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鎮

柳城鎮

柳城鎮一直是川西地區及溫江區的政治中心。東毗公平鄉,南鄰湧泉鄉、金馬鎮,西連天府鎮,北接萬春鎮。面積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2畝,轄八個居民委員會,一個村、五個村民小組。

基本信息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柳城鎮

鎮情概況

柳城鎮距成都市19公里,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隋唐起即為溫江區治。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邑令李紹祖率眾繕城,於城外壕沿堤廣植垂柳,故名柳城。

圖

長期以來,柳城鎮一直是川西地區及溫江區的政治中心。1988年5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柳城鎮被列為成都市的第一個衛星城。其性質是以發展輕工科研為主,相應發展教育、文化事業,接納成都市區功能分流的綜合性衛星城。柳城鎮中心海拔高度533.69米,平疇沃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景色秀麗,具有典型的南方水鄉特色。東毗公平鄉,南鄰湧泉鄉、金馬鎮,西連天府鎮,北接萬春鎮。面積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2畝,轄八個居民委員會,一個村、五個村民小組。

交通運輸

柳城鎮是成(都)邛(崍)公路的第一大站,又有數條省、縣級公路在此交匯,西達崇慶、大邑、邛崍、雅安;北通郫縣、都江堰市、汶川、阿壩;南接雙流、新津、眉山、峨嵋。東面已開通至成都的衛星城公共汽車專線。

通訊

柳城鎮是成都市郊縣的通訊中心。電報傳譯已編入市電信局電腦,可直發全國各地。同時在全國率先開通縣、鄉傳真通訊。開通了全國250個大中城市的長途直接電話及400門國際直撥電話。

經濟狀況

種植業以蔬菜為主,品種齊全,推行科學種菜,是溫江區主要的蔬菜基地。養殖業以養奶牛、生豬為主,兼養雞、鴨。

旅遊景點

鎮之東南有聞名遐邇的溫江公園,水陸面積達160餘畝,園林布局精巧,林木蔥鬱,建築典雅,江安河環流其中。有盆景園、金谷園、清心閣、知春亭、鳴翠廊、望源樓、憩客軒、遊樂園、觀瀑池、遊船碼頭等休息娛樂景點。還有一代音樂大師王光祈先生的紀念館,"百帝城"讓你領略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在此舉辦的一年一度菊花會,盛況空前。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柳城鎮

鎮情概況

柳城鎮地處東江中上游,東源縣東北部,東與龍川縣毗鄰,南和藍口鎮相連,西跟曾田鎮交界,北靠上莞鎮,總面積106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1萬畝,為丘陵地區,平原面積少。全鎮轄11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圩鎮面積12平方公里。現有文化館一幢,廣播電視有線台1座,中學1間,幼稚園1間,在校學生2800多人。到2002年底,全鎮總人口為20138人,總戶數4117戶,其中農業人口19216人。

交通運輸

柳城鎮交通十分便利,205國道、京九鐵路、河龍高速穿鎮而過。東江河貫穿全境,上至老隆20公里,下達市區80公里,已實現村村通車、通電話、通電、通電視。

自然資源

柳城鎮資源相當豐富。現有三個小水電站,私營個體企業、廠礦7間。煤、稀土、金屬矽、墨石矽、墨石、石灰石、矽鐵礦等自然貯藏量豐富。

經濟狀況

2002年農村社會總產值8719.1萬元,工農業總產值6498.2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839.7萬元,工業總產值1658.5萬元;本級財政收入130萬元,財政支出280萬元,農村人均收入3508元,人均住房面積18.05平方米。農業方面,主要建設了水果、蠶桑、綠竹、油茶、藥材、優質稻等六大農業生產基地。平原片種下蠶桑500多畝,藥材100多畝,山區片種綠茶300多畝,東江沿岸綠竹3000多畝,辦小莊園580多戶。工業方面,坪山電站裝機容量1770千瓦時,發電量550萬度,年收入190多萬元。個體私營企業的石場、沙場、瓷土場正在開發經營之中。服務業方面,有飯館4間,農貿綜合市場1個,個體工商戶110多戶,電信分局1間,郵政局1間,移動和聯通分公司1間。

