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新莊村

歷史沿革

50年代柏新莊就興辦新式教育學校“柏新莊國小”。不同時代為國家輸送近300名大學生。村民生活節儉、純樸、善良、敬業、吃苦耐勞是柏新莊村民的優良美德。80年代國小改址,在柏新莊與賁莊兩村相接處興建“賁聯國小”設有幼稚園、國小1年級至4年級共4個班級。美麗的校園,整潔的教室,朗朗的讀
書聲,伴隨柏新莊村一代又一代孩子長大成人。21世紀以來,由於計畫生育、晚婚晚育等策略的良好執行,孩子數量逐漸建減少,柏新莊國小學生數量也大大減少,2010年柏新莊國小與北房國小合併。目前柏新莊村孩子們國小在北房國小就學。國中到盧王莊中學。國中為三年制教育。盧王莊中學錄屬於牛頭崖鎮,90年代之前為獨立的盧王莊鄉,後合併到牛頭崖鎮。

經濟建設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80年代初期北戴河旅遊、南戴河旅遊事業的騰飛發展。勤勞勇敢的柏新莊村人民在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逐步走上創業致富之路。80年代柏新莊村開辦地毯廠、磚廠等村內致富項目,讓村內閒散勞動力(尤其是年輕女青年、婦女)在村內興辦的地毯廠務工。後來90年代,國家大力發展旅遊業。柏新莊村依賴自身的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逐漸走出去,到旅遊景區開辦個體實業(飯店、酒店、服裝店、手工藝品零售等業務);同時年輕人隨著文化水平的提升,逐漸拜託務農維持家用的一貫形式,到城裡打工賺錢。目前家庭收入結構組成=種地收入+外出務工收入(做生意收入)為主。大部分家庭蓋起了二層樓房,很多年輕家庭購買了汽車作為出行工具。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村民在城裡買房,改善居住條件。
貉子、狐狸專業養殖村
柏新莊目前大部分婦女除負責種地外,還在家裡集體飼養期狐狸、貉子,通過十幾年來養殖經驗的積累,目前平均每戶養殖貉子100隻左右。各種品種的狐狸(白狐、藍狐每戶平均20隻左右,還有一些家庭專業成規模養殖,有500隻之多)。使柏新莊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貉子、狐狸皮外貿出口供應名村。
勤勞的柏新莊村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正在演繹改革開放新民村的新的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