集山川勝狀和詩情畫意於一體,熔寓言典故與鄉風民俗於一爐。

其中“世外桃源”主體景區15.8平方公里,“武陵漁川”沅水風光帶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96.9平方公里,主體景區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嶺。風景資源16類。其中山巒、岩體、水體、河洲、洞穴、峽谷、天象、生物景觀8類;標準景點95個,內部景界分布丘巒脊嶺35條,峽谷19條,溪澗18條,水庫池塘72口,湧泉32穴。總之,人文景觀古老神秘,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內部景界幽奧秀美,外部景界雄渾壯闊。

桃花源在歷史上就是中國古代道教聖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譽。千百年來,桃花源鹹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遊人,陶淵明、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劉禹錫、韓愈、陸游、蘇軾等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墨跡。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桃花源、關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澤民主席視察桃花源並題字。

1990年以來,桃花源開始了規模宏大的修復開發高潮。修復開發後的桃花源,有神話故鄉桃仙嶺、道教聖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區近百個景點。每年一屆的桃花源遊園會,是湖南省“三節兩會”的重要活動之一。

沿革概述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桃花源這個名勝古蹟,神洲大地家喻戶曉,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並序》中描繪的“世外桃源”,環球之內盡人皆知.久負盛名的桃花源究竟在何處?權威工具書在有關"桃源山"條目的解釋中明確指出,桃源山"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下有桃源洞,又名秦人洞,白馬洞",是東晉陶淵明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公元前2000多年,桃花源風景區在三一九國道境內,風景幽寂,林壑優美.據傳說,上古唐堯時,善卷先生由中原南下,隱居在與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這位虞舜以天下相讓而受德高望重隱者,給湘沅之地帶來了中原文化,人們把他隱居的山稱為"德山",因而民間流傳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說.善卷先生晚年經桃花源到漵浦,寓居廬峰山,後又移居大酉山,常往來於兩地,影響和教育兩地人民,夏,商兩代,這裡屬百濮.同朝時,周成王大封諸侯,封熊繹為楚子.楚國是子爵,姓熊,故有"熊楚"之稱.楚國處於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開拓疆土.於是楚子侵占百濮,將這一帶改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內.春秋後期,楚平王(公元前528-516年在位)在今桃源縣境內築了采菱城.從發掘出的采菱城遺址來看,桃花源這一帶雖屬南荒,但開發較早,文化相當發達.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黃歇初封於武陵,曾把這一帶治理成禮儀之邦.加之物腴糧豐,桃花源這一帶後來便成秦時避難場所.公元前3世紀,偉大有愛國詩人楚三閭大夫屈原被除頃襄王流放於江南,他又步善卷的後塵,在沅江一帶流浪很久."乘令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沅有芷兮澧有蘭"(),這些名句都是他在沅水生活的寫照.他從枉渚(德山)出發,溯沅江經桃花源至辰陽,最後入漵浦居留了很久.現在常德還有以他的官職命名的"三閭橋","三閭巷".他繼承和發展了楚文化,在長期流放生涯中,到處行呤,創造了騷體文學,上承國風雅頌,下吸楚風民謠,獨樹一幟,成為南方文學之祖和我國第一個偉大的詩人。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今桃花源之地被納入黔中郡.西漢初年改黔中郡為武陵郡,轄13個縣,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貴陽東部及廣西三江,龍勝等地.桃花源就在武陵郡的臨沅縣境內,當時叫烏頭村。

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特將軍馬援南征五溪"蠻",曾駐軍烏頭村,今桃花源附近尚留有他避暑的"馬援石室"以及他曾設帳蓬的"營盤洲".他的將士曾患瘟疫,當地老百姓獻"三生湯"(即擂茶)為將士治癒瘟疫,因而桃花源這一帶,留下關於擂茶的傳說和以擂茶待客人的習俗,相沿至今.就在此後兩年,即東漢建武帝二十六年,從臨沅縣中析置沅南縣,禁屬武陵郡,桃花源屬沅南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桃花源均屬武陵郡沅南縣.就在這一歷史階段的晉代(公元前3世紀中葉至5世紀初),桃花源這處山水風光地便開始有了建築.明陳洪謨編纂的載:桃源觀,晉人建."道觀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山"即是桃花之源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或者桃樹之源的山,是桃林茂密,桃花繽紛,美不勝收之處.南北朝宋初二年(公元421年),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下了千古傑作,他用浪漫主義的大手筆構造了一個沒有紛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豐衣足食,怡然自樂的理想王國--桃花源,反映了人民群從和平寧靜,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也體現了人民民眾對黑暗社會的抗議.陶淵明從小受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又有道家"小民寡民"的思想的影子.陶淵明繼承了楚文化和屈原的"楚風",問世之後,石破天機,使桃花源聲名大起,現實中的桃源山,桃源觀,桃花山,桃川宮(即桃源山濱臨之沅江一帶)等名勝景物隨之暇邇聞名。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惜桃源觀於隋末被兵所毀,但風光秀麗的桃源山,桃花山卻依然爛漫在奔流不息桃川之濱,陶老先生勾勒的桃花源更深深地刻在世人的心中.當朝,應武陵郡.改郞洲.合臨沅.沅南.漢壽3縣為武陵縣,桃花源屬武陵縣.進入唐朝,桃花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與開發.唐初,大約公元730年,於桃花源重建桃源觀,並免除附近20戶農民的徭稅(公元748年)夏五月十三日,又增至免除附近30戶賦稅.桃源觀道人瞿柏庭,在桃源山建壇,和瞿仙館.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桃花源以道觀為主的建築群已具一定規模,並由官方確定下山界範圍,據狄中立於會昌元年(公元841年)所撰稱:東西闊七里,南北長九里,東至廝羅溪五里,西至水溪二里,南至障山四里,北至沅江五里.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雲:"三十五洞桃源山,周廻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之天,在朗州武陵縣."在唐代,桃花源進人初興時期.特別是在元和初年(公元807年左右),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貶為朗州司馬時常到桃花源瀏覽,題下並刻碑之後,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觀這晉代留下的名勝古蹟和陶淵明先生筆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為之嚮往和探尋.桃源觀道士陳通微與道友王志言乞準武隨陵太守,將桃源觀改為石級祠壇,並配置多處建築,使桃花源愈展名勝姿容。