發展思路

柳城的發展思路將是穩定農業,加快工業發展,積極探索第三產業發展,帶動柳城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在五年內搞好東江兩岸河堤整治,生產生活用水改造,電站挖掘改造。農業發展主要依託科技進步,改變過去的耕作模式,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短平快的項目,種植芋頭、生薑、花生、黑甘蔗等經濟作物。工業發展主要發展民營企業,搞好瓷土和石英石開發,創出一條以高新技術帶動經濟發展之路。旅遊發展方面,積極挖掘旅遊資源,柳城鎮屬革命老區,人傑地靈,將軍石、龍皇閣、五指山、紫媚山、陰戶石、洋梅坪等景點開發價值較高。同時完善好道路建設,開通石側通往上莞仙湖道路,把上洞、望州公路鋪上水泥路,為旅遊開發打下基礎。

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柳城鎮

鎮情概況

柳城鎮地處朝陽市南郊,大凌河沿岸,青龍山腳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交通發達。全鎮社會總面積為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000畝,其中保護地共有一萬多畝。下轄14各

圖

行政村,人口4.5萬,99個村民組,其中山區村3個,平川村11個。

經濟狀況

柳城鎮黨委實現了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喜人景象。到2007年末,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8625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893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7326萬元,財政收入950萬元,招商引資完成1億元,人均收入達到4719元。始終把“三農”問題擺在首要位置,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民的經濟收入。第一充分利用在該鎮搞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和飲水解困等工程的有利契機。到目前為止總計新墊及整理土地6720畝,新打井並配套166眼,修自流灌渠一條,堤防2.5公里。修蓄水池17座,改造南大營子一、二級提水站一處,修防滲渠3270米,建蓄水量為1萬立方米的方塘兩座,完成引水上山工程14處,鋪設引水管線229465延長米,架設配電線路20000延長米,總投資近億元,新增水澆地面積2萬畝,農業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第二完成了西大杖子、牟台子、下窪子、小木頭溝等村的飲水解困工程,切實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同時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得到了有序的跟進。第三大力發展高效農業,以科技為先導,不斷引進新品種和新技術,大力倡導無公害蔬菜的生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和經濟人隊伍的作用,使農產品走出朝陽,進入大城市。通過幾年來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以拉拉屯、腰而營子、十二台等村為主的棚菜生產專業村屯,新建大棚1100棟,舊棚改造3100棟,全鎮實現瓜菜面積2萬畝。

社會事業

深入開展了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一條街、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在創建活動中為民眾做了很實事,比如開展了文明一條街評比活動、專項實施了生態文明村整村道路硬化工程、文化廣場建設、文化活動室建設等等。2008年,將郭家村定為全鎮精神文明建設重點村,在整村道路硬化方面,投資600餘萬元,鋪設了20公里柏油路,覆蓋了近20個村民組;並在這條新硬化的村路開展了文明一條街創建活動,道路旁新增設了宣傳板,達到了文明一條街建設標準;投資24萬元,在郭家村修建了16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活動廣場,廣場上安裝了供農民休閒娛樂的設施,為農戶提供好了場所。郭家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脫胎換骨大變樣,改善了村屯環境,同時又為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郭家村整村道路硬化工程、文化廣場建設等代表全縣接受市裡的拉練檢查,受到了市、縣領導的一致好評。

榮譽稱號

鎮黨委先後被評為縣級“優秀黨委”、市級“五星級黨委”、省級“優秀黨委”等榮譽稱號;柳城鎮連續4年被評為縣級同類鄉鎮項目建設第一名,被評為市級市級民兵預備役參建工作先進集體,市級依法行政工作先進單位,縣級擁軍優屬先進單位,縣級維護社會穩定和綜合治理目標優秀單位,縣級“四五”普法先進集體等。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柳城鎮

