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馥研究

桂馥研究

《桂馥研究》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雅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桂馥研究桂馥研究
桂馥治、《說文》見長,前人對其《說文解字義證》已有相關論述,但對桂馥的其他著作如《說文統系圖》、《札朴》、《晚學集》等均無涉及,對於桂馥有關碑版考證、分隸篆刻、詩歌創作、雜劇等方面的理論也無研究。因此,本文側重對於桂馥著述的整理與研究。此外,桂馥又一特點為其仕宦雖不達,但交遊廣泛,因而考其交遊情況,可反映乾嘉時期學人的生活及學術狀況。

作者簡介

孫雅芬,1981年12月生。文學博士,西安工業大學講師。主要從事清代國小文獻研究。在(《社會科學家》、《貴州大學學報》、《歷史文獻研究集刊》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並參與編撰《中華博物通考》第三冊《紡績卷》以及《中華名物通釋》之《刑罰卷》。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桂馥家世與生平

第一節 家世

第二節 生平

第二章 桂馥之交遊

第一節 早年裡居時期

第二節 壯年出遊時期

第三節 遠宦雲南時期

第三章 桂馥著述考

第一節 訓詁文字類

第二節 詩文雜劇類

第三節 批校題跋類

第四節 篆隸碑版類

第五節 其他

第四章 桂馥的《說文》學

第一節 文字起源觀

第二節 六書總論

第三節 關於漢字演變

第四節 據《廣韻》、《玉篇》以證《說文》

第五節 注重金石文字

第六節 桂馥的《說文》學史觀

第五章 桂馥的書法及篆刻

第一節 桂馥的書法

第二節 桂馥的篆刻

第六章 桂馥的詩文及雜劇

第一節 桂馥的詩文

第二節 桂馥的雜劇

結語

桂馥年譜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大凡作為學者的存在,都是將生命寄託於其著作中而完成的——至於其著作能否存留以至於不朽,那是另一回事——不必依借赫然的事功或翹然的勢位。當年魏文帝曹丕曾說“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話雖然說得似乎有些過於樂觀、過於輕巧,但畢竟也讓後世有述作之志的人為之奮然了一下。如果其某一方面的著作成就沾溉了後人,那么他本人也就具有了被研究的價值。

清代桂馥,為宦不顯,而以“說文四大家”之一的學術位置立名於後世。張之洞《書目答問》所附《國朝著述家姓名略》把他列入“經學家”與“國小家”,從總體上來看這樣定位是合適的。桂氏一生與學術相終始,為學敦實精核、該博朴雅,成就是多方面的,“經學”、“國小”尚不足以盡之。在乾嘉時期的樸學家中是一位較有自己特色的學者。“經學”、“國小”的成績廣為人知,這裡不必說它,他的文章雖然沒有桐城派的那種縱迭波瀾,也沒有文選派的那種華詞麗藻,但質樸醇厚,純然樸學家的風貌。他的詩基本上是學人詩而非文人詩歌,苛刻地說,難當上駟之選。但王昶編《湖海詩傳》也選錄了他五首,可見他的詩作未為當時所遺。

精彩書摘

陸放翁妻不得於其母,能不出之?然阿婆喜怒何常,兒女輩或有吞聲不能自白者耶。後乃相遇沈園,愍嘿題壁而已。余感其事,為成散套,所以幣出婦而傷倫常之變也。老茫記。

放翁有《姑惡》詩云:“君聽姑惡聲,無乃遣婦魂。”或謂其為唐氏作。果爾,則難辭失言之責矣。又記。

謁府帥》事出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元雜劇《貶黃州》,據蘇軾《客位假寐》、《東湖》二詩敷衍而成。寫宋代文人蘇軾為鳳翔判官,朔望日例行請謁帥府陳希亮,因不會逢迎,競不得見,一怒之下,冠帶醉游東湖。作品抨擊了封建社會官場之中,仕進以阿諛為上,故使有志之士“屈沉下僚”的黑暗現實。桂馥在《謁府帥》小引(自序)云:

蘇子瞻為鳳翔判官,陳希亮為府帥,以屬禮待之。入謁,或不得見。子瞻《客位假寐》詩云:“同僚不解事慍色見髯鬃。雖無性命憂,且復忍須臾。”又有《東湖詩》,皆為希亮作。其屈沉下僚,抑鬱不平之氣,微露於遊覽觴詠之際。今讀其詩,覺胸中塊磊競日不消,只可付之姨綽板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