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
因而他為我們呈現的這一組「自然的簫聲」,用鋼筆、水墨,紙本和絹上作品,營造出了一種清淨簡約的風格,也反映出藝術家的「隨遇而安」。能在信息過盛的大都市中自我反省,主動地簡化生活,是狠多人的夢想,但林國成,卻身體力行將其變為現實。林國成過去的創作風格,非常不同。讀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曾經做過程式設計師和設計師,因而也曾經非常強調數位化時代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但從2009年開始,他對生活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因而創作的方式也隨之有了突破。
「突破」來得既自然又含蓄內斂,林國成將繪畫語言更多放在了線條上,而關注主題則放在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他努力用單純的語言交織一個複雜的「線場」,重新編織出一幅幅唐宋詩詞所描述的中國山水畫景致。而與此同時,畫面里「人」的形象一點一點縮小,「自然」和「物」被逐步放大。
這種轉變十分微妙。從某種角度看,似乎暗暗契合了中國古代繪畫史的發展:在早期繪畫中,山水僅僅只是作為人物繪畫的背景,而隨著藝術的發展成熟,山水畫逐漸擺脫陪襯地位,成為獨立的藝術樣式,最終取代人物畫成為表達純粹藝術思想的主要題材。
深入思考這種進化,是否意味著藝術的表現逐漸從顯象的敘事抒情過渡到抽象的澄懷觀道?林國成創作的蛻變中,抒情的部分在逐漸減弱,狠多話被藏起來,隱退到畫面結構和線條組織裡面去。從絢爛到寧靜,他選擇用一支西方發明的鋼筆與中國古時詩人們神遊天地,將自然的定律、生命的衍化,詩人的優雅氣質及人文情懷綿綿不斷伸延著,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傳承發展。
展覽自然的簫聲中的作品
藝術家一線一線地在紙上行走,領略出藝術本身的無限可能性及無窮可塑性。因而他也在傳統山水畫的布局上,加插了西方的建築圖樣,一方面從傳統的精髓中攝取營養,另一方面結合對當下生活的觀感。而如果你細心觀察,還會發現畫面中有達利式的超現實情結。跟隨林國成在鋼筆的線條中漫步,又能發現一些水墨的痕跡,逐漸便在那份古樸的文化質地中看到色彩。原來返璞歸真的含義並不是摒棄顏色,而是將少量的色彩用得恰如其分。
就像林國成將他的生活,去繁就簡到剛剛好——少一些干擾,因而有更多時間去關注自然天地。
心與手的距離
電子時代在為人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干擾。過盛的物質誘惑、過多的無用信息,生命被白白消耗在這些事物上。於是林國成從北京城區搬到了燕山腳下的村莊,決心從城市生活中抽身,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清簡,讓自己有更多精力去關注身邊的自然。
對他而言,手裡有一張紙、一支筆,就已經是創作的最舒服狀態。他說:「我在找一種東西——心與手的最短距離」。
而這恰恰就是鋼筆畫的魅力,手能直接觀心、畫心,少了顏料的繁複修飾,畫作的形與骨,反而更加清朗。
自然的簫聲
鋼筆畫不像油畫有那麼多步驟,事實上,鋼筆和紙之間,幾乎不需要任何其他工具的協助。某種角度來看,這正是藝術家的一種創作姿態:拋棄生活中多餘的東西。正因為去除了贅餘,他才會有心境留意到自己居住的院邊,果樹會經歷四季變遷,在春天開花結果。林國成說:自然是有變化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創作,也有變化。冬夏春秋,聆聽自然的聲音,也是觀望自己的生活軌跡,有怎樣的調整。
他認為人的態度,也正是最為重要的事——你選擇用怎樣的方式生存下去。之所以這次展覽名為《自然的簫聲》,傳達出的是他的個人態度。就像是莊子所形容的那種狀態。我能聽到風吹過樹木山果時發出的聲音。現代物質文明將人從自然中生硬抽離,但人與城市,其實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能靜下來沉入自然中,去感受草木生物的細微生長,是幸福的體會,也是難能可貴的自省。
專氣圖
《樹》、《東湖灣一期》、《專氣圖》等作品,在藝術家本人看來,最適合兩個好友對坐喝茶時,一邊談一些大而話之的精神層面話題,一邊欣賞,沉靜體會古典文化的美感。其實能在這個喧囂的城市選擇自己的生活狀態,本身便已是幸福的事。如果林國成一路從事與計算機相關的工作,那麼他或許便不會有這樣的蛻變,不會有這種感受自己內心轉變的過程。因而欣賞這場展覽,或許也可以讓我們在看到藝術家的轉變之餘,思考一下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必不可少,又有哪些可以去除。品畫之餘,和朋友聊聊這些話題,便能從展覽之中,收穫欣賞之外的思考樂趣。