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柿葉可以制茶,日本民間素有飲柿葉茶的習慣。它是一種健身飲料,含有與茶葉相類似的單寧物質,沏水後清香撲鼻,柿葉茶為無毒的利尿劑,經常飲用能增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利小便、通大便、淨化血液、使機體組織細胞復甦。
1、柿樹的葉子。經霜即紅。詩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唐 白居易 《寄內》詩:“桑條初綠即為別,柿葉半紅猶未歸。” 宋 蘇軾 《睡起》詩:“柿葉滿庭紅顆秋,薰爐沉水度春篝。” 元 虞集 《答錢翼之》詩:“閉門三月梨花雨,徧寫千林柿葉霜。”
2、《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 虔 善圖山水,好書,常苦無紙,於是 慈恩寺 貯柿葉數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殆遍。”後常用“書柿葉”為勤苦習字的典故。宋 蘇軾 《孫莘老寄墨》詩之三:“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 宋 楊萬里 《食雞頭子》詩之二:“卻憶吾廬野塘味,滿山柿葉正堪書。”
3、綾名。《事物異名錄布帛·綾》引 晉 郭義恭 《廣志》:“柿葉,今時綾名。

在6-8月的成長期摘下的葉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達檸檬的20倍。葉子蒸過、切細再乾燥之後,就可以拿來泡茶了。茶喝起來感覺很清
新,帶有熟悉的青草味。含有降血壓的成分,據說是抗高血壓的良方。此外,與不好喝的花草混合,可使味道變得較為溫潤。
用柿子樹的新鮮葉子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
柿葉中含有蘆丁、膽鹼、蛋白質、礦物質、糖等成分。而更可稱道的是它所含的維生素C多。6月一10月的鮮柿葉中,每百克含維生素C1000毫克,每100克乾柿葉則含3500毫克左右(一般而言,高海拔地區高原氣候及土壤(如雲南)等的特殊地理環境對有效物質的積累會更多)。經常飲用柿葉茶,對穩定和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清血和消炎均有稗益。
化學成分

含黃酮甙、鞣質、酚類、樹脂、香豆精類化合物、還原糖、多糖、揮髮油、有機酸(白樺脂酸、齊墩果
酸、熊果酸)、葉綠素。
黃酮甙中有黃芪甙、楊梅樹皮甙。
又含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約76微克/克)。
性味
《本草再新》:味苦,性寒,無毒。
歸經
《本草再新》:專入肺經。
形態特徵

葉大喬木,多為卵圓球形落,直徑3.5-8cm,橙黃色或鮮黃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種子褐色,橢圓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用途
柿葉茶
功效
1、柿葉茶呈弱酸性;普通的紅茶、綠茶和花茶呈弱鹼性。
2、柿葉茶不含茶鹼和咖啡鹼,晚上飲濃茶不會引起失眠,反而可安神,提高睡眠質量。
3、天然維生素含量比普通茶高几十倍甚至近百倍。
功能

1、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機體生成抗癌、抗流行病病毒的干擾素,對感冒、癌症等有較
好的作用。
2、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並從生理上調整血壓,對高血壓、低血壓也有很好的作用。
3、降低血脂,防止腦動脈硬化、冠心病等。
4、利尿通便、消腫、減肥。
5、消暑解渴。
6、安神、美容,消退老年斑。
沖泡
把採回的柿葉用線穿成串,投入85度的熱水鍋中浸15秒鐘,隨即投入冷水缸內浸冷,提出後放通風處風乾。充分乾燥後的柿葉,再經粉碎,裝入密封的容器內,即成為柿葉茶。
注意事項:柿葉茶為弱酸性,飲時請不要同飲咖啡或紅、綠茶等鹼性飲料。浸泡時間要加長,約需5分鐘。
複方
享受清爽好喝的溫潤滋味 柿葉1匙+薏苡1匙
清新的風味令人放鬆心情 柿葉1/2匙+歐薄荷1/2匙+薰衣草1/3匙
藥理作用
從葉中提出的黃酮甙,給狗靜脈注射(5毫克/公斤),能降低血壓並增加冠脈流量(33~36%);在離體兔心標本上,也能增加冠脈流量。
給兔腹腔注射,有降溫作用。
對動物的毒性不大,也不引起溶血,不影響末梢血象。
功用主治
治咳喘,肺氣脹,各種內出血。
①《滇南本草》:經霜葉敷臁瘡。
②《本草再新》: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
③《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氣喘,消肺氣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
外用:研末敷。
選方
治血小板減少症:乾柿葉、馬藍、阿膠、側柏葉。
水煎服。
(江西《中草藥學》)
食療價值
柿科喬木植物柿的葉。秋季採收綠色的葉。採得後先投入熱水中浸燙,隨即投入冷水中浸冷
,晾乾,粉碎備用,或切絲用。
性能
味微甘、苦,性涼。能清熱止咳,止血,生津。
參考
含胡蘿蔔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以嫩葉含量較高;又含黃酮甙、鞣質、酚類、香豆精類、揮髮油。
其中黃酮甙對實驗狗、兔能降低血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家兔實驗性發熱有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該品的片劑有止血作用。
用途
用於肺熱咳嗽;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或月經過多,尿血,以及紫斑;煩熱口渴。
用法
泡茶,煎湯,或作散劑。
附方
1,柿葉側柏葉散:柿葉、側柏葉、黃苓各9g。研為細末,每次3g,溫開水送服。
本方取柿葉、側柏葉清熱涼血,黃芩清熱瀉火,均能止血。用於血熱所致的身體各部分的出血。
2,柿葉山楂茶:柿葉10g,山楂12g,茶葉3g。沸水浸泡,時時飲用。
該品與山楂、茶葉配伍,對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和血壓較為有利。可用於防治冠心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臨床套用

