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餘存

林餘存

通過採訪和多次接觸,我們了解到這句話是林餘存的事業警言,也是他的成功密碼。 事實證明,林餘存恪守的警言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事業和人生。 其實,林餘存人生事業最驚險的一跳還是投巨資改造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

林餘存董事長林餘存董事長

林餘存,北京101集團副董事長、北京世紀天鼎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優秀商業創業企業家、中國經濟百名傑出人物、2009年度北京經濟力推動人物。1965年林餘存出生在溫州樂清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8歲中學畢業後就外出經商闖蕩市場,辦過多家企業,兼任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北京溫州企業商會榮譽會長、北京市崇文區政協委員等多項社會兼職,是溫州商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成於用心,敗於瑕疵。林餘存恪守的警言成就了他輝煌的事業和人生。或許,林的成功密碼也應該成為身處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的人們靈魂深處需要堅守的一種價值觀
新世紀以來,溫州商人一直備受傳媒關注,被稱為“東方猶太人”,他們許多成功的創富故事被總結傳頌為“溫州經驗”、“溫州模式”。
有不少人對此知其然,但並不知其所以然。
作為溫州商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林餘存解析了溫州商人成功的三大理由:不等不靠,敢於創業和改變現狀;嗅覺敏銳,善於創造和把握機會;用心做事,樂於把事情做到極致。其實,林餘存的解析也正是他自身的真實寫照。
“不管做什麼事,只要用心了,就是成功的;存在的瑕疵多了,就是失敗者。”每每和朋友聊天時,林餘存都會提到這句自己深有感觸的話,並會講出幾個與之有關的現實故事。作為國際知名企業章光101集團的副董事長,北京世紀天鼎投資有限公司的掌門人,林餘存領導著多個擁有數千員工的經濟實體,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並經常告誡自己和員工要用心做事,敢於追求成功,敢於追求完美,要極力避免做事留下瑕疵——一個做事經常留有瑕疵的人,必然是一個失敗者。
成於用心,敗於瑕疵。通過採訪和多次接觸,我們了解到這句話是林餘存的事業警言,也是他的成功密碼。或許,這也應該成為身處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的人們靈魂深處需要堅守的一種價值觀,至少是一種事業觀——哪怕只是商業價值,也是最核心的。
事實證明,林餘存恪守的警言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事業和人生。

自主 敢於創業拓宏圖
【溫州商人不等不靠、自主創業的開拓精神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環境所逼,生活所迫,是不得已的選擇,是一種傳承和積澱】
林餘存出生在浙江溫州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中,18歲中學畢業時離開故鄉,從此踏上了一條艱難而成功的創業之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林餘存便與章光101的創始人趙章光先生一起走南闖北,開始企業創辦和集團創建工作,風風雨雨十餘年。章光101從西子湖畔的小作坊起步,到進軍河南鄭州建廠,再到北京建立毛髮再生精廠,企業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廠到馳名中外的集團化公司,產品也由處處碰壁的醜小鴨變成生髮、養發行業的領頭軍。這期間,林餘存承擔了許多重要任務,為101事業的奠定基礎和求得更大發展揮灑了辛勤的汗水,體現了過人的膽識和智慧。
1992年,林餘存擔任北京毛髮再生精廠副廠長時,與新加坡廠商合作開辦了集團公司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麗晶保健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經營洗滌類產品,產品一經投放市場,立刻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並熱銷海外。
