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簡介
【方劑名稱】桂苓宮膜貼
【方劑組成】茯苓、三七、貝母、桃仁、桂枝、穿山甲、益母草等純天然名貴中藥材。
【方劑性狀】中醫黑膏藥
【方劑功效】本方可疏肝活血、祛瘀止痛、軟堅散結,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方劑用法】本方每付兩貼,以生薑擦拭皮膚後,一貼敷於神闕穴(肚臍)、一貼敷於後腰命門穴。每付可貼三天,十付為一療程。
【治療要訣】子宮內膜異位症多為本虛標實之證,在本者為腎虛,在標者為氣滯血瘀。此方以穴位給藥而可達全面調理之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使瘤體逐漸軟化並最終消散,從而徹底治癒子宮內膜異位症。
【注意事項】一、若感用藥處肌膚輕癢則可將本品暫行揭下,並以花椒水清洗皮膚後重貼;
二、因外貼膏藥而見皮膚過敏者,停用即愈;
三、本方孕婦禁用。
中醫治療理論
疾病簡介
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屬婦科疑難病之一,是指本來該長在子宮最內層的內膜組織,卻異常地長在子宮內膜層以外的地方。這種異位的內膜在功能上隨月經周期有明顯變化,從而引起諸多臨床症狀,其中以繼發性漸進性加重的痛經、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為主要特點,嚴重影響著婦女工作、生活,並時刻威脅著女性的身心健康!
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明顯增高,患者多為30-40歲左右、知識層次高、工作壓力大、過晚婚育的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對身體的影響很大,大約有40%的不孕婦是由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如果血囊破裂,極有可能還會導致急性腹膜炎。用西醫手術切除治療,治癒後極易復發,對於婦女的身體影響極大,給患者造成災難性的永久傷害。
中醫理論
祖國醫學將此病歸屬於“痛經”、“癓瘕”和“不孕”等範疇,在中國古籍文獻中提及類似的症狀:“婦人有經水過多,行後復行漸復行,身體睏倦,面色痿黃者,人以為血熱有餘之故,誰知是血虛而不歸經乎,或謂血旺經多,雖旺而經亦不多。治法應大補血,而引之歸經。”《女科切要.調經門》中亦有論述:“室女婦人經事先期而來,有熱甚者,有氣血多而傷血海者。”本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在本者為腎虛,在標者為氣滯血瘀。傳統中醫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由經前或經期的不同症狀,將子宮內膜異位症共分為四大類型:
一、肝鬱氣滯型小腹脹痛,月經血量或多或少,血色紅暗有塊,脹甚於疼痛,時痛時止,心煩意亂,口渴夜寐不安,舌質暗紅。
二、氣滯血瘀型腹痛,疼甚於脹,小腹脹痛,拒按,血量少,經血不暢,血多痛輕,有血塊,舌質黑暗。
三、寒凝血瘀型小腹冷痛,絞痛,喜溫不喜按,得熱疼減,經期便溏,形寒肢冷,痛甚嘔瑟,重者面色蒼白汗出四肢厥逆,常有明顯冷飲及受寒史,舌質暗。
四、氣血虧虛型小腹隱隱作痛,綿綿不休,痛而兼墜,喜按,按之痛減,伴全身乏力,心跳氣短,少氣懶言,面色恍白,食欲不振。
綜上所述,血瘀的形成多由肝鬱氣滯、脾虛氣弱或肝腎兩虧所致,亦可由外邪寒、濕、火三氣或凝滯引起。中醫古方桂苓宮膜貼作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傳統黑膏藥,針對淤血導致痛經的病理,可疏肝活血、祛瘀止痛,療效顯著,快速治癒子宮內膜異位病症,是中醫治療女科頑疾的首選之方。
桂苓宮膜貼中藥理論
本品為中醫傳統黑膏藥,本方由徐清宣堂中醫館秘制而成,其經歷千年之臨床論證,遵循中醫“內病外治”之原則,以茯苓、三七、貝母、桃仁、桂枝、穿山甲、益母草等名貴藥材精心炮製而成,從而突顯中醫地道中藥的神奇療效。
中藥詳細成分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功效為利水消腫滲濕,健脾寧心。《世補齋醫書》:“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行濕。”
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功效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本草新編》:“三七根,止血之神藥也,無論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獨用亦效,加入補血補氣藥之中則更神。蓋止藥得補而無沸騰之患,補藥得止而有安靜之休也。”
益母草:辛、苦、微寒。歸心、肝、膀胱經。功效為活血調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本草拾遺》:“主浮腫下水,兼惡毒腫。”
桂枝: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香辣行散,體輕升浮,具有散寒解表、溫經通脈、通陽化氣的功效,主治風寒表症、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
貝母:苦、甘、微寒。歸肺、心經。功效為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本草會編》:“治虛勞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癰,婦人乳癰,癰疽及諸郁之證。”
桃仁:苦、甘、平,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滯,祛瘀力強,又稱破血藥,多用於治瘀血痛經,為治療多種瘀血阻滯病證的常用藥。
穿山甲:鹹,微寒。歸肝、胃經。功效為活血消症,通經,下乳,消腫排膿。本品善於走竄,性專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症通經,為治療瘡瘍腫痛之要藥。
中藥功效
中醫古方桂苓宮膜貼經諸藥炮製而成,茯苓可行水利濕、健脾寧心,三七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益母草、桂枝能活血調經、補益精血,再加上貝母、桃仁、穿山甲消腫止痛的功效,可在短時間內促進子宮內膜的血液循環,消除體內瘀血,使增生的組織逐漸變軟,最後散結消腫,使子宮內膜逐漸恢復正常功能,同時能活血調經、補益精血,從而增強自身免疫能力,達到徹底治癒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目的。
中醫治療優勢
西醫治療
西醫一般採用激素療法或手術治療,但是激素療法副作用太大,手術療法對於生育年齡的婦女來說也痛苦不堪。中醫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有著獨特的膏藥外治法,桂苓宮膜貼以其療效不同凡響而傳承至今。膏藥在我國中醫史上有著上千年歷史,在清代吳尚先所著《外治醫說》中,對中醫藥外治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進行了系統總結,認為“氣行則血和,氣血和則百病不生”,書中記載了大量廣泛套用於內外婦科等各種疾患的外用方劑。從臨床案例來看,絕大部分患者使用桂苓宮膜貼一療程即可見效,持續使用可徹底痊癒不再復發。
桂苓宮膜貼的三大優勢
一、中醫治療安全便捷,摒除手術風險
桂苓宮膜貼為中醫傳統膏藥,內病外治,是從調和五臟入手,使體內氣血疏暢,既治標又治本,無需手術治療,使廣大患者免受手術之苦!
二、純中藥製劑,內病外治,迅速解痛,療效更顯著
桂苓宮膜貼為純中藥製劑,一付兩貼,膏藥載藥量大且滲透力強,能透過穴位給藥直達患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迅速安全便捷,有效治癒病症,徹底遠離女性的痛經困擾。
三、提高身體自身免疫能力,標本兼治,杜絕復發
中醫治療是從整體入手,通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改善內分泌環境,降低雌激素水平,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能力,有效防止疾病復發,從而達到徹底治癒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目的。
護理提示
1、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天氣變化,加強自身保暖,避免感寒著涼;
2、月經期間禁止一切激烈體育運動及重體力勞動,以免過度勞累;
3、忌食辛辣刺激及屬涼性食物,可多吃些家禽、蛋乳、魚肉等補虛益氣食品;
4、治療期間一定要杜絕性生活,保持外陰清潔,以防外邪內侵,加重病情;
5、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開朗心態,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