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桂林空軍學院](/img/3/86e/nBnauM3X1IzMzEDNzgzNyQTN5QTM3IDO1gzMxADMwAzMxAzL4c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不久,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高射炮兵學校。
1955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高射炮兵學校。
1955年,防空軍高射炮兵學校(第3營修理系)分出,參與合組防空軍技術學校,後為空軍飛彈學院。
1958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高炮學校,9月遷至河南信陽
1958年,防空軍技術學校(高炮技術幹部培訓)併入。
1969年11月,撤銷空軍高炮學校。
1978年3月,於廣西桂林復建空軍高炮學校。
1986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高炮學院。
1999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桂林空軍學院。
學院1952年10月創建於上海,“文革”中被撤銷。
1978年2月在桂林復建,僅用56天時間就在一片荒原土丘上搭建了100多間席棚,建起了一座聞名全軍的“席棚炮校”。
1989年創辦地方生院。
學術研究
學科建設
一、防空兵高炮指揮(本科)
二、火力控制工程(本科)
三、指揮儀指揮(本科)
四、雷達指揮(本科)
五、步兵指揮(本科)
六、空降兵指揮(本科)
七、參謀業務(本科)
科研成果
![桂林空軍學院](/img/0/95a/nBnauM3X4ATOzATN0gzNyQTN5QTM3IDO1gzMxADMwAzMxAzL4c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學術資源
學院現有教學樓、實驗樓、外訓樓、防空武器專修室、計算中心、電教中心、實驗中心、圖書館以及兵器操作訓練場、戰術訓練場、閱兵運動場、軍體館、旅遊池、實習工廠、印刷廠等教學設施。圖書館藏書30餘萬冊,各類期刊雜誌500多種,設有專業閱覽室、外刊閱覽室和教員閱覽室等。實驗中心設有工程力學、現代物理、數字電路、微波技術等57個實驗室,計算中心配有各型微機400多台,電教中心具有攝、錄、編、播全部功能,全院裝有校園信息園區網和光纖閉路電視教學系統。
院系設定
學院設有航空兵參謀大隊、高炮指揮大隊、大學生培訓大隊和空降兵系、航空兵政工系、地面部隊政工系、空軍警衛指揮系和高炮技術系等八大專業系(大隊。共有數學、理化、外語、計算機、電工電子、金工、軍事高科技、軍事管理、軍事理論、軍事教育、軍事共同科目、軍事文秘、戰術、射擊、汽車、航空兵參謀、飛行訓練、軍務裝備、空降兵兵器、空降空投、警衛勤務、警衛技術、黨史政工、政治理論、火炮、指揮儀、雷達等31個教研室。學院有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比較穩定的適應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需要的教官隊伍和教學管理隊伍。在現有教官中,中高級職稱占80%。
校園環境
學院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校園教學、生活設施配套,布局合理,整潔明快,常年綠樹掩映,鳥語花香,是聞名的"花園式"單位。
文化傳統
![桂林空軍學院](/img/3/f15/nBnauM3X0AjM3AzN1gzNyQTN5QTM3IDO1gzMxADMwAzMxAzL4c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連線“使命廣場”和院史館的是一條“光輝大道”。走在大道上,路基左右交錯排列著長方形不鏽鋼銘牌,銘牌上記錄著學院各個時期發展建設的簡要歷史。院史館內,1∶150的“席棚炮校”復原模型,讓人重見當年用竹竿草蓆搭建的167棟房舍,模型一側立著鄧小平同志針對“文革”後開辦軍校的語錄:“既然延安窯洞都可以辦,為什麼我們不能搭起帳篷來辦呢?或者用簡陋一點的房子來辦呢?”無論新學員入學、新兵入伍,還是新教員、新幹部來院,他們上的第一堂就是院史課,課堂就設在院史館和“使命廣場”。
院訓
“責任、素質、奉獻”
教學區上“責任、素質、奉獻”的院訓
教學區上“責任、素質、奉獻”的院訓
辦學理念
“聚焦使命辦學、緊貼崗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