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柳孜原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上的一個鎮,因運河的開通而繁榮。通濟渠唐宋時稱汴河,流經濉溪縣境40餘公里,歷隋、唐、宋三代五百餘年,南宋時淤塞廢棄。柳孜鎮,古稱柳子鎮,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境內,始建於東漢,因隋煬帝開掘的大運河之通濟渠段穿鎮而過而逐漸繁榮,成為唐宋時期淮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重鎮,“運漕商旅,往來不絕”。
儘管名為柳孜運河碼頭遺址,但是柳孜後來的考古證明,所謂的碼頭遺址實為橋樑遺址。
抗日戰爭期間,在柳孜鎮隅子街口,離地面五米深的地方,發現一條由南向北深入地下的石台階。石階均用兩米長、六十厘米寬、三十厘米厚的青石塊砌成。當時,即斷定是位於大運河南岸的一座大型石碼頭,由於兵荒馬亂,無人顧及考證發掘。
建國後至1984年,在濉溪縣境內,還因民眾燒窯取土、修築宿永公路、興修水利等,多次挖開了大運河斷面。河槽口寬四十米,底寬十五米。堤為夯土結構,坡度較小,河床內為淤泥沙土,從地表向下七米,仍未見原始土層。
1999年年初,百善鎮以西宿永公路段拓寬工程開工。在對穿過柳孜村一段工程進行裁彎取直的新路基礎施工時,施工方挖掘中出土大量瓷器等文物。結合當地老人所講抗戰時深入地下五米石階的傳說,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淮北市博物館、濉溪縣文管所共同組成考古發掘隊,對該路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次考古發掘,共開探方8個,累計揭露面積930平方米,歷時近200天。發掘出一處石構築物遺址、8隻唐代沉船,以及隋唐宋金時期瓷器1653件、灰坑一座,還有大量鐵器、骨器、石器、畫像石、動物骨骼等,出土瓷片數十萬件。這次考古發現,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古文記載
據《宿州志》記載:柳孜為巨鎮,有廟宇99座,井百眼。著名東晉音樂家桓伊和“竹林七賢”之一稽康就是生長在這裡,可見當時柳孜文風之盛。然而,滄海桑田,瞬息萬變,南宋光宗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泛濫,洪水奪淮入海,通濟渠從此淤塞,柳孜鎮也因此衰落下來。
歷史意義
一個世紀過去了,如今的柳孜鎮又因安徽省文物局考古發掘隊在這裡的重大考古發現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矚目。八艘唐船、宋代碼頭、大批唐宋名窯瓷器的相繼出土印證了這塊土地昔日的繁華。二000年四月八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鄭欣淼在柳孜實地考察後,向世界鄭重宣布:“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考古發掘是中國運河考古的重大成果,證明了大運河的流經路線,填補了中國運河考古的空白”。
文物遺存
遺址內出土有唐宋時南、北方十幾個窯口的大批瓷器,還發現唐代沉船八艘,出土三艘,清理出一座完整的宋代石築碼頭,均屬首次發現。
柳孜遺址還出土了大量陶瓷器,其中瓷器為多,其它為銅錢、鐵器、石器等,陶器有灰、紅色陶,釉陶和建築陶等。器形有缸、盆、壇、和磚瓦等。銅錢均是方孔圓錢,有“開元通寶”、“嘉佑通寶”、“熙寧通寶”。鐵器有三足釜、斧等,石器有磨、石柱、錨等。瓷器品種最多,有青、黃、白、黑、白地黑花、外黑或醬、內白等許多釉色,一般釉質較粗,少數青、白釉較細。瓷胎多為較粗的泛黃或灰色胎,少數白瓷胎潔白細膩,瓷器多素麵,少數印花、刻花、三彩、點彩和堆貼文飾等。器形以碗數量最多,其次有罐、盆、三足器、杯、壺等。從瓷器的釉色和造型初步辨認窯口的有:壽州窯、肖窯、吉州窯、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建窯、定窯、越窯、長沙窯、均窯等隋、唐、宋時期的窯口,還有一些不明窯口的瓷器有待進一步確認。
文物價值
柳孜遺址出土的陶瓷器,數量之多,窯口之眾,實屬罕見,這為唐宋陶瓷業的生產、運銷、外銷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文物保護
2011年,委託安徽省文物保護中心、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城市研究所等部門,編制《柳孜運河遺址產點段環境整治方案》、《柳孜運河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等規劃和總體實施方案3個,先後完成大棚展示、文物修復、環境整治、環境監測、檔案管理、安防技防、陳列展覽、廁所建設等單項工作方案10個,柳孜運河遺址的保護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基礎設施和管理保障有了明顯改善。
2013年,柳孜運河遺址正式入選國家文物局確定的首批申遺點段,按照中國遺產院“大運河申遺文本資料清單”要求,先後蒐集土地利用、城市規劃、考古文獻20餘份,充分展現柳孜運河遺址價值的真實性、完整性和良好的保護管理狀況,基本滿足了大運河申遺文本製作對基礎資料的要求,9月21日,柳孜運河遺址順利通過國際專家的檢查驗收。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標誌著大運河從此成為全世界、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和共同保護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