鎮情概況

柳城畲族鎮地處武義縣南部地區,是浙江省規模最大的民族鄉鎮,省級中心鎮、革命老區鎮。全鎮區域面積172.3平方公里,轄5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萬多人口,其中畲族人口0.35萬人,是武義南部地區經濟、文化、教育、衛生、交通中心。

經濟狀況

近年來,柳城畲族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圍繞“解放思想求突破、改革開放促發展”這一主題,將中國宣蓮之鄉——柳城打造成城鄉基礎設施完善、優勢產業經濟發展、民族風情文化濃郁的省級中心鎮。2008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4.6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3.38億元,農業總產值達1.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578元。生態農業前景美好。自古以來,柳城土壤肥沃,土特產資源豐富,有宣蓮、棕棚被譽為“宣平二絕”。近幾年來,柳城畲族鎮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鞏固優勢農業,大力發展效益農業、生態農業,以宣蓮、茶葉、板栗、蠶桑、食用菌為主的“五色農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宣蓮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是清代貢品,我國三大名蓮之一,“十里荷1號”、“太空3號”等優良品種面積逐步擴大,宣蓮產業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發展。2008年,全鎮宣蓮種植面積達3300畝,茶葉9516畝,板栗8567畝,蠶桑3148畝,食用菌300萬袋,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特色農業產業,生態農業發展前景十分美好。

旅遊資源

風情旅遊特色明顯。柳城風情文化濃郁,境內風景名勝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有濃郁畲鄉風情的“小黃山”景區,有千年古剎台山寺和清修寺、龍福寺、洞主廟等佛教聖地,

宣蓮宣蓮

有文化瑰寶潘潔茲藝術館,還有“十里荷花”長廊。近年來,該鎮按照“十里荷花、百里森林、千年古剎、萬畝茶園”的旅遊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集生態、觀光、休閒於一體的旅遊產業,進一步挖掘畲鄉特色文化和獨特的宣蓮文化。在百畝荷花物種園,建有觀荷亭、清風亭、蓮文化、廉政文化長廊、農家樂、立體養殖池,園內匯集了全國各地320多種荷花精品,每到六月,5000畝宣蓮形成“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讓遊人徜徉花海,流連忘返。今年,鎮政府擴建了荷花物種園,規模擴大到200畝,增添了畲族風情表演台、游步道、中國清官廉事宣傳長廊等,極大提高了旅遊品位。畲族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積極保護和挖掘畲族文化,豐富旅遊文化內涵,用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鑄造不朽的畲鄉民族風情旅遊品牌。與麗水市老竹、麗新、板橋每年聯合舉辦“三月三”畲族歌會,畲族文化得到了有效傳承與發展。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交通建設突飛猛進,完成了省道上松線、吳鄭線、柳四線等改建工程,康莊工程道路實現“村村通”目標,通往武義縣城、松陽、遂昌、麗水等周邊縣市的交通等級全面提升,形成了快捷通暢的交通網路。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形成了“五橫三縱一環”的城區道路框架,實施了自來水管網和排污管網改造等建設工程;建設了東溪、西溪防洪工程、西溪休閒走廊、東溪濱水景觀公園、東溪大橋等工程,柳城城鎮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城鎮功能配套的不斷健全,增強了對周邊地區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體現了作為省級中心鎮的區域中心位置。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大力實施清泉工程、村莊整治、生態村建設,2006年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鎮,2007年6月被確定為省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鎮。柳城這座古老的山城變得更加精緻和亮麗,煥發出勃勃生機。

黨建工作

柳城畲族鎮黨委政府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重點,帶領勤勞淳樸的柳城人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拼搏,真抓實幹,努力把柳城畲族鎮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文明、人民幸福的省級中心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