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州

鹹州是古地名,一直是遼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甚至幾度成為國都。

簡介

鹹州,古地名。它其實一直是遼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甚至幾度成為國都。遼開泰八年(1019年),設定鹹州,《遼史·聖宗記》中是這樣說的:“開泰八年十月甲辰改東路赫里太保城為鹹州,建節以領之。”“建節”就是設定安東軍節度使。遼代在這裡建了一座土城,它南臨清河,北依黃龍崗,故有“北枕黃龍,南撫青龍”之說。到了金朝,此處設鹹州路,成為當朝19個省級建制之一,路尹為正二品,也就是說,現在的老城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省會”,下設鹹平府、韓州、安東軍,坐擁八縣,包括現在的鐵嶺康平開原、昌圖等地。據介紹,遼代末年,女真完顏部分布在以鹹州為中心的周邊廣大地區,隸屬於鹹州兵馬司。遼天慶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起兵伐遼,首戰告捷。當年十月攻克寧江城,至十二月初拿下鹹州。隨後,阿骨打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1115年)正月壬申日在鹹州建國稱帝,年號為收國元年,《全遼志》及《遼東志》均有記載。當然,這是一個有爭論的史學疑題,也有史書及史學家稱大金建國在阿城。不過,它至少能說明,大金國與鹹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金末,成吉思汗興兵,金對境內遼代遺民契丹人心存疑慮、戒備,恐其與蒙古人呼應,故下令境內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須以二戶女真夾一戶契丹。耶律留哥不能忍受金人這種歧視而逃走,1212年在韓州(今梨樹縣偏臉城)、隆安(吉林農安)一帶扯旗聚集契丹人與金對抗,1213年耶律留哥乘勢攻下鹹平,進而稱遼王,“遂都鹹平(今開原),號為中京”(《元史》卷149,《耶律留哥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