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喙鯨

柯氏喙鯨

柯氏喙鯨(學名:Ziphius cavirostris),又名柯維氏鯨、鵝嘴鯨、鵝喙鯨,舊稱柯維氏喙鯨,列海洋哺乳類鯨目齒鯨亞目喙鯨科,是一種分布極廣、但卻非常少見的喙鯨。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一隻柯氏喙鯨在義大利海岸附近完成優美的鯨躍。一隻柯氏喙鯨在義大利海岸附近完成優美的鯨躍。

柯氏喙鯨的體型中等,相當粗壯而呈雪茄狀。

嘴喙

由於它們的嘴喙比其他喙鯨短,且額隆略呈球狀而凸出,整體外觀似乎前端被截去了一樣。額隆隆起的幅度大,但到了短而粗的嘴喙部分則較平緩。嘴部曲線短,側面觀先略往下彎曲,至中段往上翹至接近眼睛水平高度。

鰭部

柯氏喙鯨背鰭相當小,呈鐮刀形,位於背部約體長2/3處。胸鰭相當小而窄,兩側體壁有所謂的“胸鰭窩”可收納胸鰭,此構造可能與游泳有關。

牙齒

和其他喙鯨一樣,在喉嚨兩側各有1道深溝。僅成年雄鯨長有外露的牙齒,位於下顎最高處,即使閉上嘴時仍可看見,有時會有茗荷介附生。

體色

柯氏喙鯨體色為深灰色,有一些反蔭蔽(動物保護色的一種類型;這類動物背部深於腹部,上面投下的光線使它全身顏色均勻而不醒目)的效果。

柯氏喙鯨皮膚表面常有許多橢圓形白斑與細長白線痕,特別是在腹部與身體側面,前者可能是遭雪茄鮫(或稱達摩鯊)咬傷或遭八目鰻(或稱七鰓鰻)吸附所造成的傷痕,而後者則可能是雄鯨彼此間爭鬥時牙齒劃傷留下的刮痕。幼鯨背部顏色較暗而腹部較淺。

雄/雌

成年雄鯨頭部為白色,此淺色區域會往後方背部小部分延伸;雌外觀呈深灰至紅褐色,頭部較淺但不及雄鯨那般對比明顯。眼睛周圍區域顏色較深,前後方皆有淺色的月牙形或山形斑紋。

分布範圍

柯氏喙鯨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只有極地海域不見蹤跡(南,北半球均如此)。已知會出現在許多大樣中的群島附近,同時,地中海日本海這類封閉海域也相當常見。夏威夷與若干其他海域的族群為定棲性;未知有遷徙行為。除非是海底峽谷或狹窄的大陸架等岸邊水深夠的海域,否則極少在大陸沿岸出現。

柯氏喙鯨主要在冬末與春季出現(2至5月),集中於狹窄緯度範圍(北緯43度30分至45度30分),水深1500至3000米深處。

生活習性

柯氏喙鯨一般單獨或組成3到12頭左右的小群體活動,若在主要覓食區則可達25頭。其噴氣低而發散,在海面看來相當模糊。在少數地點曾目擊到它們進行躍身擊浪的動作。

柯氏喙鯨能潛水20-40分鐘,在海面時每10-20秒噴氣1次。一般推測它們會以深潛的方式來避開接近的船隻,所以要觀察的話以從後方接近最佳。柯氏喙鯨的擱淺記錄比其他喙鯨要來得多,在哥斯大黎加與加拉巴哥群島曾有集體擱淺記錄。

一般認為柯氏喙鯨主食1000米深處的槍烏賊,但由其胃內容物的研究發現,魚類似乎占相當大的比例,可能也會食用甲殼類。因為它們不具功能性牙齒,柯氏喙鯨應以抽吸的方式獵食。

繁殖

秋季是柯氏喙鯨生產高峰。

鑑別

1、頭形呈鵝喙狀;

2、唇形短而向上彎;

3、頭部小,常呈蒼白;

4、軀體長而粗壯;

5、噴氣孔後方凹陷;

6、下顎前端有小牙齒;

7、疤痕呈長形與環狀;

8、游過海面時會左右搖晃;

9、通常落單或組成小群隊。

現狀及保護

由於柯氏喙鯨難以偵察或辨識,其數量不明。由美國西海岸的調查顯示當地約有數千頭棲息。和其他喙鯨比較起來,柯氏喙鯨由於分布廣泛與出現率較高,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也較大。日本曾經少量捕捉柯氏喙鯨,年獲量3-35頭,多半由捕貝氏喙鯨的捕鯨船捕獲。其中67%為雄性,但此數據尚不足以說明實際族群的性別比例。

另外,柯氏喙鯨也可能陷入深水域的流刺網而死亡。有強烈懷疑指出,它們對於特殊噪音非常脆弱,在工業區、軍事區、甚至是遊戲區附近容易威脅它們的生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