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藝術欣賞

要正確欣賞一件藝術品,欣賞者也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藝術感悟力,有一定的美學知識,根的妙在於似於不似之間,只有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才能從形里找出他的神韻,找出他的奇、特、怪、妙之處,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才能領略創作者創作的意圖,甚至可以突破作者的思路,找出更深刻的內涵。同時根藝與其他類藝術相比,又有一些自己的特性,其中最特出的一點是自然性。其他類藝術大都是藝術家們主觀創作而成的,而根雕的藝術則是根據原材料的自然形態,因勢造形、因才施藝“七分天成,三分人工”製作而成,集中體現了他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導出了他的唯一性,大多數藝術品經過高手仿製達到亂真的地步,而根藝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中的體現,是人難以仿製的,可以說每一件根藝品在世上都是唯一的,所以他的收藏價值在此可見一斑。
根藝淵源

古代根藝
根的藝術,其歷史源遠流長,它在中國是一門既年輕又古老的藝術。說它年輕,是因為近些年才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起來;說它古老,則因為這門藝術在我國幾經興衰,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我國勞動人民利用樹根、竹根創造藝術形象和日常生活用具的實踐活動,在原始社會用木鋤鬆土,古帝少昊時期雕刻木像,商周時期造木人等木雕作品出現的同時就開始了。我們的祖先不僅採用木、玉、骨、石以及貝殼等物製作裝飾品,同時也採用樹根或竹根製作裝飾品。著名史學家常任俠先生曾說過:這種根制裝飾品與日本古代叫作“根付”的東西相似,我們民俗端午節小兒佩帶蒼朮根也的原始的遺風。可見利用根材製作藝術和實用品,在原始社會已有萌芽。根的藝術同其他工藝美術一樣,從原始人的勞動中逐漸產生了。
現代根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振興,經濟繁榮,根藝事業也蓬勃發展。1983年《根的藝術》紀錄片拍攝後,1985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中國根的藝術聯展",並成立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根藝研究會,使中國根藝美術走上了正規化、學術化的發展道路。1994年9月經國家民政部批准,由二級學會晉升為中國文聯所屬的一級學會----中國根藝美術學會,而且已在全國各地發展了四十多個根藝團體。福建、浙江、安徽、江蘇等省的根雕藝術廠家不斷增加,根藝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根藝創作水平更是達到一個新的水平。並且,它以其獨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藝術感染力,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