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文獻《爾雅》、晉人郭義恭所撰《廣志》都對柞蠶有所記載,說明中國柞蠶文化已有至少2000年的歷史。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史念海等根據古籍考證認為,中國柞絲遠在周代以前就有了。《尚書》中的“禹貢”篇,管仲所著《管子》中的“地員”篇所說的“煤絲”即柞蠶絲。柞蠶歷史
我國山東半島是放養柞蠶的發源地,早在漢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山東蓬萊、掖縣一帶的人民就已經採收野生的柞蠶繭,製成絲綿。後來人們逐漸知道利用柞蠶繭絲來織綢。到了明代,用柞蠶絲織綢製衣,已經風行全國。事實上,我國東北作為柞蠶的主要產地,尤其遼寧柞蠶產量占全國75%,也有著悠久的柞蠶放養和絲綢紡織歷史。
遼寧古城開原,曾作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重鎮,與北方五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遼開泰八年(1019年),在今老城街道所在地西設定鹹州,《遼史·聖宗記》中是這樣說的:“開泰八年十月甲辰改東路赫里太保城為鹹州,建節以領之。”“建節”就是設定安東軍節度使。遼代在這裡建了一座土城,它南臨清河,北依黃龍崗,故有“北枕黃龍,南撫青龍”之說。到了金朝,此處設鹹州路,成為當朝19個省級建制之一,路尹為正二品,也就是說,現在的老城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省會”,下設鹹平府、韓州、安東軍,坐擁八縣,包括現在的鐵嶺、康平、開原、昌圖等地。元朝末期鹹平改名為開元,因朱元璋當上皇帝後,禁用元字,於是,開原之名由此而始。遼為鹹州城,金為鹹平府城,元為開元路城,明為遼東地區的北路屯兵城,清為遼北駐防城,古城開原可謂名副其實的“五朝重鎮”。( 遼寧日報)
開原又作為東北亞絲綢之路的貿易關口,史稱“絲關”,與我國柞蠶絲綢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明代的東北亞絲綢之路,南起於開原絲關,走阿城,經賓縣鳥河,沿松花江迤儷北上,於黑瞎子島入黑龍江,直抵黑龍江入海口,向東連線到朝鮮、日本等東亞國家。共10城45站(在我國境內有8城23個站)。其中,西豐縣是距絲關開原最近的站,僅60公里之距。西豐柞林資源十分豐富,柞蠶放養技術很早就由山東傳到這裡,並由此向周邊國家傳播。可以說西豐是我國近代歷史上東北亞絲綢之路提供柞蠶生產技術和絲綢產品貿易的源頭。
161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親征葉赫,滅葉赫後,將葉赫全境封禁為大圍場,屬盛京圍場。西豐當時地名稱為“西圍”。建立清王朝後,從清初起“西圍”就劃為皇族遊獵的圍場。從此,明朝時地處柳條邊的今天西豐與世隔絕了277年。直到清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盛京將軍增祺向朝廷上奏摺,提出在圍場內設縣:“擬於西圍場掏鹿地方建設一縣,名曰西豐縣,設知縣典史各一員。”得到批准,從此有了西豐縣。 該縣屬奉天省海龍府管轄,後劃歸四平省的西安地區。現是遼寧省鐵嶺市轄縣。
今天的西豐縣是全省乃至全國的柞蠶用種生產基地,有柞蠶場面積五十一萬四千畝,年放養柞蠶五千把,產繭四千噸。目前,遼寧省5家大型蠶種場中,除省蠶業研究所下轄2家蠶種場外,其餘3家蠶種場全部在西豐,全省柞蠶生產50%的蠶種來自西豐。蠶種遠銷到黑龍江、吉林、內蒙、河北等地。目前,全省有柞蠶母種場五家,其中,西豐就有三家,占全省蠶種市場份額的百分之七十。
除遼寧西豐縣外,我國還有很多盛產柞蠶的城鎮,如遼寧鳳城市、莊河市、寬甸滿洲自治縣、河南南召縣、黑龍江省寧安市等。
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和桑蠶、柞蠶放養歷史。蠶絲加工行業一度在世界經濟中占有壟斷地位,擁有豐富的養蠶技術和蠶絲製品加工工藝技術。但是近年來,國外對桑、柞蠶資源開發研究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在蠶食品、保健、美容領域逐漸落後於國外。
柞蠶絲是我國特有的天然資源,其絲天然華貴、滑爽舒適而且具有獨特的珠寶光澤。柞蠶繭絲由兩根平行的扁平單絲並成,其主要成分為絲素和絲膠。絕緣、強力、伸度、抗脆化以及耐酸、耐鹼等性能均優於桑蠶絲。絲素白色半透明,強力能增加4%,有光澤,約占85%;絲膠淡褐色,耐濕性能亦強,約占 13%;此外還有灰分、色素等約占2%。絲膠分層附著在絲素外圍,有保護作用,能溶於沸水、熱皂液和鹼性溶液;絲素則不溶。絲素由18種胺基酸組成,大多屬人體必需胺基酸。主要為丙氨酸、甘氨酸、絲氨酸和酪氨酸等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胺基酸;絲膠由15種胺基酸組成,主要為天冬氨酸、絲氨酸、蘇氨酸和精氨酸。柞蠶絲手感柔軟而具彈性。耐熱性能良好,由柞蠶絲的物理化學性質及生物特性可知,柞蠶絲紡織製品具有強力高、吸濕散熱快、粗獷典雅、抑菌防腐、耐腐蝕、防紫外線、保健等特性與功能。目前越來越廣泛用於多種行業。美容方面,柞蠶絲具有蠶絲蛋白特有的柔和光澤和吸收紫外線抵禦日光輻射的作用,絲素光滑、細膩、透氣性好、附著力強,能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吸收和釋放水分,對皮膚角質層水分有較好的保持作用,因此絲素是美容類化妝品如唇膏、粉餅、眼霜等的上乘基礎材料。
柞蠶絲綢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絲綢文化淵源流長。柞蠶及柞蠶絲資源是我國特有的天然珍貴資源,具有巨大的開發價值和潛力。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項中國傳統文化,刻苦鑽研柞蠶養殖及相關生物、化工知識,努力開發柞蠶、柞蠶絲資源,發掘其潛在價值,將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實現天人合一,生產和諧,為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