正當章光101事業如日中天時,善於思考的林餘存便想到了改造公司閒置的臨街店房開個酒店,這樣既可以擴大集團的經營範圍,增收節支,還可為浙江溫州同鄉提供一個交際聚會之所。拿定主意並獲得集團董事會通過後,說乾就乾,積極協調方方面面的關係,從運籌、規劃到設計和建築施工,僅8個月,一座裝潢精緻可同時容納300餘人就餐的高檔酒店——新粵漁村於1997年元月正式開業了,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聽了林餘存的創業事跡後,親臨開業典禮,並題詞“大展鴻圖”以表祝賀和鼓勵。
新粵漁村經營正宗溫州菜和粵菜海鮮,在當時京城餐飲中獨樹一幟,受到了多方好評。他還連續幾年在新奧漁村舉辦溫州同鄉聯誼會,每次都有數百位在不同崗位上做出不凡業績的同鄉參加,體現出了濃濃的鄉情和上進之心。
成功的商人都很善於根據社會發展大勢和市場脈動捕捉商機。
2000年以後,林餘存先後又創辦了北京章光世紀經貿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南方創業有限公司、北京世紀天鼎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成功參與房地產、貿易、電氣等業務,不斷開拓新的事業宏圖。
2002年5月,林餘存挫敗眾多競爭對手,拿到了北京市崇文區大都市街被譽為“亞洲最長的內聯式商業圈”中的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投入數億巨資給這個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的商品交易市場進行改造裝修,經過幾年開發經營後便迅速取得了卓越的效益,創造了“全國最大室內品牌服飾廣場”、“京城最大的美容美髮用品用具城”等多項“最大”和“第一”,人生事業登上新高峰。
回想打拚商場幾十年的不平凡經歷,林餘存深有感慨。現在傳媒都很關注溫州商人,認為正是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使溫州人獲得了成功,迅速積累了巨大財富。林餘存也並不否認這一點,但他相信只有溫州人自己才真正明白創業成功背後的原因和動力是什麼。
溫州地處東南沿海,山地多,颱風多,客觀環境形成了人多地少、靠種田地生活艱難的現實。很多溫州人都由此產生了賺錢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而二三十年以前,大多數人要改變自己和家人過窮苦日子的命運,能靠政府和他人能夠提供的幫助少之又少,因此,只能不等不靠,外出自主創業,哪怕只是做個走村串鄉收雞毛或露天擺個理髮攤之類的小買賣。第一批溫州商人由此誕生。
“早期的溫州商人敢於不等不靠、自主創業、不斷開拓的精神是很強烈,而且大都迅速獲得了成功,但這些精神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其實這背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所逼,艱難的生活所迫,是不得已的選擇,大家太害怕過苦日子了。目前也有很大一批改革開放以後出生的溫州年輕人創業,發展勢頭很強勁,在他們身上仍然展示著自主創業、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良好品質,這主要是受到了第一批溫州商人成功的激勵,是第一批溫商的優秀品質在更年輕的溫州人身上的煥發,當然也是一種很好的傳承和積澱。”
面對我們的採訪,林餘存顯得自信又欣慰。

創新 敢於求變創商機
【創新求變是成功的基礎和前提。所謂的求變,可能是面臨存亡時不得不進行的選擇,變則興,不變則亡。真正的創新,就一定要創出新穎、獨樹一幟】
其實,林餘存人生事業最驚險的一跳還是投巨資改造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
世紀天鼎商品交易位於北京大都市商業街的核心地段,距天安門廣場僅800米之遙,它的前身是一處廢棄廠房,不過建築富有蘇式特色,由56個類似於蒙古包樣的穹頂構成。林餘存坦言,當初正是這些“蒙古包”讓他一見鍾情。
2002年5月18日,林餘存領導北京世紀天鼎投資有限公司打敗眾多競爭對手,正式取得了這座廢棄廠房和56個“蒙古包”的使用權與經營權。當時林餘存和他的搭檔們興奮得幾乎睡不著覺,給它取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世紀天鼎,並不惜投巨資進行裝修改造,決心把它打造成一個高品位的室內品牌服飾廣場,成為全國品牌服飾的信息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