①用於止血取秋季自然脫落之柿樹葉,洗淨曬乾,研細過篩內服,每次5克(重者10克),每日3次。
治療胃潰瘍出血4例,平均9天止血;肺結核出血5例,均有效;支氣管擴張咯血5例,止血4例,減少1例;腫瘤放療出血5例,止血4例,減少1例;功能性子宮出血7例,止血5例,減少2例;痔瘺便血60例,止血34例,那么減少16例,無效10例;另鼻衄6例,月經過多5例,眼底出血1例,紅斑狼瘡出血1例,尿血1例,皆有一定效果。其止血機理尚待研究。
②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取經霜打落之柿樹葉洗淨曬乾,研細末,早晚各服1錢,1個月為一療程。2個療程無顯效者,可不必再服。
適應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症狀已緩解,但血小板計數仍低於正常值,並有散在紫癜出現或輕度出血徵象的患者。
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Shì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柿科植物柿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pyros kaki Thunb.
採收和儲藏:霜降後採收,曬乾。
【原形態】 落葉大喬木,高達14m。樹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長方塊狀開裂;枝開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8-20mm;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或近圓形,長5-18cm,寬2.8-9cm,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主脈生柔毛,下面淡綠色,有短柔毛,沿脈密被褐色絨毛。花雜性,雄花成聚傘花序,雌花單生葉腋;總花梗長約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狀,4裂,內面有毛;花冠黃白色,鐘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兩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離。漿果形狀種種,多為卵圓球形,直徑3.5-8cm,橙黃色或鮮黃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種子褐色,橢圓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多為栽培種。分布於華東、中南及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化學成份】 含黃酮甙,鞣質,酚類,樹脂,香豆精類化合物,還原糖,多糖,揮髮油,有機酸,葉綠素等。有機酸有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水楊酸(salicylic acid),焦粘酸(pyromucic acid)及丁香峻(syringic acid);香豆精類有:東莨菪素(scopoletin)即6-甲氧基-7-羥基香豆精(6-methoxy-7-hydroxycoumarin),6-羥基-7-甲氧基香豆精(6-hydrox-y-7-methoxycoumarin);黃酮甙有紫雲英甙(astragalin),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4,5],芸香甙(rutin)。又含豐富的維生素(vi-tamin)C,胡蘿蔔素(carotenes),膽鹼(cholime)等。
【藥理作用】 從葉中提出的黃酮甙, 給狗靜脈注射(5mg/kg),能降低血壓並增加冠脈流量(33-36%);在離體兔心標本上,也能增加冠脈流量。以葉製成的注射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給兔腹腔注射,有降溫作用。對動物的毒性不大,也不引起溶血,不影響末捎血象。
【性味】 苦;性寒
【歸經】 肺經
【功能主治】 止咳定喘;生津止渴;活血止血。主咳喘;消渴及各種內出血;賺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場,3~9g;或適量泡茶。外用:適量,研末敷。
【各家論述】1.《滇南本草》:經霜葉敷臁瘡。
2、《本草再新》: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
3、《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氣喘,消肺氣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