由於陶淵明的深遠影響,凡唐之著名詩人,文學家,士宦,道人等,對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觀幾乎都嚮往頃心嚮往.據史記記載,在桃花源留下詩文的唐代名人多達四.五十名,其中有:孟浩然.張旭.王維.李白.劉長卿,劉禹錫.王昌齡,李群玉等。

文物古蹟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桃花源的山川之間繁衍生息,從事漁獵活勤。在桃花源這塊土地上,由於歷代祖先們的辛勤治理和開發,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遣存。

周家崗遺址

位於桃花源奇觀“三日同輝”處,亦是“瀟湘八景”之一的“漁村夕照”的所在地。l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出土文物有磨製石斧、石錛,石球,陶製漁網陲、紅陶答皿等,紋飾有水波紋、橫“人’字形紋、條帶紋、戳印紋、印紋等。屬新石器時期人溪文化遣址。距今約6000一70000年。

毛家橋遺址

位於桃花源至張家界旅遊途中的陬市鎮毛家橋村,距桃花源40公里,面積200平方米。1978年和1983年,常德市。桃源縣文物部門先後進行了兩次拭掘,發現有麽制石斧、石錛、灰陶罐、敞口折肩罐多件,飾有“人”字紋、條帶紋、印紋等。屬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址。

鮎民丘遺址

位於桃花源西北面的深水港鄉子賢村,面積為5000平方米。1983年文物普查肘發現。出土文物有孔石鏟、石鏃、灰衣紅陶片等,裝飾方法主要為刻畫、戳印,壓印,拍印等,紋飾有連狐紋、菱形紋、圓圈紋,波浪紋,波折紋、鋸齒紋、羽狀紋等。屬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

采菱城古城址

位於距桃花源16公里的青林回族維吾爾族黃楚村。l984—1985年,湖南省博物館和桃纏縣文化館聯合發掘,發現殘存城牆10段,總長1425米,高3—7米,厚7—9米。城外護城河遺址寬20一30米,經湖南省博物館和考古所鑑定為春秋時期至漢代(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3世紀初葉)的城址。為湖南省現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一處東周古城址,其中以東南角保存較為完整,曾出十繩紋以及素麵的圓形小管,瓦當。清同治年間《直屬澧洲志》載,(城)“為楚平王出巡時所築”,故亦有楚王城之稱.1981年l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風民俗

桃花源上接五強溪,下連武陵,相傳是古代秦人躲逃連年戰亂和苛捐兵役的避難之所。他們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

桃花源風景區桃花源風景區

自勞自食,繁衍子孫,獨成一方風水。至今這裡古撲的民風民俗,仍展示著她作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莊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數十戶人家,他們大都姓秦,因此該村也叫秦人村。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進洞避亂的古代秦人的後裔?沒有誰去做具體的考證,反正一個“秦”字貫古今,他們的衣食住行習俗確實與當今現代社會風尚有許多不同。

衣:以前這裡人們的衣料全為家織土布。各家備有紡車、織機,自產棉花,自紡自織,織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蘭或灰或紫的顏色。衣裳多為自家製做,將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針一線用手工連綴。也有上門做衣的裁縫,一個灰包,幾根針,幾絡線,一雙形似當今帶把小鋁鍋的生鐵熨斗就是他們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樣是男為封襟衣。女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褲子全為大折襠褲,4尺大的褲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繫上布帶。如今,村里年輕人的服式與洞外人的幾乎沒什麼兩樣,但不少老年人仍穿著對襟衣,大件衣,折襠褲。不過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紡土織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選。去村里走走,仍可尋見木製的紡車和織機。雖然這些都閒置不再用,但也展示著歷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縫紉機的今天,村里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縫。

食:當然是主食大米,與洞外的村民幾乎沒什麼兩樣。這裡所指的“食”,是專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裡的村民們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風車。碟子圓形,有上下兩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間有一硬木軸,上扇繞木軸在下扇上轉動。上下兩扇磨擦的面有規則地嵌有許多硬木片以為齒,齒縫間用黃土夯緊將齒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將殼肅去粗殼。用碟子加工時將稻殼堆在上扇盛殼的容斗內,以人力推動上扇轉動,稻殼通過木齒磨擦,從上下礧面的縫隙間灑下去了粗殼的糙米。糙米再經過石碓加工便成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機器加工的,但村里仍有作坊可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確實有的村民原來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們(特別是老年人)認為,這比機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質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籬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獨立,確是“雞犬兩相聞”。屋記憶體設簡陋,石板木塊是凳,木板相拼為床,葫蘆(俗稱蘆瓜)剖開成瓢,磚頭砌壘即竈。如今茅屋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牆,仍具古代遺風。家家戶戶雖然有了電視機、電冰櫃,那剖開的蘆瓜瓢卻一脈相沿。

行:秦人村雖緊臨國道,但村里不通公路,在田園上縱橫交織的是阡陌交通田園上的這些阡陌並非說優於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確也有它的優點。它透著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濕氣,赤腳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溫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脈膊的跳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