然而,品牌服飾廣場幾次招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不得不進行艱難又痛苦的變臉和轉型。
2003年2月18日,世紀天鼎公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一次有五十多家知名服裝品牌代理商參加的研討會,會議中,他們發出了招商的宣傳畫冊。在畫冊印刷精美的扉頁,寫著打造“信息中心、展示中心、貿易中心”字樣,言下之意是要把世紀天鼎建成“以經營品牌服飾為主,批零兼營的品牌集散地,並逐步立足北京,輻射全國”。
然而這幅美好的藍圖並沒有打動客商,在聽了林餘存的介紹以後,更多客商考慮的還是進駐一個新商圈必須付出的前期代價。最後的結局不言而喻,大部分客商不願意和世紀天鼎公司簽約。
在以後幾次招商上連戰連敗,可林餘存並不願意服輸。
2003年2月28日,世紀天鼎公司聯合北京市商委、崇文區政府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等在北京國際飯店再次召開項目推介會,大張旗鼓展開招商,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
2003年3月27日,世紀天鼎公司又參加了北京最大的國際服裝博覽會,會場上,林餘存直接接觸了很多廠家,邀請他們進駐天鼎,但是得到的回應依然很少。
屋漏偏逢連陰雨。
2003年4月,“非典”疫情開始肆虐,廣場營業日期不得不推遲,使得前期已經答應入住的商戶希望堅持下去的更加少之又少。由於商戶大量流失,上貨量嚴重不足,導致賣場人氣渙散,形勢岌岌可危。
怎么辦?正當林餘存苦思冥想尋找對策時,一個訊息傳來:南中軸路要改造,原天橋周邊的六個商品市場全部拆遷,上千商戶急需安置。瞬間,林餘存用直覺做出了判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機!上千商戶急需安置,市場招商不成問題;原天橋市場的商戶已經有了固定的顧客群,市場的人氣容易聚攏;當時在北京南城尚綜合類商品交易市場,市場的發展空間很大!林餘存決定拿出勇氣排除萬難,讓世紀天鼎品牌服飾廣場轉型。
 於是,在北京市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2003年4月初,世紀天鼎品牌服飾廣場全面轉型,成立了商品交易市場,並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招商1300多戶。2003年6月1日,轉型後的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正式開張。這個斥資數億元改造、裝修出來的市場成為了北京市單體面積最大的室內商品交易市場,也成為了各項配套設施最為完善、購物環境最為優越的商品交易市場之一。
為了培育已進場的商戶,加快業務發展,林餘存還決定向商戶免收兩個月租金,同時還免收2003年的物業管理費等其他費用,這一優惠政策頓時引來了大量的商戶入駐。商戶進入後帶來了不少老顧客,世紀天鼎市場的生意日益紅火起來,開業僅半個月,市場內就有商戶創下了單日營業額近八萬元的成績。
傳統批發商業固然每天都在為市場創造利益,但卻很難在激烈的百貨行業競爭中彰顯出自己的個性。2003年底,原“北京大天壇鞋城”因道路改造拆除,眾多商戶紛紛流散。聰明的林餘存乘勝追擊,再次抓住了商機——在市場內開闢一塊鞋業的專賣區,吸引大天壇原商戶。
針對這塊鞋業專賣區,林餘存做起了特色文章。他首先把市場南側約5000平方米的面積改建為“世紀天鼎鞋業折扣廣場”,市場雲集了800多箇中外品牌,統一經營管理。這個鞋業市場剛開業,林餘存又甩出最厲害的“殺手鐧”:打折低價銷售,廠家直接進貨,省略中間環節,多數商品七折優惠。同時,林餘存還在售後服務上下足功夫,成立了維修組,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專業維修服務。
而北京作為全國經濟發達城市,美容美髮業發展也很快,美容美髮產品和用具需求市場很大。為了抓住這一商機,林餘存把市場內8000多平米的面積拿出來開設京城最大的“美容美髮用品用具城”,目前北京全城約有四萬家美容美髮店,幾乎全部從世紀天鼎市場進貨。
市場一天天繁榮起來了,但林餘存卻依然誠惶誠恐。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心理感受、開創服裝交易市場品牌之路、商場化管理與市場化機制相結合,當初要打造室內品牌服飾廣場的理念、特色和模式定位不可謂不領先,但最核心的市場定位卻不夠精準,沒有科學分析把握周邊市場和消費人群,沒有真正創新建立合理的商業模式,幸而自己帶領世紀天鼎快速轉型變臉,前期的冒險行動差點就使企業錯過了巨大商機,人生事業也差點陷入巨大的泥沼。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求變是企業致勝的不二法寶,也是企業發展的永恆話題。所謂的求變,可能是在企業面臨存亡時不得不進行的選擇,變則興,不變則亡,這是成功的前提。而真正的創新,就是創出新穎、獨樹一幟,這是成功的基礎。”林餘存對自己在事業上的創新求變似乎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更高的要求。
