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瘤頭蚜

桃瘤頭蚜

昆蟲名,為同翅目,蚜科。中國分布較廣,南、北方均有發生。其寄主植物有桃、櫻桃、梅、梨等果樹和艾蒿等菊科植物。近年來,桃樹受害十分嚴重,重發桃園株被害率達100%、葉被害率達85%,百葉蚜量達20000餘頭。桃瘤蚜以成蟲、若蟲群集在葉背吸食汁液,以嫩葉受害為重,受害葉片的邊緣向背後縱向捲曲,捲曲處組織肥厚,似蟲癭,凸凹不平,初呈淡綠色,後變紅色;嚴重時大部分葉片捲成細繩狀,最後乾枯脫落,嚴重影響桃樹的生長發育。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桃瘤蚜
拉丁學名:Tuberocephalusm
桃瘤頭蚜桃瘤頭蚜
omonis
別稱:桃瘤頭蚜桃縱卷瘤蚜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同翅目
科:蚜科
分布區域:中國分布較廣,南、北方均有發生。

形態特徵

成蟲
有無翅胎生蚜和有翅胎生蚜之分。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0-2.1毫米,長橢圓形,較肥大,
桃瘤頭蚜桃瘤頭蚜
體色多變,有深綠、黃綠、黃褐色,頭部黑色。額瘤顯著,向內傾斜。觸角絲狀6節,基部兩節短粗。複眼赤褐色。中胸兩側有瘤狀突起,腹背有黑色斑紋,腹管圓柱形,有覆瓦狀紋,尾片短小,末端尖。有翅胎生蚜體長1.8毫米,翅展約5毫米,淡黃褐色,額瘤顯著,向內傾斜,觸角絲狀6節,節上有多個感覺孔。翅透明脈黃色。腹管圓筒形,中部稍膨大,有黑色覆瓦狀紋,尾片圓錐形,中部縊縮。
若蟲
翅胎生雌蚜相似,體較無翅胎生蚜小,有翅芽,淡黃或淺綠色,頭部和腹管深綠色。

形,黑色。

發生規律

桃瘤蚜1年發生10餘代,有世代重疊現象。以卵在桃、櫻桃等果樹的枝條、芽腋處越冬。次年寄主發芽後孵化為乾母。群集在葉背面取食為害,形成上述為害狀,大量成蟲和若蟲藏在似蟲癭里為害,給防治增加了難度。5-7月是桃瘤蚜的繁殖、為害盛期。此時產生有翅胎生雌蚜遷飛到艾草等菊科植物上為害,晚秋10月份又遷回到桃、櫻桃等果樹上,產生有性蚜,交尾產卵越冬。天敵種群數量對桃瘤蚜的發生有較大的影響。自然天敵主要有龜紋瓢蟲、七星瓢蟲、中華大草蛉、大草蛉、小花蝽、食蚜蠅、蚜繭蜂、蚜小蜂等多種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

防治技術

農業防治
修剪蟲卵枝,早春要對被害較重的蟲枝進行修剪,夏季桃瘤蚜遷移後,要對桃園周圍的菊花科寄主植物等進行清除,並將蟲枝、蟲卵枝和雜草集中燒毀,減少蟲、卵源。

保護天敵

蚜的自然天敵很多,在天敵的繁殖季節,要科學使用化學農藥,不宜使用觸殺性廣譜型殺蟲劑。

化學防治

防治桃瘤蚜必須掌握“農藥對口、防治及時、方法得當。”的原則。根據桃瘤蚜的為害特點,防治宜早,在芽萌動期至卷葉前為最佳防治時期。萌芽期天敵較少,可選用5.7%百樹菊酯乳油2500倍、2.5%功夫乳油2000倍、90%萬靈粉劑4000倍、70%艾美樂水分散顆料劑5000倍、48%樂斯本乳油1000倍、芽萌動期,用5%的高效氯氰酯乳油2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5%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30%菊馬乳油2000倍液噴布,消滅初孵若蚜。噴霧時每桶藥水加神效王1.5毫升,可破壞桃瘤蚜的臘質層,促進農藥迅速進入蚜蟲體內,能提高防治效果。上述藥劑必須交替使用,以防桃瘤蚜產生抗藥性。在卷葉後,天敵較多時要選用內吸性強的農藥進行防治,避免卷葉對藥效的影響。若採用40%氧樂果塗乾防治桃瘤蚜,既能提高防治效果,又能保護自然天敵。具體方法是先圍繞樹幹括3-4㎝寬的樹皮,將40%氧化樂果加5倍的水,塗在括好的樹皮上,用廢報紙將樹幹包好,使藥通過桃樹組織傳導到葉片,達到防治桃瘤蚜的目的。

其它防治方法

(1)早春越冬卵孵化盛末期至卷葉前,進行噴藥防治。桃瘤蚜卷葉最早,葉卷得最緊,一旦卷葉,藥液就很難噴到蟲體上。因此,噴藥防治的時間性很強。在越冬卵孵化盛末期應立即噴藥。測報方法同蘋果瘤蚜。藥劑種類及濃度:英國產50%劈蚜霧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16%順豐3號乳油1500倍液,5.7%百樹菊酯乳油4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5%銳勁特1500倍液,4.5%高效順反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一遍淨4000~5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劉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
(2)展葉後,樹幹用1∶7倍樂果乳劑塗抹樹幹,先繞樹幹颳去3~4厘米寬的樹皮,然後塗藥劑。塗後用廢報紙包紮。
(3)保護利用昆蟲天敵,如龜紋標蟲、七星瓢蟲、大草蛉、中華草蛉、小花蝽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