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府

格格府

和平格格府位於泰安道原英籍猶太人“納森”的舊居,總建築面積711.83平方米,內部陳設展示許多西方古董與古洋家具及一些極具特色的典藏精品,成為小白樓商圈的又一新亮點。據悉,格格府內陳設著其董事長臧秀雲競拍、代購流失海外的中國古物以及國寶級文物。區別於南開鼓樓格格府,這裡幾個展室的布置陳設和展出的藏品各具特色,十分引人眼球。和碩格格本名裕德齡,1886年生於武昌,其父裕庚為清庭駐日、法使臣,其母為法國人。裕德齡自幼隨父旅居國外,精通八國外語及外交禮節。1903年,17歲的德齡隨父回到北京,不久和妹妹容齡一起作為御前女官為慈禧太后做翻譯工作,由於深得慈禧喜愛也因為外交需要,裕德齡被封為和碩格格。1907年,裕德齡與美國駐滬領事館副領事撒迪厄斯懷特結婚,並隨夫去美國,從事寫作,筆名德齡公主。代表作有《紫禁城兩年》、《清末政局回憶錄》等。抗戰期間,裕德齡追隨宋慶齡在海外從事愛國救亡運動,為給抗日軍民籌集經費和物資做出了貢獻。1944年11月22日,裕德齡在加拿大死於車禍,享年58歲。

基本信息

格格府的由來

老北京都說“東貴西富”,指的是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家庭都住在城東邊。“格格

格格府格格府

府”是一座三進四合院,位於東城區美術館后街,步行約30分鐘可到故宮。慈禧太后將這座宅第賞給榮壽固倫公主,“格格”是滿語對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具體的地位於東城區大取燈胡同里的一家四合院,原為康熙第二十四子誠親王允秘府邸的一部分。初為誠親王第二子弘旰貝子府,後為宏明貝勒府。同治光緒年間,西太后垂簾聽政,恭親王奕欣佐理政務,西太后為籠絡他,封其長女為榮壽固倫公主,並將此府邸賜與榮壽公主為完婚之所。此府在晚清即被稱為公主府,俗稱“格格府”。這也是“格格府”名稱的由來。

當代的格格府

現在,“格格府”經營的是清代官府菜,以慢火熬制的燉品為主。餐廳基本保持了這個四合院的原貌,有正偏房等22間,正門懸掛著“格格府”字樣的金字橫匾。食客進門時,前院有清代服裝打扮的“管家”用京片子朗聲喊道:“貴賓駕到!恭候來賓!”隨之身穿粉色清代滿族裙裝的6名“格格”會向食客萬福行禮。

中院被改建成大廳,採用紅色的中式桌椅,晚上有清代宮廷舞表演,古裝打扮的服務生穿梭其中,食客品嘗菜品、欣賞歌舞之餘,還可以回答捲成小筒、用紅絲帶綁著的考題,答對了的人會獲得“狀元”、“榜眼”、“探花”等頭銜,領到“銅錢”等獎品。“銅錢”可以在餐廳購買菜品,但許多食客都把這榮譽的證明帶回家,留作紀念。 後院種著綠樹,綠地邊擺著成排的紫色盆花,景色宜人,環境清幽。這裡是“蘭香園”,有布置成清代格格的書房、琴棋書畫室和膳房樣式的三間包房,陳設著黃褐色的中式古典家具,長穗子的宮燈懸在房頂,房間裡或者設有紙筆墨硯供食客隨性潑墨,或者設有擺滿了瓷器玩物的多寶格供人把玩。

逢中國傳統節日,如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格格府”都會舉辦活動。據店方介紹,他們已經連續4年在重陽節舉辦“百叟宴”,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壽星做壽。

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