執著 樂於完美現和諧
【構建商業和諧是商業發展的崇高使命,需要企業領袖們樂於以百折不撓的執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包容萬物的胸懷去締造崇高的事業,享受完美的人生】
企業家對事業的執著有時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了解林餘存的人都會稱讚他的執著、進取和胸懷。
綠色商道中心的穆曉軍對世紀天鼎的跟蹤研究已經有一年多時間,對林餘存的執著精神印象深刻。“林先生旗下的世紀天鼎市場目前生意已經非常紅火了,年銷售額達到了20多億元,但他心中還有沒有實現的藍圖,他的目標是要把世紀天鼎建成一個形成大倉儲、大物流、大信息、大配送的大市場,他也一直在為實現這個目標而不懈努力。”
更讓穆曉軍感到驚訝的是林餘存的學習能力。“林先生有一個很好的習慣,他每次到外地出差回北京以後,都要把沒有機會看到的報紙雜誌等找來翻閱,重要的信息都要做成簡報或用筆記本記下來,仔細地分析研究。同時,林先生還非常注意通過學習借鑑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有一次他到燕莎商城參觀,發現其各種貨櫃擺放很有特點,各類品牌店安排也很合理,讓人感覺很舒服,他當時就用隨身攜帶的手機手機拍下來,當天就安排對自己的市場進行調整。”
其實,林餘存的路子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勤奮好學、謙遜謹慎的林餘存在跟隨別人創業、起步、發展過程中就通過自學拿到了大學文憑,還儘可能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積累許多專業經營管理知識和經驗,個人也很快從一個企業普通的工作人員迅速成長為企業科長、廠長、經理直到集團的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副董事長。如今自己當老闆以後,勤奮好學、謙遜謹慎的習慣依然如舊。
對林餘存胸懷感受最深切的恐怕是與他交往的朋友和共事的員工。
友盟是一位葡萄酒經銷商,與林餘存有過多次合作,非常欽佩他的胸懷。“跟朋友們聚會時,林先生經常講的兩句話:‘別人如果做了對不起我的事,說開了就拉倒;我幫了別人的事忘了,別人幫了我的事,滴水之恩定要湧泉相報’。林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不管是在生意場上還是生意場外,林先生都幫過我很多次,但他從來都沒有主動跟別人提起過。”
李媛是與林餘存共事多年的同事,每當談起自己老闆的胸懷時,她總是讚不絕口:“一般人都認為商人過分精於商業算計,但林總胸懷很寬廣,既有南方人的細膩,又有北方人的豪爽,經常想的是怎么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作為一個知名的民營企業家,林餘存經常不計個人得失,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就連公司的衛生間的衛生用具他都親自修理過。但他也有心胸狹窄的一面,在對待分內工作上,不論是對己還是員工,林餘存只有同一個標準:自己能解決的事決不要麻煩別人。
林餘存受人稱讚的不僅僅是他的個人魅力,他的專業管理水平也同樣受人尊敬。
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多數民營企業很少碰及的領域,也是這些企業的短板。有著二十年黨齡的林餘存對此類問題非常重視。世紀天鼎市場成立之初就成立了黨支部,安排專人專款大張旗鼓地開展工作,規範建立了黨員學習制度、活動制度、溝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取得了很多實際成效。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大推動了世紀天鼎市場的發展,商場占道經營、不講衛生的商戶少了,誠信守法經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商戶多了,經營環境越來越好,市場經濟效益不斷攀升。
企業存在的價值在於滿足什麼樣的社會需求,求生存、謀發展、回報社會是企業一般要經歷的幾個階段。對於旗下的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取得的成功,林餘存認為其中離不開幾千商戶的支持,要求企業在管理和服務上常懷感恩之心幫助商戶,經常舉辦免費行銷培訓等活動,儘可能為商戶解決各種問題和困難,科學地處理了公司與商戶的利益關係,結果大家把市場的發展當成了一項共同的事業。
