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莖: |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支撐樹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 狀突起,環紋明顯。 |
‧葉: | 葉片呈長披針形,叢生於枝端而作螺鏇狀排列,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銳刺(雌株),雄株的葉緣及中勒無銳刺,無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葉鞘不具纖維。 |
‧花: | 雌雄異株,雄花呈圓錐花序,雌花呈頭狀花序;雄花淡黃白色,有多數苞片保護,香氣濃烈;雌花綠色,密生成頭狀排列。雄花序略倒垂、長約 50 公分;柱頭宿存。 |
‧果實: | 果實每年 5~6 月成熟,內部種子可食用,味道香甜,口感與花生相似。果大,單生,近球形,熟時橙紅色,由 50~70 或更多的倒圓錐形、稍有稜角、肉質的小核果集合成之聚合果,球形,直徑可達 20 公分,形似"鳳梨"(鳳梨),故有"野鳳梨"之稱。 |
‧特性: | 常從莖幹生成大型之支柱根,莖為直立或成彎曲匍匐狀,有分枝,樹幹粗糙有瘤狀突起,環紋明顯。葉叢生於枝頭,長披針形,邊緣及中肋有刺,葉端漸尖,葉基截形,葉面平滑為硬革質,葉背為灰綠色。 |
生長環境

生於海邊沙地上。
分布範圍
產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省區。
主要價值

是海邊及溪邊常見的植物,常成大片群落,能耐濕、耐鹽及風沙,因此,是海邊常見的防風植物。果實基部可以吃,木材柔軟有彈性可當臨時建材。林投的根可以治療傷寒、眼熱及甲狀腺種。嫩芽可治狂熱,並可以治療癰疔。
防風定沙
極常見的海岸植物,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常成叢聚生,構成海岸灌叢的一部份,是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
食用
ㄅ.果可食:其聚合果由多數核果組合,狀似鳳梨;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ㄆ.其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
3藥用
性味:甘、淡、涼。效用: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利尿。根:治感冒發熱,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結石,肝炎,肝硬化腹水,眼結膜炎;果:治痢疾;咳嗽;果核:治睪丸炎,痔瘡。孕婦忌服。
培育方法
花期 : 8~9月
管理 : 栽培土質不拘,以適潤之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春至秋季施肥。生育適溫23-28℃。
繁殖 : 用分株法繁殖,把莖幹上生出的小苗M切分下來栽植即可。
露兜樹科植物
露兜樹科(Pandanaceae),本科共3屬,約800種。我國有2屬,10種,2變種,分布於北緯約16°-25°(西藏南部達北緯28°)之間,大多數為海岸或沼澤植物,在中國多散生熱帶至南亞熱帶林中,為東半球熱帶特徵植物。本科植物雄花界線難以分清,一般認為一雄蕊束為一朵花;又有認為具離生花絲的單個雄蕊即是一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