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林學基礎研究的主要任務是要闡明森林的形成、生長、發育等基本規律,了解林木產量形成的內在機制及其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弄清森林的結構和森林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等等。同時,還必須研究解決林業生產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如:森林資源的快速恢復,森林生產力的下降,增強森林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培育適用於不同用途的新品種,提高木材的利用率等等。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林業、農業、環境保護等部門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森林培育(包括經濟林栽培)、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林木良種選育、造林、森林資源調查規劃、森林病蟲鼠害防治與檢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訓練,具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林學、生物學、植物保護學、環境科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掌握土壤理化性質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資源調查、評價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種選育、林木栽培撫育、森林病蟲鼠害防治和林特產品加工利用的技術;
4.具有森林經營方案編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監測、森林生態環境建設管理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森林生態環境建設、森林資源保護和國土綠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林學學科理論前沿、生物工程技術套用前景、林業科技發展趨勢以及林業生產發展動態。
課程設定
主幹學科:林學、生物學、植物保護。
主要課程:森林植物學、植物生理學、植物營養學、林木遺傳育種、生物技術、土壤肥料學、森林環境學、森林昆蟲學、林木病理學、森林生態學、測量與遙感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設計、教學綜合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一般安排28-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相近專業
相近專業:林學 森林資源與保護遊憩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開設院校
國內開設有林學專業的學校有30餘所,主要是一些林業大學,如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如浙江林學院、福建農林學院、中南林學院、西南林學院;農業大學,如四川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也有幾所綜合性大學設有這個專業,如貴州大學、青海大學、延邊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
學科評估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12所,本次有9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22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 96 |
10225 東北林業大學 | 84 |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 82 |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74 |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 71 |
10434 山東農業大學 | |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 |
10677 西南林業大學 | |
10086 河北農業大學 | 69 |
10341 浙江農林大學 | |
10364 安徽農業大學 | |
10733 甘肅農業大學 | 67 |
10157 瀋陽農業大學 | 66 |
10593 廣西大學 | |
10635 西南大學 | |
10730 蘭州大學 | |
10020 北京農學院 | 64 |
10517 湖北民族學院 | |
10610 四川大學 | |
10694 西藏大學 | |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 63 |
就業情況
1. 就業方向:目前林學專業學生如果要從事農林工作主要有幾個去向:一是園林公司、種苗公司的基層崗位;二是基層從事的農、林業站的技術指導工作;三是農林業的研究、教育機構;四是與林業相關的公務員。從事農林類工作一開始工作雖然艱苦,但是只要靜下心工作,大部分畢業生髮展前途都不錯,一般畢業生在2~3年內就可以升為部門主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逐步深入,像園林綠化、養護、花卉栽培、苗木繁育等崗位也在大量增加,那么對林學專業人才的需要也將不斷增加。
2. 就業前景: 依靠科技發展林業,是山東省林業建設始終不變的宗旨。要使科技在林業建設中發揮應有的威力,首要的問題是要培養造就一批掌握現代林業科技知識的人才,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林業科技隊伍。這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智力支撐體系。科技教育落後,就會影響林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影響林業科技隊伍建設。而林業科技人才的不穩定,尤其是基層林業生產第一線科技人才非常缺乏,己造成林業科技普及率很低,林業的科技含量不高,成為山東林業發展的一大限制因素。因此,一定要大力培養林業科技人才,並充實到林業建設第一線,從而提高林業建設中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