“優秀的企業家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要為事業奮鬥終身。但有時人們會問企業家辦企業的目的是什麼?賺錢為社會創造財富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點人們早已看到了,可最終的目的又是什麼?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構建商業和諧是當前商業發展的崇高使命,這就需要企業領袖們樂於以百折不撓的執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包容萬物的胸懷去締造崇高的事業,享受完美的人生,為推動經濟發展、創造幸福生活、共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在採訪過程中談到企業貢獻和價值觀話題時,林餘存的話不多,但很讓人震撼。(京 帛 莫海英/文 加敏陳俊賢編輯

【札記】
人道亦即商道
彭錦瓊
先人早有古訓:做事先做人,商道即人道。
所謂人道,是做人之經驗、修養、倫理;所謂商道,是經商之學問、方法、規律。
其實,商道、人道並無本質區別,只是人為界定範圍不同而已。商道的根本是人道,只要把人的問題處理好了,經商之道也就順暢了,此謂“道可道,非常道”——隔行不隔理。
溫州商人林餘存對自己和員工都謹以“用心做事、勿留瑕疵”嚴格要求,謹修為人立業根本之道,體現了一種勤奮、認真、刻苦和追求成功的頑強精神和境界,林餘存事業和人生獲得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進入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以來,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遠大抱負的人最受人民尊重,包括為商者。而在為商者的責任、道德、操守被重拾的時代,人道的價值和作用會更加凸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與此同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儘管商人可以毫不掩飾經商求利的目的,但也不可不遵從人之倫理修養。
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商者不修人道,那么他在競爭中的結局是很難讓人想像的。而古今中外那些名垂青史的商業泰斗,不管是先秦的呂不韋,晚清的胡雪岩,還是華人首富李嘉誠,世界巨富比爾•蓋茨,他們事業的成功無不得益於謹修人道,勤勉人事。
誠然,一個人“道”的大小,在本質上是取決於其能力的,一種穿透紛繁複雜的表象,對世界的本質規律的認知感悟能力。如果我們的“道”大,就可以穿越歷史,洞悉未來,橫貫中外,隨心所欲而不越矩,追求自然崇高;如果我們的境界小,則必然鼠目寸光,患得患失,舉步維艱,四處碰壁而不得志,行為難脫猥瑣。
“用心做事,勿留瑕疵”。林餘存的話雖樸實,但卻揭示了一種不可迴避的鐵律。專心致志、刻苦用功是成功的基礎,凡事成於勤奮認真,而毀於馬虎大意。或許它就是最簡單、最基本的人道,也是最寬廣、最厚重的人道。它也必將能給浮躁、投機、庸俗的東西致命一擊。
縱觀中國九大商道,道道特色鮮明,浙商敢闖能吃苦、閩商敢冒險肯拼博、晉商更堅毅又懂變通……而無論哪一道,其實歸根到底都是人的需求、膽識、修養、倫理的生動體現,都是對人道的最好把握和展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所有為商者都應當牢記“經商如做人”的道理,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上求雙贏,在物質追求與精神追求上求互補,在獲利目的與獲利手段上求一致,這樣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偉大的商者,定會把人道的全部融匯於商道,展現“人商合一”的完美境界。
畢竟,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人道亦即商道。

北京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外景北京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外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