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簡介
核桃舉肢蛾屬鱗翅目
,舉肢蛾科。核桃舉肢蛾體翅褐色,被銀灰色大鱗片;後翅褐色,有金屬光澤,前緣基部1/3為灰白色,緣毛黑褐色,很長。翅展13~15mm。主要分布於北京、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四川、貴州等地。相關危害
該蟲是以幼蟲為害果實,在果皮內縱橫串食,蟲道內充滿蟲糞,蛀入孔處出現水漬狀果膠,初期透明,後期變成琥珀色,被害處果肉被串食成空洞,果皮變黑,逐漸下陷,乾縮,變黑,全果被蛀食空則變成黑核桃,脫落或乾縮在樹枝上。
形態特徵 成蟲雌蛾體長4-7毫米,翅展13-15毫米,體黑褐色,有金屬光澤,觸角絲狀,密被白色絨毛。複眼朱紅色。下唇鬚髮達,呈牛角狀彎向內方,向前突出。前翅狹長,翅基部有白月形和橢圓形白斑。前後翅有長緣毛,後翅披針形。後足較長,脛節和跗節被黑色毛束。雄體較小。
生態特徵
卵 體長0.3-0.4毫米,長橢圓形。乳白色至黃白色。孵化前呈紅褐色。
幼蟲 初孵化幼蟲乳白色,頭部黃褐色,體背中間有紫紅色斑點,腹足趾鉤為單序環狀。
蛹 體長4-7毫米紡綞形,黃褐色。
繭 體長7-10毫米,褐色,長橢圓形。
發生規律
該蟲在山西、河北每年發生1代,河南發生2代,在北京、陝西、四川每年發生1-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冠下的土內或在雜草、石縫中或樹皮縫中結繭越冬。6-7月化蛹,6月下旬為盛期,蛹期約7天。6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量成蟲出現。幼蟲7-8月為害,8-9月老熟,幼蟲老熟後脫果入土化蛹。成蟲在下午羽代,常做划船狀搖動,行走用前、中足,靜止時後足向側上方伸舉,在傍晚飛翔、交尾、產卵,一般將卵散產在兩果相接的縫內或萼窪,卵期58天。當果徑2cm左右時,幼蟲咬破果皮鑽入青皮層內為害,不轉果為害。幼蟲在果內為害期為30-45天。在陰坡、溝谷的果園發生較嚴重。管理粗放、樹勢較弱、較潮濕的環境發生較嚴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抵抗力。科學修剪,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調節通風透光,注意果園排水,保持適當的溫濕度,結合修剪,清理果園,減少蟲源。
(2)可在4月上旬刨樹盤,然後噴灑25%辛硫磷微膠囊劑3000倍液,拌土5-7.5千克,均勻撒施在樹盤上,以殺死剛復甦的越冬幼蟲。
(3)7月上中旬為落果盛期,及時收集燒毀落果,可殺死果內幼蟲,降低黑果率。
(4)郁蔽的核桃林,在成蟲發生期可使用煙劑熏殺成蟲。
(5)保護和利用天敵。
(6)化學防治 產卵盛期可用50%的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珍稀動物·昆蟲類——蛾類
蛾 類 | 是鱗翅目中最大的類群,占到鱗翅目種類的9/10左右。蛾類的外觀變化很多, 難以作一般描述。大多數蛾類夜間活動,體色黯淡;也有一些白天活動,色彩鮮艷的種類。不過,蛾類觸角和蝴蝶有所區別--它們沒有棒狀的觸角末端,而是呈現絲狀、羽毛狀等其它樣式;另外大多數蛾類的前後翅是依靠一些特殊連線結構來達到飛行是的翅膀連線的--翅韁和翅軛的存在,使得蛾類和蝴蝶有了更多的區別方式。蛾類同樣是完全變態昆蟲,由於幼蟲的寄主很多是人類的食物來源,蛾類也就成為了和人類關係更為密切的昆蟲類群。 |
名稱 | 拉丁學名 |
榆鳳蛾 | Epicopeia mencia Moore |
棗桃六點天蛾 | Marumba gaschkewitschi (Bremer & Grey) |
小豆長喙天蛾 |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 |
後黃黑邊天蛾 | Haemorrhagia radians walker |
白楊透翅蛾 | Parathrene tabaniformis Rottenberg |
灰翅葉斑蛾 | Illiberis hyalina Staudinger |
栗六點天蛾 | Marumba sperchius Ménétriès |
美國白蛾 | Hyphantria cunea (Drury) |
核桃舉肢蛾 | Atrijuglans hetauhei Yang |
女貞尺蛾 | Naxa(Psilonaxa) seriariaMotschulsky |
落葉松毛蟲 | Dendrolimua superans (Butler) |
諧夜蛾 | Emmelia trabealis (Scopoli) |
玉米螟 | Ostrinia nubilalis (Hubner) |
艾錐額野螟 | Loxostege aeruginalis Hübner |
棉褐帶卷蛾 | 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 |
黃輻射尺蛾 | Iotaphora iridicolar But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