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偉

林立偉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伯克利感測器和執行器中心(Berkeley Sensor and Actuator Center ,BSAC)主任。

基本信息

簡介

林立偉 林立偉

林立偉教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機械工程系,伯克利感測器和執行器中心(BerkeleySensorandActuatorCenter,BSAC)主任,從事微納米機電系統的相關研究。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廈門大學客座教授。

林立偉畢業於台灣的清華大學,1991年和1993年先後獲得柏克萊加大機械工程碩士及博士學位,1999年加盟柏克萊加大機械工程系任教前,曾先後在台灣大學、密西根大學任教。

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學會Fellow、ASMEMEMSDivision發起人之一、ASMEMEMS社團創社主席,曾擔任多個國際知名學術會議的召集委員,目前擔任2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國際會議主席及Journalof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SensorandActuators–APhysical等多個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的編輯,獲得美國授權專利15項,是該領域的傑出研究學者之一。

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頒發的“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熱傳學雜誌頒發的“最佳論文獎”等殊榮。林立偉目前帶10名博士研究生,這個團隊匯集兩岸三地及東南亞才子,是一個多元化的傑出研究團隊。

啟納米技術產業化大門

如果有一種極其敏感的醫療探測儀,能夠測出最早期的癌症症狀,將可以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如果有一種極其敏感的氣體探測儀,一經與有毒觸媒接觸,便能迅速反應,將可避免多少可能的生化恐怖攻擊?

這些曾經是醫學界和國防領域夢寐以求的儀器,因為美國柏克萊加大機械工程系華裔教授林立偉領導的“微機電系統科研小組”的一項發明而出現曙光,這項名為“常溫生產納米矽線技術”的成果,將使納米技術產業化成為可能。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目前科學家研究套用納米技術,是在實驗室中生長納米,然後將上述“一根頭髮的十萬根之一”的一小段納米線固定在矽片上。要做這樣的工作,一般的顯微鏡不能勝任,非得用具有極大放大倍數的顯微鏡才行。

用傳統方法生產納米線,需要600至1000度高溫條件,但微電子晶片卻不能承受如此高溫,科研人員只能將長出的納米線倒在水中,用特殊工具切割後,將充滿納米線微粒的水倒在微電子晶片上,再將其中與晶片結合的那一部分作為可製造納米製品的材料。

但是這種傳統的方法既費時、成功率也不穩定,更不用說用在實際生產中。林立偉領導的科研小組,成功發明了一種能在常溫下生長納米線的新方法,他們獨具創意地在矽片上搭起兩座“橋”,在橋上各自長出的納米線會自行相聚,達成上述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效果。

這一成果在6月的《套用物理通訊》上發表後,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視,其實際意義是:由於生產條件和過程的簡化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及縮短生產周期,使納米技術投入產業化使用成為可能,並將成為科研轉化為生產力的又一典型例證。

納米技術如何套用於醫療診斷?林立偉解釋說,由於納米直徑極其細微,與癌症初期病毒的大小相當,又由於納米極其敏感的特性,“當納米遇上病毒”,探測儀兩端的電阻就會發生變化,一些早期的癌症,便可在萌芽狀態便被診斷出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